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伊斯坦布爾巡禮

伊斯坦布爾橫跨歐亞兩大洲。她除了是歐、亞、非三洲的交叉路口和黑海、地中海、印度洋的交通樞紐外,還是世界上惟一曾經擁有三個名字的著名國際大都市。君士坦丁堡、拜佔庭和伊斯坦布爾都是她的美麗名字。

今天,當你走進這座歷史悠久,有著92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時,你不僅可見到高聳入雲的現代建築和寬闊的馬路、宏偉的立交橋、琳瑯滿目的商品與奔騰不息的車水馬龍,而且最令你驚訝的恐怕還是經歷了幾千年滄桑巨變後的眾多歷史遺跡和仍然保存完好的各式古代建築。古教堂、大清真寺、大皇宮等仍傲然挺立,向人們述説著它的文明與輝煌。

滄桑巨變的悠久歷史

按照傳統的説法,伊斯坦布爾創建於西元前658年。其雛形是當時希臘殖民者在金角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海岬上建立的一個居民點。據現在的考古發現,在亞洲海岸今天被稱做卡迪科伊的地方,還有一個更早的希臘人殖民地。這樣算來,伊斯坦布爾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最初的統治者只是利用金角灣這個天然屏障,在岬角的西面建起了一道城墻作為防禦工事。到西元324年,這個被稱做君士坦丁堡的地方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以後,才得到較快的發展,又相繼修建了許多防禦工事。

西元395年,東、西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二,東羅馬帝國很快變成了拜佔庭帝國,於是加緊了防禦工事和基督教堂的興建。防禦工事中,最大的一個是狄奧多西在西元413年建成的大城墻,長約7公里。城墻經過後來的修修補補,大部分保留下來包圍著現在人口稠密的法蒂赫區和埃米內紐區。

西元1453年5月29日,土耳其人攻佔該城後,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又在城市的外觀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造,就像在城市審美上與過去的拜佔庭帝國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較量。拜佔庭帝國在長達1000多年的統治期間,只在城墻所包圍的地區建立了許多豪華的基督教建築,如大教堂等。而奧斯曼人發自內心的強烈願望是給伊斯坦布爾穿上伊斯蘭教的外衣。所以,除了在城墻內許多不起眼的小丘上建了一批著名的清真寺和大皇宮外,還向城墻外擴展,使城區越過金角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並在新區也大興土木,使城市的框架日趨合理,為後人留下了百看不厭的眾多歷史文化遺跡。

嘆為觀止的宗教建築

在伊斯坦布爾,宗教建築有很多很多,尤以清真寺和古教堂最有特色。伊斯坦布爾究竟有多少座清真寺,一般的人恐怕很難説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禱告的鐘聲和祈禱聲隨時隨處可聞。據統計,僅歷史悠久的大清真寺就有數十個之多。

我最先參觀的宗教建築是位於埃米內紐區的耶尼清真寺。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中午,我向耶尼清真寺走去。我發現,清真寺大院內的一長排水龍頭旁,坐滿了洗腳的人。洗完後,他們穿上鞋襪,走到大廳門口,又脫下鞋襪,裝入膠袋提在手上,光著腳進入鋪有地毯的大廳內做禱告。我直接走到大廳門口,不敢貿然進入這莊嚴肅穆的宗教殿堂。正在我猶豫不決時,門口值班的老人竟然主動讓我這個外國人脫下鞋襪進入裏面參觀。於是我興奮不已地提著鞋子步入了大廳。大廳和周圍的小廳跪滿了虔誠的信徒,清一色為男性。他們磕頭、作揖,靜靜地傾聽清真寺裏的鐘聲、聖歌和禱文。許多人的口裏還不停地默念著什麼。寺內裝修豪華、壯觀,墻壁四週全用伊茲尼克瓷磚裝飾,大圓頂上繪有各種彩畫。

