中國網12月8日訊(記者 楊佳)如果有人問你,宇宙的邊緣在哪?你會怎麼回答。
航太員劉伯明的回答是, “地有緣,山有崖,天無邊;宇宙浩瀚,廣袤無垠;如果説宇宙有邊緣的話,需要航太員不斷地探索,它的邊緣就在我們的前方”。充滿詩意的回答,得到了記者們響亮的掌聲。
7日下午,神舟十二號航太員乘組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位航太員返回後首次與媒體記者見面。活動現場,神采奕奕的3位航太員與記者進行了交流。
據航太員大隊大隊長景海鵬在活動仲介紹,從整體來看,航太員情緒穩定、心理狀態良好,體重穩定在飛行前水準,肌肉力量、耐力和運動心肺功能儲備得到了進一步恢復,達到了預期效果。目前,已全面轉入恢復觀察階段。
湯洪波講述第一次出艙的難忘經歷: 7小時仿佛置身科幻大片中
湯洪波向記者講述了第一次出艙的難忘經歷。他講到,出艙活動的考驗主要是出艙前的準備工作,大概需要一週的時間。包括啟封航太服、地面協同測試等工作。
測試完的那一晚,他睡得特別香。第一次出艙長達7小時,航空員還有艙外航太服都經受住了各種考驗。湯洪波説,真正出艙過程中,是非常順利地往前推進。
對於出艙時看到的場景,湯洪波描述,“有點心曠神怡,仿佛置身於科幻大片的感覺,終身難忘”。在睡眠區休息的時候,他也喜歡看艙外的景觀,拿起手機照一照。他向記者感嘆,“現在還想上去看一看”。
湯洪波拍攝的艙外照片。
聶海勝:航太員經歷的變化凝聚著科技人員的智慧和心血
已經執行了三次太空飛行任務的航太員聶海勝對此次任務的感受更加明顯。他講到,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們生活工作的環境越來越好,安全可靠性越來越高,活動空間越來越大,航太食品也是越來越豐富了。他告訴記者,這些都給我們在太空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聶海勝向記者強調,這些變化背後凝聚著廣大科技人員的智慧和心血,正是由於他們的刻苦攻堅,團結的協作,無私奉獻,才能讓我們向世界展示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
航太員在太空本身就是一種實驗
湯洪波告訴記者空間站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它作為一個國家實驗平臺,在上面可以進行很多工程實驗。例如,時鐘物理實驗、對於航太員的醫學實驗等等。
他説,空間站上有趣的實驗特別多,包括航太員在太空工作生活本身也是一種實驗。長期太空生活對航太員的影響,可以為將來的月球基地或深空飛行做參考。
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項目。
相關連結:“天宮課堂”
對於9日即將進行的太空授課,湯洪波心裏也充滿了好奇。他講,“期待泡騰片的實驗,想看看是什麼效果”。
在與記者的交流互動中,已經看不出三位航太員身體有任何倦怠。對於身體恢復情況,湯洪波講了一個從外表看不出的細節。他説,上一週進行了五千米跑、游泳、羽毛球等訓練,跟出發執行任務前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他計劃,等恢復期過了,經過充分訓練,再次接受組織的挑選,隨時準備繼續出征太空。
用劉伯明的話説,“漫步太空人不老,中國航太接力跑”。後續還有很多太空任務的“接力棒”需要他們這些航太員來傳遞,我們也將繼續仰望星空,跟隨航太員的腳步探索浩瀚宇宙。
相關連結:
神舟十二號航太員乘組已全面轉入恢復觀察階段 返回後首次與媒體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