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回想老上海味道

    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又稱“老上海蠟像館”,坐落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內。它擁有1000 多件珍貴文物,100多尊真人蠟像。由“車馬春秋”、“城廂風貌”、“開埠掠影”、“十里洋場”、“海上舊蹤”,“建築博覽”六個部分組成,是遊人了解老上海的一大景點。

    踏進蠟像館,仿佛來到了五方雜處的老城廂,漫步在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場。在這裡您可領略上海開埠700多年的發展歷史——

    大禮轎上百盞燈

    走進展館,最醒目的是一頂做工十分考究的轎子,紅黃顏色相間,喜氣中顯示著華麗和富貴。

    據説,清末民初時,上海人結婚通常都會用到轎子,以它來增添結婚時的喜慶氣氛。百子大禮轎是寧波人周宗余的父親專為他製作的花轎。

    這頂婚轎的轎身是用黃楊木雕刻而成,圖案依次是麒麟送子、太白醉書、天官賜福、貴妃醉酒四則戲劇故事。熱鬧而吉祥,這個轎子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頂上安置了100多只小電珠,是用乾電池發光,這在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可是十分罕見的。這100多只燈泡象徵著多子多孫,是當時人們祈求兒孫滿堂的一種美好願望。

    周宗余的父親是一位轎行老闆,他為長子周宗余製作這頂婚轎時,可謂煞費苦心。他特地到浙江東陽請了10名雕工,花了10年才完成。可惜的是製作工期太長,轎子製成時,周宗余早已娶親,第一次乘坐這頂百子大禮轎的是周宗余的妹妹。

    豆腐鋪裏做豆腐

    老城廂附近的“豆市街”源於豆腐鋪。如圖所示是當時上海常見的一家豆腐作坊。店裏的磨、紗布、灶等都是做豆腐最基本的器具。館中展示的就是豆腐鋪女主人清早營業的場面。

    清代以後,北方海船將大豆、豆油、豆餅運抵上海。商人又將大豆分散運銷江南各地,於是一家家豆腐鋪匯集於此,就有了“豆市街”。

    “濮刀”出自打鐵鋪

    上海及周邊地區的人往往把菜刀叫作“濮刀”。這是因為清代上海城南門有一位叫濮元良的人開了家叫“濮萬順”的鐵鋪,他打制的菜刀鋒利耐用,名聞遐邇。鋪內有一個傳統的打鐵爐子,先人就是利用如此簡單的工具打制出各種各樣的鐵製品和日用品。

    竹器店裏貨色多

    老城廂附近的竹行碼頭街曾是竹子進入上海的主要碼頭。於是碼頭邊就出現了竹器店,店家自産自銷,竹籃、竹椅、蒸籠等各式竹器製品琳瑯滿目。逐漸就有了篾竹弄、筷竹弄這些上海較早的竹製品集貿市場。粗大的毛竹成了建築材料,較細的竹子則是竹編器具最好的材料。

    從獨輪車到電車

    上海開埠初期,人們仍然使用傳統的交通工具:轎子和獨輪小車。轎夫能自如穿梭于大街小巷。而獨輪小車更是民間盛行的交通工具,當時許多紗廠女工把它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

    黃包車的發展逐漸取代了獨輪小車。黃包車由日本傳入我國。它的車身塗抹的都是黃色桐油或黃漆,因此被稱為黃包車。

    19世紀70年代初,在自行車傳入上海之後,另一種新式交通工具三輪車也應運而生。最初時三輪車的乘法是車夫坐後,乘者在前。以後三輪車改進了這種乘法,而後成了現在的模樣。

    1908 年3月5日,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開通。據記載,這一天人們懷著好奇心前來觀看。看的人雖多,乘客卻寥寥無幾,因為有傳言説電車帶電,人們都怕觸電,所以不敢貿然乘坐。於是電車公司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消除人們心中的顧慮。電車就這樣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老虎灶邊可休閒

    過去,上海居民每天靠爐子做飯、燒水。而生爐子是件麻煩事。於是上海的弄堂口就出現了專門供應熟水的“老虎灶”。

    上海人為什麼把熟水店稱老虎灶,沒有統一的説法。有的認為這種灶的樣子像一隻蹲著的老虎,其灶膛如虎口,鑊如虎眼,於是被叫作“老虎灶”;有人認為是因燒水的灶耗柴量很大,猶如老虎吃食,故稱“老虎灶”。

    一般的老虎灶只供應熟水,規模稍大的還設有簡易浴室或茶室,茶室裏還有評彈説書之類的演出。1943 年9月全市的老虎灶有746戶。如今要在上海市區尋找一家老虎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新聞晚報》

    


[專稿]弄堂,永遠的上海風情
[都市]京滬女人風景
[都市]花樣年華上海菜
[都市]北京上海party
上海自助遊A - Z
[都市]追憶上海城隍廟
[都市]上海話的外來語
[都市]上海美食地集錦
[都市]在上海逛街
[都市]上海的地下運動
[都市]回憶的上海弄堂
[都市]上海夜生活寫真
[都市]上海小資夜生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