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經濟評論:中國的數位之夢

    美國《遠東經濟評論》2003年4月17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中國的數位之夢(作者:蒂姆李馬斯特/香港)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全數位製作的國産影片《英雄》,在上映的最初三周之內票房達到2500萬美元,輕鬆打破了以往任何一部國産影片的票房紀錄。為了提升影片效果,《英雄》的片商出資為國內11座甲級影院安設了專業數位播映設備,讓觀眾們在欣賞這部美侖美奐的武俠藝術片時盡享數位圖景之精妙,過足眼癮。

    將新近配上數位播映設施的11座影院算在內,全中國目前已有34座數位電影院,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擁有75座數位影城的美國。“中國的數位影線發展很快,短期之內沒有哪個國家能趕得上她,”為中國影院提供數位播映設備的Barco數位電影公司總經理斯裘爾特德柯勒爾克(音)如是説。不僅如此,在筆者截稿之時,有消息稱,中國將在2004年之前建起100座數位影院,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之首。

    製作數位電影的原理與製作傳統膠片電影的原理不同。數位電影是靠數位攝影機將每個景象轉換為比特後進行電腦編輯,存入電腦,然後複製到數位影音光碟,也就是人們常説的DVD,之上,或者通過衛星播送。膠片電影則是通過電影錄影機將景象刻錄到特殊的電影膠捲之上,然後經過後期製作和剪輯,製成拷貝供各個電影院輪流播放。

    儘管中國的影劇院市場發育尚不成熟——全中國只有200座甲級電影院,而美國則有3萬4千座——數位影院卻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除北京、上海、廣州等一流大城市之外,一些位於第二梯隊的內陸城市,例如武漢和重慶,也開始建設自己的數位影城。按照Boeing數位電影院的執行總裁弗蘭克斯德爾林(音)的説法,“數位影院的發展壯大是科技進步的自然表現”。然而,在中國這樣一個盜版行為仍很猖獗、比起到電影院去看片兒,人們更樂於在電影發行的一兩天之後花1個美元買張盜版碟看的國度,這卻是一個讓人費解的現象。

    撇開盜版的不利因素不談,數位影院在中國大行其道的原因主要有兩條。第一,製作數位電影的成本比製作膠片電影的成本低。製作數位電影不需要實物膠片,編輯過程中不會造成浪費,影片製成之後,由於沒有拷貝,也就不存在運費。而過去複製一套拷貝至少需要50美元,而複製一張DVD最多只需要幾個美元。

    第二,數位電影的畫面品質和音效優於膠片電影,且歷久彌新。播放數位影片不會損耗影片本身的畫音品質,影片的效果也不會隨時間推移而變化,而膠片電影的效果卻隨著每一次播映而變差,無法永久保持最初的狀態。

    然而,仍然有一些因素阻礙數位電影工業的長足發展。其中之一是初期成本過高。安裝成套數位播映設施的投資很高,傳統膠片電影播放設備的總價大約是3萬美元,而一套最便宜的數位播放設施售價也在15萬到20萬美元之間。

    此外,到底應該由誰來支付這筆費用也是一個問題。電影院所有者認為安裝數位播映設施的費用應由製片商承擔,理由是片商在製作和分銷數位影片過程中節約了一大筆;而片商則認為安裝數位放映設備應該由電影院負擔,作為對影院基礎設施的投入。

    通過何種方式傳輸數位影像也有待進一步確認。目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利用現有的電影交換渠道,通過DVD和電腦硬碟傳送數位影片。然而,由攝影棚出發,通過衛星信號,同步傳輸到全球各大數位影院供播放,卻是更有實效,更經濟實惠,且更加安全的方式。

    中國的數位電影要想進一步發展成為國家電影工業的主體,必須首先解答上述幾個問題。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國的數位電影工業已經成功地在短短的一兩年之中讓世人側目。Barco數位電影公司香港公司總經理肯尼斯楊(音)説:“就在兩年前,好萊塢還在爭先恐後地炫耀自己的數位電影科技如何如何走在前面”。可是,只要能夠説服觀眾常進電影院,並且消滅盜版,中國極有可能將成為世界數位電影工業的當然英雄。

    中國網2003年4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