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在國外系列報道(續)  

    “德國造”的啟迪

    如今,中國的各種産品已越來越多地躋身於德國的超級市場和一些大商場,與世界知名品牌同臺競技,受到了德國消費者的歡迎。

    記者在採訪了幾家大型超市後了解到,中國製造的家電、服裝、玩具、日用品等已佔德國部分市場近20%的份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産品也開始進入德國市場。德國專門經營電腦的Yp s店經理説,他們經營的電腦50%是中國産品,其中高端螢幕在德國十分熱銷。在卡爾斯塔特、梅地亞、萬德隆等德國大型連鎖綜合商店,中國海爾的洗衣機、電冰箱也已佔一席之地,甚至將日本名牌擠出了德國市場。

    “中國造”雖已逐漸被德國廣大老百姓所接受,但仍存在不少缺陷,除了技術和品牌問題外,最嚴重的是産品品質、設計與包裝簡陋的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使“中國造”成了低質低價的代名詞。因此,在中國産品走向世界的同時,吸取“德國造”的經驗是十分有益的。

    長期以來,“德國造”享譽全球,在人們的腦海中已成為經久耐用、品質上乘和技術先進的代名詞。這與其嚴格的技術標準和系統的國家認證體系是分不開的。德國技術監督協會在保障德國産品品質,使“德國造”打入世界市場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該協會秘書長魏瑟利説,提起“技術監督協會”,在德國乃至歐洲無人不曉。從兒童玩具到家用電器,從機器設備到汽車、飛機,從電話、手機到電腦、衛星,處處都能看到技術監督協會的影子。它像一隻無形的巨手,全方位地保障了“德國造”的産品品質。

    “德國造”並不是德國人自己刻意創造的概念,而是被別人強加的産物。技術監督協會副主席格拉斯莫克講述了下面一段故事。早在19世紀中葉,德國工業剛剛起步,産品品質還遠遠落後於英國。當時英國政府為了防止老百姓因疏忽而誤買德國産品,規定德國出口到英國的産品必須標上“德國製造”的字樣。而正是這一歧視政策激發了德國人提高産品品質的決心,技術監督協會也應運而生。技術監督協會自成立之日起,就從安全和品質角度對企業的生産工藝和産品進行技術監督,對符合安全標準的企業和産品,發給證書,並允許其産品貼上“經過安全性檢查”的標簽。它頒發的安全證書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為2-3年,到期就要重新審核。在證書有效期內,技術監督協會有權進行抽查,如不達標,它有權責令企業在規定限期內改正。如發現有嚴重缺陷或管理混亂的企業,技術監督協會就要收回其證書。

    技術監督協會是生産者和消費者之間獨立的第三者。客觀公正、實事求是,是技術監督協會賴以生存的基礎,也贏得了生産者和消費者的信任,保證了“德國造”在全球範圍長久不衰的聲譽。

    “德國造”打入世界市場除了品質第一的前提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德國工商大會伯爾先生認為,德國産品暢銷世界,與德國企業制度和市場策略是分不開的。在德國,各企業一般都制定相應的企業制度和激勵政策,以保證公平競爭,鼓勵勤奮工作、開拓創新、勇於冒險的精神。在市場策略方面,必須把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當作推動企業發展與創新的核心內容。誰的産品能夠充分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它就會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否則就會逐漸被用戶拋棄。這位商會負責人強調説,世界市場上各國産品的競爭,其實質是品牌、品質、技術和未來開發能力的競爭。目前出現在德國市場的中國産品,相當部分是産地在中國的外國品牌。中國的自有品牌,如海爾冰箱一類的産品還很少見。伯爾先生友善地指出,國際市場需要“中國造”的産品,更需要屬於中國的品牌。 (柴野)

    中國造在國外⑥ “中國造”要向中國品牌過渡

    在美國給國內親友挑選禮物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不留神就會買來“中國造”的玩具、服裝或工藝首飾等,花了錢還顯得自己“沒有誠意”。

    近年來,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存在日益明顯,甚至成為美國媒體關注的一個熱點。據美方統計,2000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額為1000多億美元的商品,其中近一半是日用品。中國製造的玩具、鞋類等商品幾乎“壟斷”了美國市場。據統計,在過去十多年裏,“中國造”的這類商品在美國進口同類商品中的比例已從不到10%增至60%。

    對於“中國造”的廣泛存在,一些美國人擔心會因此失去就業機會。但是,許多美國經濟學家指出,大量進口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不僅有利於美國的消費者,而且也不會奪走美國人的飯碗。相反,美國在過去十多年的産業結構調整中,創造了更多收入更高的就業機會,失業率還一度降低到了歷史最低水準。

    在美國最大的家電超市“佳購”(BESTBUY),産自中國的商品從價值8、9美元的小CD包到數百美元的“發燒”音響,覆蓋了大部分商品門類。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産品,如CD隨身聽、箱包、電話機等,幾乎是清一色的“中國造”。在電話機類産品中,除了西門子是德國製造,AT&T、貝爾、UNIDEN、VTECH、通用電器等其他品牌都出自中國工廠。

