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系列(十五):《經濟學家》稱中國在經濟增長和財政赤字中尋找平衡  

    在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例行年會上,中國政府完全可以為國民經濟在過去所實現的高速增長而慶祝。但是如此之快的前進步伐也給中國政府的財政預算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今年,中國的領導人再一次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提出了較高的期望。但是,如此目標的實現卻需要艱苦的付出。3月6日,中國國家計委主任曾培炎提出在2002年實現7%的經濟增長率,這樣的增長速度比去年稍稍有所減緩;但是考慮到日益衰退的全球經濟以及中國疲軟的內需,7%的目標已經是相當難得。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中國政府需要繼續保持龐大的預算支出,這也使得新一年的預算赤字已逾370億美元。

    在過去的四年裏,中國經濟一直髮奮圖強。中國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來刺激內需的增長,並且極力彌補出口下降給國內工業帶來的損失。這種做法一方面保證了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另一方面也導致了預算赤字的居高不下。在1998年到2001年間,中國政府總共發行了620億美元的國債。

    在本週開始的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上,與會代表不禁懷疑中國政府是否還能承受這樣大的預算赤字。在大會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指出國債的增長速度“仍然尚處於安全限度之內”。他還説,中國經濟仍有空間增加長期的國債以支援大型建設項目的實施。根據官方的統計數字,中國政府在2001年的國債數目達到了其國內生産總值的16.3%。

    但是統計數字中的國債並沒有包括國有企業發放的貸款債券,以及各大國有銀行手中的壞賬,而這兩項的數目都相當可觀。北京大學的經濟學家宋國慶(音)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中國的財政赤字繼續增加而國有銀行的壞賬問題又無法得到妥善處理的話,“中國經濟將很有可能重蹈日本經濟的覆轍,陷入到債務的深淵之中,其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的決策者們對此不無憂慮,但是兩相比較,中國政府更加擔心一旦刺激經濟增長的努力功敗垂成的話,會出現怎樣的局面。很多中國官員相信7%的增長率是創造足夠的就業、避免社會動蕩的最底線。

    在曾培炎主任的報告中指出,今年的失業率將會從2001年的3.6%上升至4.5%。而這其中,農村的失業率更加值得關注。如今,中國政府正在面對來自農村地區的巨大壓力,因為農村經濟的增長速率要遠遠低於城市經濟。去年,農村人口的每人平均純收入僅增長了4.2%,這只相當於城市人口收入增長率的一半。朱鎔基總理也承認,對於從事某些重要農作物種植業的農民來説,他們的收入水準甚至有所下降。中國政府希望農村人口的收入可以在今年實現4%的增長率,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首先克服入世給中國農業帶來的巨大衝擊。

    除非中國的農村經濟可以迅速實現改良和進步,否則將很難實現內需的穩步增長。但是重振農村經濟同樣需要大量的資金,同時也急需中國政府改革稅收體制,切實減輕農民的負擔。在2000年,中國政府開始在部分省市試行新的稅收政策,但是實施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卻遠遠超出了事先的預料。新的稅收政策確實減輕了農民的稅費負擔,但是各地方的農村政府卻發現自己在學校和醫院的項目籌建上捉襟見肘。

    財政部長項懷誠在代表大會上表示,有關“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將在2002年擴大到中國1/3的省區。他説中央政府將拿出18億美元用以支援該項改革的實施。但是一些中國的經濟學家認為,為了避免農村經濟的崩潰,中國政府每年至少需要撥款120億美元。如果不擴大財政赤字的話,這樣的資金投入將很難實現。項懷誠部長指出,與去年20.9%的數字相比,中央政府2002年財政預算收入的增長率僅為7.7%。這主要是因為入世所帶來的海關收入的下降,以及銀行保險業稅收的減少。項先生説,中國的決策層一直密切關注並竭力消除那些長期存在的財政隱患。

    摘自:《經濟學家》2002/3/6


“兩會”系列(十四):總理的危機感
“兩會”系列(十三):轉折關頭 穩定是第一
“兩會”系列(十二):來自英國《衛報》的“兩會”速寫
“兩會”系列(十一)如何消除社會中的不穩定因素是焦點
“兩會”系列(十):向腐敗和失業開戰——MSNBC評論朱鎔基工作報告
“兩會”系列(九):強調人事變動的穩定性和連貫性
“兩會”系列(八):應對入世以及入世後的失業危機
“兩會”系列(七)政協委員鼓勵投資者到西部去
“兩會”系列(六)人大加緊制定“物權法” 人事變動仍是懸念
“兩會”系列(五)中國預算赤字將逾3000億
“兩會”系列(四):中國將修改進出口法
“兩會”系列(三)中國尚有8500萬文盲 政協委員吁積極掃盲
“兩會”系列(二):中國政協將加強反映社情民意工作
“兩會”系列(一)錢講話和佛指舍利使兩岸關係成為本屆兩會關注焦點
兩會專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