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向大陸尋求復興之路

    美聯社2003年5月8日文章:香港電影製片人面向大陸,轉移電影製片廠,以復興下滑的電影産業(作者:伊萊恩科爾騰巴赫/Elanine Kurtenbach)

    香港的電影製片人們已經開始面向中國大陸尋求發展。他們使用大陸的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希望利用大陸的電影資源來振興香港正在滑坡的電影産業。

    羅禮賢是一位香港的電影特技人,他的工作常常是開著燃燒的汽車,從陡峭的山崖上翻滾而下,最後在山腳下停下來併發生劇烈的爆炸,讓人們看到炫目的火球。過去他的工作大多是在香港本地完成的,現在他則經常在中國大陸做這些電影特技效果。

    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香港還是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産基地。她是亞洲的夢工廠,每年要拍攝大約300部各類影片。香港本地電影年平均票房收入超過1億7千萬美元。電影業是香港的重要産業。

    香港的商業電影類型多樣,包括功夫片、歷史人物片、史詩片、警匪片、驚悚片、喜劇片……,這些影片在為觀眾創造歡樂的同時也為亞洲培養出了一批超級明星:有傳奇般的動作明星李小龍和成龍、《臥虎藏龍》中俠骨柔情的周潤發以及邦德女郎楊紫瓊等等。

    今天,很多香港明星前往美國好萊塢尋求新的發展,更多的電影演員則到大陸去拍攝新的影片。香港本地電影的年産量驟降到了100部左右,而去年香港的票房收入只有區區的4500萬美元。

    近期爆發的薩斯病毒更是讓香港電影市場雪上加霜。因為香港居民為防疾病都希望呆在家裏,而不願意前往擁擠的劇院。

    即使是在薩斯爆發之前,香港電影業下滑的趨勢也是很明顯的。因為電視業的發展、電子遊戲的普及和盜版等問題都使得一度爆滿的電影院失去了往日的光輝。與此同時,來自中國大陸和亞洲其他地區——特別是南韓和泰國——的電影也對香港電影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

    “在香港電影紅火的那些年裏,很多人來到這裡,為的只是來看看電影明星。然而現在再也沒有這樣的事情了,”動作明星成龍在最近的一次露面時説道,“如果這樣繼續下去,香港電影的時代就要終結了,……我們只能等待一個奇跡的出現。”

    羅禮賢是香港最著名的電影特技演員。他今年已經41歲了,在他從事電影特技業以前他曾經獲得過跆拳道得黑帶。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他開始在成龍著名的系列動作影片《警察的故事》中做一些摩托車動作特級。至今為止,他已經為香港的200多部影片做過特技表演,這還不包括他參與拍攝的電視劇和商業廣告。

    現在,他發現香港的電影市場“太小”了,並且開始把目光轉向其他地方。

    他已經對自己的妻子説他可能在別的地方工作幾年。

    “觀眾們並不在乎,誰會介意電影是在那拍攝的呢?誰又會在意拍電影的錢是從哪來的呢?”劉説道,“我可以到任何地方去,我也可以把我的製作隊伍帶上。這可能會有些困難,但是我們完全可以保證工作的效果。”

    近期很多的電影都已經繞過了香港,而轉到中國大陸進行選景和拍攝。台灣著名電影導演李安2002年拍攝的巨作《臥虎藏龍》贏得了當年的四項奧斯卡獎,這部電影就是在大陸的幾個不同的外景地拍攝的。大陸著名導演張藝謀2002年拍攝的史詩巨片《英雄》也是一樣。米拉麥克斯公司(Miramax)準備在2004年完成上映的二戰題材大作《大進攻》(The Great Raid)也選擇了上海和澳大利亞的昆士蘭作為外景地——用來表現二戰中的菲律賓。大陸優美而多樣的自然人文風光為這些電影增色不少,甚至是電影拍攝不可或缺的。

