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中國離“世界工廠”多遠?  

    ●當越來越多的産品打上“中國製造”的字樣走向全球時,有人驚呼: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

    ●2001年,日本通産省發表的白皮書第一次提到,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工廠”;

    ●在世界經濟史上,英國、日本都一度成為“世界工廠”,現在美國佔據“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地位;

    ●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應不應該成為“世界工廠”、如何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離“世界工廠”還有多遠

    記者日前在廈門燦坤實業公司採訪時,公司的執行副總裁告訴我們,燦坤已經將台灣的工廠關閉,將製造基地全部轉移到了廈門和上海。在世界小家電行業,燦坤是數一數二的生産商,全球70%的小家電産自燦坤。

    這正是全球製造業向中國轉移的一個生動例子,更引人注目的事例還有很多。當越來越多的産品打上“中國製造”的字樣走向全球時,有人驚呼: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

    什麼是世界工廠

    外經貿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教授指出,在世界經濟史上,英國曾被稱為世界工廠。從1760年至1830年工業革命期間,英國製造業在全世界的比重從1.9%上升到9.5%,後來又達到19.9%,英國生産了全世界53%的鐵,50%的煤。而且英國不光製造業發達,物流、服務業也很發達。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工業國,英國的工業製成品及其跨國貿易遍及世界五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一度成為世界工廠。從1950年至1973年,日本經濟增值達到難以置信的7.5%,即使1973年金融危機之後,日本經濟的發展,仍然遠遠高於其他的工業國家。日本在這個時期創造了一系列的經濟奇跡,有很多産品,如照相機、電子産品,甚至汽車、摩托車等都保持著很強的競爭力。日本的造船廠在十年內生産的噸位數佔世界噸位的一半。

    王教授認為,從日本和英國的案例來看,成為世界工廠,有三個特點:

    首先,它是一個過程,而且是幾十年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日本和英國都用了幾十年的努力,才成為世界主要製造品基地和對外出口基地。

    第二,作為世界工廠的國家,産品應佔有世界工業品市場的重要份額。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製造業佔全世界10%左右的比重。

    第三是作為世界工廠的國家在製造業領域要擁有相當多的創新産品,領導著世界製造業的潮流。

    經濟學家呂政對世界工廠有一個比較準確的定義,即一個國家在製造業領域,不只是少數産品和少數企業在世界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而是要有一批企業群和一系列産品在世界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這些企業和産業的生産能力、新産品開發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經營管理水準、市場份額已成為世界同類企業和同類産業的排頭兵,並在世界市場結構中,處於相對壟斷的地位。

    與世界工廠還有差距

    無論中國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帶給我們怎樣樂觀的印象,有二組數據卻是不能不清醒面對的。

    其一,2001年進入世界500大企業排名的中國企業有11家,但是這11家企業中沒有一家是真正的製造業。

    再看看我國企業的出口情況,在2001年中國外貿200強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廣東省三家外貿代理公司,出口額分別達到61.8億美元、61億美元和37億美元,合計出口額達160億美元,佔出口額前200家企業出口總值的五分之一強。出口值最大的生産型企業鴻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卻剛過20億美元。

    尤其不容忽視的是,外貿200強中企業出口值有74%是通過加工貿易方式實現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許多大型的出口企業只是“世界加工廠”的一個車間。外經貿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鄭志海院長説,由於我國的生産製造企業往往處於跨國公司生産鏈的最後一個環節,生産附加值低下的現狀有待改變。

    記者仔細查看了2001年外貿前100名企業的名單,除了海爾集團赫然在目外,更多的還是摩托羅拉(中國)、北京諾基亞、飛利浦(上海)等類型的名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對於中國來説實在是太重要又太稀缺了。

    王志樂教授認為,中國還不是世界工廠。首先,中國工業産值在全球比重還不夠大。按照我們的計算,1999年中國第二産業産值將近5000億美元(包括建築業),世界排名第四。而這一年全球是9萬多億美元,美國排第一,製造業佔世界的比重超過20%,日本製造業的比重為15%,中國也就佔5%左右。

    其二,中國工業産品産量大,但是品種少,檔次低。以鋼鐵産量為例,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中國鋼産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其中大量是低檔次的建築鋼材,而且品種比較少。在2000年,中國進口鋼鐵達到97億美元,出口是40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53億美元。進口産品主要是IT業用的、汽車業用的高檔板材。在中國貿易逆差大的工業品中,還有積體電路,在2000年逆差高達105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雖然生産出口大量的電子産品,但是它們的核心部件、高附加值的積體電路卻主要依靠進口。

    造成工業品檔次低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工業研究開發能力還較差,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近20年來,中國經濟有較大發展,但真正由中國企業原創的産品相對還不夠。

    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

    王志樂教授分析指出,儘管中國距離世界工廠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但成為世界工廠的基礎還是很堅實的。中國的鋼、煤、水泥、化學纖維、電視機等産品産量已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市場有較高的份額,如鋼為16%,煤炭為26%,水泥為25%。

    從上世紀80年代到1999年,世界經濟的增長率一般都在3%左右。但是中國卻達到了7%和8%、甚至9%的增長。種種事實表明,未來中國經濟還將處於較快增長中。中國工業水準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未來5至10年,中國製造業有可能從現在的第四位繼續向前提升。

