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制約中國速度 外國學者建議全面安排改革

中國日前公佈的前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達到9.3%,引起了許多經濟學者的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在今後幾年中國經濟將可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不過,仍有多名著名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問題,這將對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産生很大的制約。

“漸進”改革方式受到挑戰

IMF認為,在過去的25年中,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式一直是按照鄧小平的説法“摸著石頭過河”,一點一點地摸索前進,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

是該組織亞太部中國項目負責人、高級經濟師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認為,中國經濟現在已經發展到這樣一個特殊階段,多方面改革要同時加速進行。他認為,過去的“漸進”方式已經難以應付中國經濟面臨的多種挑戰。

普拉薩德説:“就面臨的各種改革難題來説,中國現在到達了這樣一個發展階段,即原有的改革措施不再有效,中國習慣的‘漸進’方法難以適應目前的形勢。中國一位高級官員曾經對我説,遇事不急是儒家傳統,改革也不例外。但是,中國目前面臨的形勢是,多領域的改革已經無法相互隔絕,不能分開進行了。”

普拉薩德指出,中國從加入世貿組織到現在,市場全面開放已經迫在眉睫。中國要成功地經受起國際競爭,就必須儘快完成許多方面的重要改革。

他表示,這些改革環環相套,一環跟不上,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難以進行。比如銀行業的改革,如果離開國有企業的改革就不能進行,而國有企業的改革也會給各省帶來嚴重的就業挑戰,特別是那些急於追趕富裕省份的貧窮省份。這些貧窮省份正在利用信貸支援國有企業創造就業機會,加快經濟增長。普拉薩德表示,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如果不對改革做出全面安排,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無法進行。

儘管存在許多挑戰,普拉薩德依然相信,中國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安然渡過這一特殊階段,中國經濟將能夠保持長期的高速增長。

普拉薩德説:“中國經濟的出口導向在逐步加強的同時,推動進口的努力也在不斷得到強化。這意味著內需和加工貿易在刺激進口的擴大。這對於亞洲地區經濟具有重大的影響,對那些與中國貿易關係發展迅速的其他地區和經濟體都有很大的影響。這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個問題,即中國的這種貿易增長是否能夠長期持續下去?”

多種不平衡製造難題

不過,摩根斯坦利的總經濟師斯蒂芬·羅奇對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快速發展沒有普拉薩德那麼樂觀。羅奇最為擔心的是由於中國經濟崛起而帶來的一系列不平衡問題難以得到解決。

羅奇説:“我非常擔心全球的不平衡問題,也同樣擔心與此相關的中國經濟中的不平衡問題。中國經濟中消費與投資之間存在巨大的不平衡。去年消費在GDP中所佔的比例只有54%,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主要的經濟體有這樣低的比例,或者比較接近的比例。中國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分配也存在巨大的不平衡,而且還在擴大。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也存在巨大的不平衡。服務業在中國GDP中的比例只有35%,也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低的。”

羅奇還表示,中國在經過了25年的改革開放之後,至今還沒有建立一個具有世界水準的金融銀行系統,也沒有建立一個功能齊備的資本市場。他認為,這些不平衡問題將對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産生強大的制約作用。

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主任、前美國財政部亞洲部門負責人蓋保德也看到了中國經濟改革目前面臨的複雜局面。蓋保德表示,以金融系統為核心的改革,已經進入到一個亟待突破而又難以突破的階段。改革的速度慢下來不行,但加快也會成為不穩定的因素。

蓋保德説:“改革需要保持相當快的步調。但是,我認為,實際上這些改革如果進行太快,也會構成一種産生動蕩與困難的潛在源頭。” (路虎)

《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10月28日

 


邱曉華:宏觀調控後我國經濟出現四個良好趨勢
1994-2004:經濟發展與宏觀調控
成思危:宏觀政策十年 印象最深三政策
吳敬璉:經濟體制改革要進一步推進關鍵是政府
樊綱:鞏固宏觀調控成果 實現平穩高速增長
巴曙松解讀前三季經濟運作數據:增長回落趨勢確立
2004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懸念
如何看待外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 外資規模令人矚目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