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國的品牌之路(上)  

    (原題:來自中國的挑戰)

    中國公司——昔日的國際“承包商”,如今卻志在創造未來的世界名牌。所以,美國的同行們可要小心了。

    廣州,這裡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鋼琴製造廠——珠江鋼琴製造集團公司,該廠佔地面積超過200萬平方英尺,每天可以生産250架鋼琴。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工人們以全智慧的電動火爐烤制著優質的橡木材料;鋼琴的每一個按鍵都要經過手工檢測,以保證精確無誤;然後還要有五位專家測聽鋼琴的音質;最後再運出工廠,走進美國的千家萬戶。自從珠江鋼琴集團在美國市場開拓業務以來,它以高品質、低價位的優勢佔據了10%的市場份額;而且,該公司還預計其所佔市場份額可以在2005年底達到25%。確實,它已經征服了很多美國消費者的心。

    “在我們的歷史中,從來也沒有過這麼好的進口鋼琴。”在參觀完珠江集團的車間、倉庫以及銷售部辦公室後,40歲的“聖約瑟夫鋼琴公司”老闆——一位身經百戰的商人——羅伯特衛邁爾先生説。他仔細檢測了珠江集團標價為3200美元的鋼琴樣品,並認為該樣品甚至超過了價格更高的日韓鋼琴。這位美國商人説:“珠江集團肯定不會甘居人後。”

    其他中國公司也在盤算著如何佔領美國市場,創造世界名牌。美國公司為了中國在去年12月的順利入世而彈冠相慶,他們紛紛看中了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入世後的低關稅。但是,中國製造業卻將入世看作是反戈一擊並且在美國、日本以及歐洲建立中國品牌市場的絕佳機會。

    儘管麻煩不斷,但是中國仍然在過去的相當一段時期裏保持著美國政府的“最惠國待遇”;同時,去年的中國入世又令歐盟、墨西哥等國家不得不取消對中國商品的貿易壁壘,尤其是中國的服裝商品。此外,入世也使中國企業在本土內遭遇更加殘酷的國際競爭,中國企業也希望借助這塊競爭的沃土而不斷成熟。

    “在國外公司大舉‘入侵’的今天,我們不僅需要搶奪國內市場,我們還需要佔領國際市場。”珠江集團的董事長童志成説。去年,該公司在美國市場上的收入已經佔到了總收入的10%。

    中國公司初識美國市場是在20年前,當時美國本土沃爾馬特連鎖店近一半的商品都來自中國,但是這些商品大多都挂上了美國的品牌。現在,很多有實力的中國商家雄心勃勃,計劃以自己的品牌出口商品,並享受名牌效應帶來的額外利潤。海爾家電、青島啤酒以及科龍冰箱都嘗試在美國揚名立萬。與此同時,汽車零配件以及電信設備的中國製造商也在競爭中與美國公司短兵相接,希望可以給類似于Cisco這樣的巨人集團給予一擊。

    中國力量的出現令很多美國消費者陷入了一個觀念難題。一些美國人將“中國製造”等同於“廉價次品”;一些人把中國看作是一個巨大的折扣店,沒有任何的創新而只是照搬其他國家現成的技術。但是,就在30年前,“日本製造”也曾頂著相同的帽子,之後日本公司便全面進軍家用電器業。現在,中國力量將因循舊路,迎頭趕上。

    “中國人很善於學習,”曾在五年前管理通用汽車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中國工廠的資深市場人雪莉揚説,“當他們意識到需要創造自己的品牌時,他們將會一往無前。”布魯金斯學會的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蒂也曾指出:“有人認為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寸步難行,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品牌。這種觀點在10年前也許正確,但是現在早已事過境遷。”

    首先,這些中國公司雖然並沒有瞄準高端市場,但是卻希望以物美價廉一舉成名;隨後再步步為營,百尺竿頭。這與日本公司在七、八十年代裏的發展軌跡如出一轍。“豐田汽車”在剛剛進入美國汽車市場時就是以低端為切入點,隨後才漸漸發展到高檔設備。無獨有偶,雅馬哈也是在佔領美國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後,才成為美國鋼琴行業的“掘墓人”,並在現在生産高檔機型。

    以港口城市青島為生産基地的海爾集團在1994年首次登陸美國市場。當時,它僅僅通過一位名為邁克爾傑曼(Michael Jemal)的發售商,銷售三款迷你型電冰箱。1999年,兩家公司聯袂創立“海爾(美國)貿易公司”以擴大業務範圍,9個月後,第一家海爾美國工廠在卡姆登鎮正式運轉,為美國市場生産標準型冰箱。“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品牌,”36歲的傑曼説,“我們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松下公司。”

    今天,海爾生産從洗碗機到微波爐的250种家用電器,擁有包括沃爾馬特、考斯特科(Costco)等在內的1000多個客戶。該公司還宣稱已經擁有了辦公室用和大學公寓用小型電冰箱市場的半數份額,以及冷卻酒櫃60%的市場份額。在2000年早些時候,海爾還引入了一款專門為美國市場設計的卓越機型——直到去年秋天,“三洋”才拿出了自己的相似機型,而“通用”則更是在今年初才引入新的機型來與海爾競爭。上述兩家世界電器巨人就此還與海爾的紐約夥伴傑曼洽談,刺探有沒有可能請海爾集團為自己的品牌生産時下流行的微型冷櫃。傑曼欣然應允。(原文作者:凱利A多蘭;昆廷哈迪)

    美國《福布斯》雜誌 2002/5/13(提前出版)


中國改革:由日模式變美國模式
日本《東京新聞》社論:向中國手法學習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