出門時,門口的老人告訴我,這座清真寺建於1597~1663年間,只是伊斯坦布爾眾多的著名清真寺中的一座。老人指著不遠處的一座豪華清真寺對我説,那是蘇萊曼一世的清真寺,由建築師史納恩1550~1557年間設計建造,被認為是伊斯坦布爾所有帝王清真寺中最漂亮的,蘇萊曼和妻子胡月曼·蘇丹都葬在裏面。我去那裏參觀時,果然見到在一處有專人守衛的豪華廳堂裏供奉著蘇萊曼一世和他妻子的靈柩。這個清真寺坐落在山丘上,加上它的結構龐大,又有4個高聳的尖塔烘托,使之格外引人注目,遠遠望去,確實宏偉壯觀。

按照老人的指點,我又對史納恩設計的另外四座著名清真寺做了了解。

儒斯特姆·巴夏清真寺建於1561年。其精美的內部全部用上等的伊茲尼克瓷磚鋪成,使之成為高超的藝術傑作。同樣建於16世紀的索柯爾魯·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坐落在薩爾特納·哈米德廣場附近的一個小山坡上,是土耳其古典建築中最漂亮的樣板之一。講經臺和壁爐也用最漂亮的伊茲尼克瓷磚裝飾。由蘇萊曼一世的女兒米哈裏馬哈·蘇丹1555年主持建造的米哈裏馬哈·蘇丹清真寺極其宏偉。它有161個窗戶,每邊有三排,有些窗戶上還裝有彩色玻璃,明媚的陽光可以直射寺內。位於亞洲一側一座小丘上的塞利米耶清真寺則是史納恩設計的反射出古典奧斯曼風格的作品,按照蘇丹謝裏姆二世的命令于1569~1575年建造,外觀尤其漂亮。

除了史納恩設計的著名清真寺外,還有幾座清真寺特別值得一提。

薩爾特納哈米德清真寺是伊斯坦布爾最高雅、最堂皇、有6個高聳尖頂的清真寺,于1609~1616年間為薩爾特納哈米德一世建造。因為它內部的豪華裝修採用藍色的伊茲尼克瓷磚,所以又有藍色清真寺之稱。每到夏夜,還有聲光效應,人們可以到此聽音觀光。到這個清真寺參觀的外國人通常在門口花上50萬里拉(相當於10元人民幣)買一塊藍布圍在身上,然後進入大廳,跪在地毯上默默禱告,祈求真主安拉保祐。

建於1463~1470年、並用伊斯坦布爾征服者的名字命名的法蒂赫大帝清真寺殿堂異常堂皇。征服者法蒂赫·薩爾特·穆罕默德宏偉的陵墓也供奉在裏面。它坐落在一座小丘上,周圍是寬大的廣場和宗教建築群。

在伊斯坦布爾的眾多宗教建築中,歷史最悠久的恐怕要算拜佔庭帝國統治時期的各種教堂。

當你走進阿亞索菲亞教堂這座宏偉的大廈時,不能不驚嘆人類的智慧有多麼高超。這座長方形的古代羅馬天主教建築由康斯坦丁大帝建造,于西元6世紀建成,又名聖索菲亞。它寬大的圓頂直徑達31米,離地面55米,還裝飾了漂亮的拜佔庭馬賽克。這裡現已辟為博物館。在古代科技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建造如此大跨度的拱頂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像這樣的基督教建築還有聖·厄熱勒和卡裏耶,如今也辟為博物館。特別是後者,名氣更大。它是繼聖索菲亞教堂之後,伊斯坦布爾最主要的拜佔庭建築。它的墻面用華麗的壁畫和燙金的馬賽克裝飾。據説這種裝飾對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都産生過影響。

古老文明的歷史遺跡

走進伊斯坦布爾舊城,最顯眼的恐怕要算伊斯坦布爾城墻。它于5世紀由狄奧多西二世建造。後來有些地方完全重修,並從馬爾馬拉海到金角灣延長7公里。城墻上有許多防禦工事,因而曾被看成是基督教國家最大的防禦工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城墻及其所包圍的地區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産之一。