    中國加入WTO意味著將全方位接受市場經濟的規則,在這樣一個公平、公開的市場競爭中,有利於中國製造業參與世界競爭,在競爭中獲利。中國加入WTO後,製造業原有的優勢還將得到加強,中國有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在日本、南韓等亞洲四小龍的發展中,都由於幅員比較小,經濟發展起來後勞動力優勢迅速消失。但是中國沒有這個問題。

    從外部條件看,目前跨國公司正在進行全球的調整,將把許多生産製造基地從國外向中國轉移。這是中國製造業與世界接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絕好機會。因此要因勢利導,從企業、行業和産業三個層面建設世界工廠。(張翼)

    相關:

    發展製造業中國現實的選擇

    “在‘世界已進入資訊時代’的聲浪中,我們一定要頭腦清醒。當前經濟的主導産業仍是製造業。”日前出席中國工程院第六次院士大會的朱高峰院士告誡説。

    所謂製造業,是指對原材料進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對零部件裝配的工業的總稱。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已經建立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當前製造業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産業和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成為就業的重要市場和出口主力軍,但我國製造業在快速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製造業總體規模小,僅相當於美國的1/5,日本的1/4;製造業的每人平均勞動生産率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技術創新能力十分薄弱,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少;低水準生産能力過剩,等等。

    朱高峰認為,從發達國家的發展情況來看,目前雖然知識經濟初見端倪,但其載體仍是製造業,知識經濟的發展依賴於工業經濟的發達程度,工業經濟是知識經濟的物質基礎,因此在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製造業仍佔有重要地位,高度發達的製造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標誌,成為一個國家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獲勝的關鍵因素。

    “從目前的狀況看,我國製造業整體實力與水準同發達國家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我國勞動力比較優勢的顯現,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部分製造業進一步向中國轉移,但大量的是來料加工,技術含量並不高,我國現在並沒有成為世界製造中心,”朱高峰説,“因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製造業,從整體上提高我國製造業的技術水準與製造能力,縮短與工業發達國家的差距。”

    朱高峰院士還對製造業的發展提出建議:要注意以高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增強製造業競爭力;要全面規劃,制定相應政策鼓勵製造業的發展;企業也要轉變機制,適應市場競爭。

    日本制定法律振興製造業

    為防止産業空心化,加強和發展作為經濟基礎的製造業基礎技術,日本政府不久前宣佈制定“振興製造業基礎技術基本法”。

    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和就業結構的變化,支撐日本經濟發展的基礎———製造業比重大幅下降,出現了衰退跡象。日本政府認為,即使在未來的資訊社會,製造業依然是基礎産業,十分重要,必須繼續加強和促進製造業及其基礎技術的發展。

    日本將鑄造、鍛造、粉末冶金、金屬衝壓加工、模具製作、金屬熱處理、電鍍塑膠成型機械製圖、電氣製圖等技術作為製造業的基礎技術。製造業為日本工業擴大生産、振興貿易、創造新産業和增加工作崗位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日本承擔這項重要任務的是中小企業。由於近年來到中小企業就業的優秀人才數量下降,技術開發力量萎縮,影響了製造業的發展。

    為此,日本政府決定加強製造業基礎技術的研究開發,並制定了“振興製造業基礎技術基本法”。該法案首先從稅收方面給予有關企業優惠,加強其經營基礎,確保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工人不會流失。其次,撮合企業同大學以及研究機構的合作,加強開發製造業基礎技術。第三,增加技術工人的福利待遇。第四,努力發揮骨幹技術工人的作用,提高製造業基礎技術的整體水準。

    製造業:美國經濟第一動力

    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發表的美國製造業現狀的報告稱,製造業是20世紀90年代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動力。

    報告説,1992到1997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29%來自製造業,使製造業成為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部門。同期,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19%,零售業、批發業分別為16%和13%,金融、保險和房地産業為13%,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為10%,建築和採礦各佔3%。這期間,美國經濟年均增長3.1%,而製造業年均增長率高達5.2%。

    製造業也是推動美國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統計顯示,美國全部研究與開發投資的57%來自製造業,其中來自交通設備、電子和化學三個行業的投資就佔38%。由於大力開發和採用新技術,製造業本身的勞動生産率也隨之提高。自1983年以來,製造業的勞動生産率年均增長3.4%。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製造業的勞動生産率增速進一步加快,1996到1999年超過4.7%,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又進一步帶動了美國經濟的整體增長。

    製造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還表現在出口方面。1992年到1998年,美國經濟增長的24%歸功於出口的增長。而在美國的全部出口總量中,製造業的出口占62%。

    此外報告還説,美國製造業的乘數效應,即製造業生産過程中帶來的中間産品和服務的生産活動,也明顯大於其他部門。製造業每1美元的最終銷售額可以帶來1.19美元的中間産品和服務的生産,而服務部門只能帶來77美分。另外,每100萬美元的製成品銷售額可以支援10個製造業部門的就業崗位和6個其他部門的就業崗位,而勞動力密集的服務業每100萬美元銷售額雖然可以支援17個服務業崗位,但在服務業以外的部門只能創造兩個就業崗位。

    浙江日報2002-6-12


中國製造業邁向世界級水準
從搖籃到墳墓——影響日本人生活的“中國製造”
中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實驗室
中國潮(2):二論作為“世界工場”的中國對他國的衝擊
中國潮(1)——《財富》論作為“世界工場”的中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