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超市倒閉忙跨國企業攻勢強 中國零售業咋過河  

     ■新聞背景

    本月初,北京城市之光超市的倒閉,勾起了一段時期以來人們對中國超市發展的種種推測。因為自去年開始,有關超市倒閉的消息就不絕於耳:天津永昌、大千、家福、巨石、四遠香等12家超市關門,北京南橫街百姓家超市、朝林超市以及福州華榕、大華超市、內蒙古的“咱們家”超市相繼倒閉。關於倒閉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國內超市難與國外超市對抗;超市倒閉的背後是“欺詐、暴力和淚水的鬧劇”以及國內超市只圖短期效應等説法上。

    ■專家觀點

    近期中國超市倒閉的真正原因何在,中國零售業該如何發展?記者日前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零售專家、北京迪銳流通經濟研究所的李飛所長。

    記者:據一些報道,在過去的18個月內,就有150多家超市倒閉,為什麼超市倒閉會這樣集中地出現?

    李飛:一方面,這中間有一個週期。現在倒閉的超市很多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業的,經過了3-5年的運作,經營情況如何,是否能夠營利在這個時候都表現出來了。另外,當時出現了超市發展的高峰,無論資金多少,蜂擁而至,經過3-5年磨合,有的一直長不大,有的擴張到幾十家店,但並不因為店舖的增加就産生理想的投資回報。久而久之,自己沒有資金,供應商不發貨,銀行貸款也更為謹慎,自然就會倒閉。其次,超市數量越來越多,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尤其這幾年特別快,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此期間,國外的零售商又越來越多地開進中國,在一定區域內有一個大的跨國零售企業對周圍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同時,我國本土慢慢也出現大的連鎖集團,並開始出現合併等做法,使得店舖數量逐漸往少數大的零售集團轉移,慢慢一個地區就受幾個大的零售商的控制。

    記者:通過對超市倒閉分析,零售業的從業者應當從中得到什麼啟示,究竟如何做才能避免倒閉、獲得發展?

    李飛:有三點必須注意。一是零售業看起來門檻低,但要把它經營好,必須要有雄厚的資本。否則很快就會被別人吃掉或自殺。二是必須用現代的管理技術,使經營管理水準提高,成本降低,使你在低利潤的條件下能賺到錢。三是一定要跟供貨商搞好關係,建立一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切忌把自己利潤的增加建立在對方利潤減少的基礎上,雙方要合作把市場作大,然後在擴大的市場裏增加自己的利潤額。

    記者:您剛才談到,超市倒閉的原因之一是跨國零售業的競爭,有分析認為,跨國零售業最大的競爭優勢是“價格”,您同意這種看法嗎?

    李飛:據國外著名的諮詢公司分析,中國本土零售業的價格已經很低了,這使得國外零售業進來營利比較困難,所以國外零售企業的的價格優勢不明顯。

    其真正的優勢在零售業生存發展的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為大資本,二為較好的管理技術。管理技術裏面又包括掌握技術的人才,即職業經理人隊伍。

    不難看出,與國外的零售商相比,本土的零售企業資本沒有他們雄厚,並且他們有核心的、成型的管理技術,有全世界運營的人才。這些是中國的零售企業需要學習的。

    記者:我國本土的零售企業在哪些方面有優勢?

    李飛:一是對中國市場更了解。國外零售商進來後,在某一個城市發展,有一個了解與磨合的過程,他們對市場的了解多為數字上的東西,對於那些內在的、文化的東西的了解,我們更有優勢。

    另外,無論政策如何平衡,本土的特別是本地的商業要受到政府的保護,這種保護是感性的,潛移默化,但它確實存在。

    第三,中國零售商與廠商的合作關係,已經過多年的磨合,珍惜這種關係,會在競爭中帶來優勢,國外的分析也認為,外來零售商在生鮮品的競爭上沒有優勢。

    記者:去年以來,在我國一些城市出現了本土零售企業面對跨國零售業的競爭悄然退卻的現象,您認為本土零售業究竟應該如何應對挑戰?

    李飛:張瑞敏曾説過,國外企業進來就是狼來了,要跟狼競爭自己必須首先成為狼。我認為在連鎖業的發展上,要把他的觀點進一步完善。把國外的零售企業視為狼,我們要成為狼與之競爭,問題是有的零售企業永遠成不了狼,有的可能不止是狼。

    我把這種競爭視為動物大戰。本土的零售企業若是老虎就把它吃掉,因為國外零售企業進來是一個一個發展的,關鍵看你如何抓住時機,快速發展、擴張,同時增強勢力。若是狼就與之競爭,若是狽就與之合作,若是羊就逃掉或投降,當然,逃掉是到不會與之競爭地方發展,投降則是賣給它,拿到錢找到更能賺錢的路子。若是蛇,就做地頭蛇,因為國外零售商不會滲透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就目前來看,他們主要針對大中型城市,鄉鎮、縣以下的區域它都沒有規劃。

    記者:您認為,中國零售業究竟是動物大戰中的哪一種動物?

    李飛:中國的零售企業不能一概而論,但至少目前來看,中國沒有老虎,肯定有狼、狽、羊、蛇。所以我們應當找準位置,找到發展的出路。

    記者:有報道説麥肯錫有一個預言:3到5年後,中國零售業60%的零售市場將由3至5家世界級零售巨頭控制,您同意這種看法嗎?您認為中國的零售市場將會出現怎樣的局面?

    李飛:這種説法是錯誤的。4月14日在我們的研討會上,麥肯錫表態説沒這樣説過。他們説過,再過3-5年,中國的零售市場可能要由12家左右大的零售集團的控制,但沒説控制60%,也沒説是由國內還是國外的零售集團。

    要預測中國零售市場的情況,具體的比例很難説,但未來中國的零售業肯定會集中化的,社會零售額會向一些大的零售集團集中。歐洲、美國30%市場份額集中在幾家大的零售商手中,而我國連鎖企業佔社會零售額的比例僅為5%左右,這種情況肯定不會長期存在下去。從國際上的發展趨勢看,我們的零售業肯定要集中。但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由10余家零售集團控制社會零售額的60%也不太現實。(楊金瑞)

     中華工商時報 2002年04月23日


開放零售業商家如臨大敵 藥品零售上演圈地大戰
西安零售業重新洗牌
亞馬遜網際網路零售業務“蛋糕”能做多大
2001年中國零售業十大新聞
2001年中國零售業擴張八大熱點
國內零售業優勢猶在
四大因素影響零售業
零售業提前入世
中國零售業朝著“一站購物”走
家電零售業三巨頭 誰能稱雄到最後?
中國零售業進入決勝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