就在城墻的內面,橫臥著巨大的薩爾特納哈米德廣場。廣場的南面有藍色清真寺和阿亞索菲亞博物館,還有大片的草坪、各種裝飾花卉和樹木點綴其間。據考證,這個廣場是古代競技場所在地,曾經是古代四輪馬車比賽的場地和拜佔庭市民生活的中心。過去的許多重要歷史遺跡已被改造,只有狄奧多西方尖碑、青銅蛇紋柱和康斯坦丁大柱仍赫然醒目地豎在那裏,吸引人們前往觀賞。

這三個古跡位於廣場中央一條近乎東西向的軸線上。東邊的狄奧多西方尖碑建於西元390年,高約30米,由整塊紫色花崗岩鑿成。碑上刻有栩栩如生的貓頭鷹和其他鳥類圖案。碑下基座寬約2米,四面刻有上下兩排人物圖案,上排為達官顯貴,下排為普通勞苦大眾拿著碗、貓著腰乞討的情景,可能寓意著官在上、民在下。基座上的四個角各有一塊鐵墩將高高的大石碑托起。真不可思議,在沒有起重設備的古代,如此高大的石碑是如何放上去的呢?西邊的是康斯坦丁大柱,建於西元10世紀,高約30多米,由花崗石塊砌成,基座由寬約2米的整塊花崗石鑿成。由於數個世紀的風雨侵蝕,許多石塊已經受到剝蝕,有的整塊脫落,有的出現大孔小眼,就是基座上也佈滿了像彈孔一樣的洞孔。處在方尖碑和大柱之間的是建於西元4世紀的青銅蛇紋柱。它的外形像麻花或黑色的粗繩,上面一截已經斷掉,只有下面約4米長的一截豎在那裏,向人們述説著曾經輝煌的歷史。今天,這裡成了歷史、文化和旅遊活動的中心。它們和廣場及周圍地區的許多歷史遺跡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地地道道的露天博物館。

位於法蒂赫·薩爾特·穆罕默德大橋歐洲橋頭南側的如麥裏·赫薩爾要塞,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軍事建築之一。它由當時的統治者穆罕默德在伊斯坦布爾被攻佔以前的1452年僅用4個月時間建成。它厚厚的防禦墻、高大的城堡和一門門大炮今天仍赫然醒目。

在伊斯坦布爾,奧斯曼人的最大貢獻之一是創建了以水為基礎的文化。如今,當你在街頭漫步時,古代的供水設施也特別引人注目。建於1729年的穆罕默德三世供水塔位於托普卡波皇宮的入口處。它是饋贈穆罕默德三世的禮物和最華麗的免費供水設施之一,其高規格的裝修和水塔上的寬屋檐尖頂建築是水塔建築的最好代表作。西元368年由瓦勒恩斯大帝建造的博茲多阿思-瓦勒恩斯渡槽,曾經為拜佔庭和後來的奧斯曼宮廷供水。時至今日,雙層的拱形建築仍然殘留約900米。阿塔土耳克大道從渡槽下的圓孔穿過,不了解詳情的人還誤以為這是一道古城門。

伊斯坦布爾還分佈著各式古塔,從這些塔身上,我們可以找到伊斯坦布爾過去的浮華與浪漫。

噶拉他塔高達62米,由格羅額塞建於1348年。登臨塔頂,可以俯瞰金角灣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壯觀美景。如今,塔上已被開闢為餐館、夜總會和酒吧,花上10多美元就可以享用一頓晚餐。

位於伊斯坦布爾大學內的白塔更高達85米,曾經被用做烽火臺。塔的周圍綠樹環抱,繁花似錦,還有許多古建築相烘托。

而常被稱做“勒恩德爾塔”的女兒塔則是伊斯坦布爾的浪漫符號之一。它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南部出口處離迂斯庫達爾不遠的一個小島上。據説在這個地方,一個美麗的姑娘為了救助在海中受傷的心愛英雄而不顧一切地向海中游去。這個著名的塔在無數的繪畫和雕刻中出現了好幾個世紀。據考證,這個塔最初由拜佔庭皇帝馬魯埃爾·考姆勒歐斯建於13世紀,當時可能用於防禦。1510年,塔在地震中被毀,由蘇丹謝裏姆一世修復。1719年,一場火災又燒燬了建築物,後重建成現在的模樣。今天,女兒塔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出口處的重要燈塔,塔上的紅燈和白燈每3秒鐘交替閃爍一次。1997年,該塔被海洋運輸公司出租給一傢俬人公司用來開發旅遊。