    在體育用品超市“SPORTSAUTHORITY”,同樣能感受到濃重的中國氣息。從10多美元的籃球、足球,50多美元的網球拍,100多美元的滾軸溜冰鞋到500多美元的高爾夫球棍,許多都是“中國造”。運動、休閒鞋類産品幾乎全部産自中國,其中不僅有耐克、阿迪達斯、銳步等世界名牌,連國內人很少聽説的一些美國品牌竟也都是“中國造”。

    大華盛頓地區的一些商家表示,他們大量引進中國産品,對其品質是認可的。早年中國産品出現的品質問題已逐漸減少,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小代理商從中國進口的小商品,如五金、百貨等。進入沃爾瑪、凱馬特等大型購物中心的中國商品,顧客完全可以放心地購買。

    “中國造”在美國市場的表現足以令國人自豪,但其中的缺憾也是明顯的。首先,中國商品基本都屬於低附加值産品。據統計,美國市場上單位價格50美元以下的日用消費品中中國産品的比例最高,約達90%。

    低價格一直是中國産品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優勢。中國加入WTO對中國産品進入美國和國際市場還將産生新的推動。但是,從長遠來看,中國産品將很難在WTO框架內長期保持和倚重價格優勢。近年來,在美國的進口成衣市場,中國産品份額的增長已經放慢。在各大購物中心,越來越多的産品來自越南、柬埔寨等勞動成本比中國更低的國家。

    其次,“中國造”並不等同於“中國貨”。除了少部分低價成衣、玩具和小百貨是地道的中國産品,絕大部分在美國市場的中國工業産品都是國外品牌,它們的産品設計,品質監管與行銷體系都還是外國“專利”。這二者都意味著,中國在産品利潤中的獲益比例不高。

    唯一的例外是“海爾”。在“佳購”銷售的冰箱類産品中,海爾與日本、美國品牌相比並無價格優勢,卻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銷售人員介紹説,300多美元一台的海爾儲酒冰櫃風頭最盛。海爾針對美國人飲酒習慣設計的這一産品,目前仍是全場唯一的儲酒櫃産品。(余曉葵)

    中國造在國外⑦

    一位法國企業家對“中國造”的建議

    法國阿德美亞公司是一家新型的貿易公司,主要從事從中國、以色列、越南等國進口家用電器、潔具、家庭花園用品和食具等。自1994年3月創辦後,公司的營業額、利潤額連年增長。2001年,公司營業額達5000萬歐元,其中90%的業務來自中國。目前,該公司是歐洲最大的中國DVD影碟機進口商,是法國最大的中國家用陶瓷潔具進口商。公司準備明年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年輕的董事長菲利普撒姆埃爾這樣概括自己和“中國造”的關係:“對中國許多地區、廠家而言,我是第一個買他們産品的外國人;對我而言,是‘中國造’創造了我們公司的今天。感謝‘中國造’!”菲利普一邊説,一邊像一個中國傳統生意人一樣抱拳作感謝狀。

    1985年,在“世界青年年”中法交流項目中,有一項是中國政府邀請法國400名青年來華參觀訪問。當時正在法國蘭斯商學院讀書的菲利普,用一個富有創意的市場開拓計劃,通過了選拔考評,幸運地成為其中一員。“在這以前,我對中國一無所知。是這次旅行使我的事業和中國聯繫在了一起。”在華期間,他充分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了解和理解改革開放不久的新中國。“我還為當時許多法國媒體寫過不少報道呢!”他1987年大學畢業後,來到上海,供職于法國興業銀行駐滬辦事處,1989年回到法國。

    主要客戶是家樂福等歐洲大型超市的阿德美亞公司,通過自己的貿易活動,使歐洲千千萬萬個家庭了解、使用中國産品。“我們的客戶對‘中國造’的投訴率在正常範圍內,和其他國家的産品差別不大。”“‘中國造’在法國有非常廣闊的前途!”

    “歐洲貿易商可以從正在高速發展中的中國,找到從高科技産品到原始手工製作的工藝品等幾乎所有産品。中國正在努力用20年的時間,走完其他工業化國家幾十年甚至100年所走的路。這當然是中國的優勢和機會,但也充滿了挑戰。”菲利普以其多年經營中國産品的感受和體驗,對“中國造”今後如何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提出建議:

    一項産品要佔領歐洲市場,首先要注重産品品質。低價低質的産品只能暫時佔領市場,只有高品質的産品才能長久生存。如果有顧客投訴一個德國廠家的産品品質,德國人一定會努力改善品質,也許産品改善後會提高價格,但不會降價以達到合適的“品質價格比”。“德國造”在歐洲消費者中的聲譽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其次要注重品牌。以前對中國産品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包裝等問題上。現在,“中國造”已經到了需要品牌的時代。但目前中國廠家普遍不重視品牌、不追求品牌附加值,這是未來四五年內“中國造”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有一些中國企業比較超前,如海爾集團,“但是,這樣的中國企業太少了!”

    第三要重視産品的設計,包括外觀、形象等,要有創造力,而非照抄現有的成功産品。“較之20多年前的‘日本造’,‘中國造’今天對歐洲市場的進軍是全方位的、漸進的。所以更要避免走日本人的老路,應有創造性,這樣才能持久。”

    第四,廠家之間應加強合作,而非惡性競爭。惡性競爭的結局是大家都失敗,最終毀掉“中國造”的名聲,令歐洲進出口商對“中國造”失去信心。(何農)

    ——光明日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