    資深演員、劇作家和電影評論家羅卡認為:“現在大陸知道他們可以自己完成電影的攝製工作。”

    (以下內容摘自《遠東經濟評論》)香港的電影業經歷了潮起潮落。據電影研究人士説,香港的第一部本地電影《偷烤鴨》(Stealing a Roast Duck)在1909年由一位美國商人和探險家本傑明布羅德斯基(Benjamin Brodsky)製作。雖然中國自有的電影工作室上世紀20年代就在香港落戶,但當時上海出品的電影一直佔據了主要地位,直到二戰時上海的電影業人士逃到香港躲避戰亂和革命,情況才出現變化。

    1959年,上海紡織大亨的兒子邵逸夫及其兄弟將電影工作室從新加坡遷到現在香港的清水灣。經過十年的奮鬥,邵氏兄弟公司(Shaw Brothers)成為亞洲最大的電影工作室,通過拍攝廣受海外華人歡迎的功夫片發家致富,並令吳宇森(John Woo)等著名導演嶄露頭角。

    1970年,曾任邵氏兄弟公司經理的鄒文懷(Raymond Chow)創立了嘉禾電影公司(Golden Harvest)。在嘉禾公司的競爭壓力下,邵氏公司在80年代中期轉向利潤更豐厚的電視製作領域。2001年,公司將其擁有的800部中文影片--全世界最大的影片庫--賣給馬來西亞一家媒體集團的子公司天映娛樂有限公司(Celestial Pictures),後者將對這些影片進行數位修復後推出DVD。

    時任香港電影庫(Hong Kong's Film Archive)程式員的羅卡和其他電影業人士説,香港電影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影片資金通常難以保證,製作週期非常短且預算極少。

    “香港電影業非常習慣於快製作,比如下周就要上映,因此必須在本週就完成聲效、音樂、對白等等。一些都那麼草草完事,因此品質不好”,獨立製片人畢國智(Kenneth Bi)説。

    在無數電影業人才流入中國大陸後,香港極不情願地看到另一位人才也要離開,特別是這麼知名的羅禮賢。香港電影業為這個670萬人口的城市提供了約6000個職位,但政府預測電影業在2001年為香港帶來16億港元的經濟效應。此外,在香港拍攝的電影能提升香港作為旅遊業和商業中心的形像。

    政府支援的電影服務局(Film Services Office)正在為香港電影業出力獻策,並承諾協助加快電影製作的審批過程。由邵氏公司牽頭的一個財團正在建設一個1億美元的高科技電影工作室和後期製作設施。一個計劃設立的5千萬港元電影信託基金將幫助畢國智這樣缺乏資金的獨立製片人。電視上播放的公益廣告也在傳達出這樣的資訊:支援香港電影。

    然而,電影製作人抱怨説,政府為本地電影提供的支援要比海外大片還少。對當地製作人員來説,很難獲得批准去一個繁忙路段拍攝場景。“看看那些路段,我們五分鐘的拍攝將影響多少人啊?我們不得不拍了就跑”,羅禮賢説。1998年,他以精確的計算在香港商業區表演了一場四輛汽車旋轉360度飛落爆炸的場景,一舉成名。

    雖然希望多在香港拍攝,但羅禮賢説,大陸政府一般都會為特技表演提供全力支援,因此更有優勢。在鄭州,他們招來了200輛計程車拍攝一個場景,從中挑出30輛參與拍攝真是舉手之勞。

    “在珠海,如果我提出要八艘快艇,幾小時內就可以搞掂,但在香港,這幾乎是不可能。”羅禮賢説。

    中國網2003年5月14日

    


遠東經濟評論:中國的數位之夢
週刊經濟學人:挑戰盜版的《英雄》
台灣媒體論《英雄》--中國的時代標誌
《英雄》揭幕中國大片時代
衛報:中國電影的興衰
姜文:中國的馬龍白蘭度
亞洲電影:西方期望下的囚徒
解放報:毛澤東時代後的第五代電影人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