氣派豪華的古代宮廷

在奧斯曼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後的400多年間,從蘇萊曼一世開始,在博斯普魯海峽兩岸建造了許多氣派豪華的宮殿。時至今日,雖然皇宮的主人早已作古,但一座座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仍在伊斯坦布爾綿延起伏的土地上傲然挺立。

在伊斯坦布爾舊城區,當你俯視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時,你將發現一處建築迷宮,那就是奧斯曼帝國15~19世紀的大皇宮——托普卡波宮。它的第一院是個華麗的花園,院內古木參天,濃蔭蔽日。第二院的右邊是禦廚房,掩映在柏樹和法國梧桐的萬綠叢中。如今,它成了精美的水晶製品、銀器和中國瓷器等高檔收藏品的陳列室。第二院的左邊是後宮,皇帝的妻妾們曾在這華麗卻寂寞的宮中苦度人生。第三院包括皇帝的會客廳、蘇丹穆罕默德三世的藏書閣、皇服和珠寶陳列館以及微縮模型陳列館等。第三院的中央還有聖馬恩特勒的大帳,珍藏有先知穆罕默德的紀念物。整個皇宮共有1400個房間,當時每天約有6000人在宮中活動,可見規模之宏大。

由阿卜杜勒-哈米德皇帝建於19世紀中葉的多爾馬巴哈切皇宮則是另一番豪華。它規模宏大的建築綿延博斯普魯斯海峽600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會客廳,所有的門、窗和天花板都精心裝飾,有些地方還用黃金點綴。其中最大的會客廳由56根大柱支撐,吊著一個重達4.5噸、由750顆燈珠晶體構成的巨大枝形吊燈。後宮的建築更加氣派,與皇宮的其他建築形成了鮮明對比。浴室和衛生間全用白色大理石鑲嵌,所有的門窗都是優質木材精雕細刻。臥室寬敞明亮,擺滿了豪華傢具,一張碩大無比的鐵床擺在房間的顯要位置,門口臺子上擺放的兩個中國産精製大花瓶格外耀眼。鳥類大帳也是這個皇宮的獨特之處。它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鳥類。土耳其共和國的奠基人凱末爾(尊稱為阿塔土耳克,意為土耳其人之父)1938年11月10日在這裡去世。

弗洛爾雅·阿塔土耳克海夏宮是伊斯坦布爾眾多宮殿中惟一一座非皇家宮殿。它是土耳其共和國總統夏天的住處,坐落在馬爾馬拉海邊。這座建於1935年的建築,曾被作為20世紀初房屋陳設最美麗的樣板。阿塔土耳克(即凱末爾)是住在這裡的第一位土耳其總統。

伊斯坦布爾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它還是一座華麗、迷人而又充滿活力的現代城市。如今,在圓屋頂和伊斯蘭教寺院高高的尖塔映襯的地平線下,川流不息的各類車輛沿著鵝卵石古街道前進的隆隆聲,街頭售貨者穿梭來往的叫賣聲和繁忙的港口進出船隻的汽笛聲匯成一片,構成一幅十分動人的壯麗畫卷,使過去與現在、歷史與未來在這裡緊密地相連。

 《世界博覽》


組圖:土耳其 文明碰撞下的絢麗火花
[異域]土耳其浴初體驗
肚皮舞娘的激情土耳其
[旅途]土耳其人嘆茶成風
圖文:土耳其·勇敢人的國家
[異域]土耳其旅遊資訊
[異域]土耳其厚重質感
[旅途]土耳其見聞
[異域]逛土耳其集市
組圖:絕美建築 藍色清真寺
組圖:聖索非亞大教堂
[典故]希臘巧用木馬計
組圖:大木馬還守在特洛伊
[異域]享受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簽證注意事項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攻略
[異域]土耳其駱駝祥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