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業 首家合資企業即將登出 盈利難題困擾廠商  

    日本日立公司從生産普通電視的福州合資企業中撤資,將自己48%的股份出售給了當地的合資夥伴。這表明,日立在中國將停止21英寸至25英寸普通電視的生産和銷售,目前這些電視的年産量約30萬台。

    另有消息説,JVC已關閉了位於福州和武漢的兩家工廠,目前這兩家工廠已進入清算程式,在今年年底前清空庫存。這些工廠每年為中國市場生産22萬台21英寸至33英寸的電視。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JVC很可能從今年秋季開始在北京的一家錄影機廠生産薄型大螢幕電漿電視,最初的産量約6000台,它還考慮在該廠生産高清晰度數字電視。

    日本經濟持續低迷導致各大公司鉅額虧損。2001年下半年,幾乎所有日本電器巨頭都在宣佈大規模裁員計劃。日立、東芝、NEC、富士通無一倖免。日立製作所出現史無前例的“創紀錄虧損”———2001財年純虧損達4800億日元。從中國低端電視市場退出是日立對全球業務進行重組的一部分。

    其實,多數日本電視生産商在中國均已收縮戰線,調整火力轉向高端電視産品。如,新力在上海的合資廠目前專門生産29英寸及29英寸以上的電視和背投電視,東芝在大連的工廠專門向中國市場提供30及30英寸以上的電視機型。

    以日立為代表的合資彩電品牌從低端市場撤退,並非敗退,實則是以退為進的重大戰略調整。日立的長項在於它擁有全球領先的研發技術和製造工藝。在以大畫面為主流的美國,日立背投電視擁有最高的市場佔有率。

    去年6月,日立宣佈和中方合資成立日立(福建)數字媒體有限公司,專事生産背投彩電,2005年的目標為15萬台。日立今年春季開始在中國生産電漿電視。此外,日立還在深圳建立了大螢幕投影電視專用的投影管生産基地———深圳賽格螢幕有限公司。目前在中國境內使用的福日牌和日立牌兩個商標,今後將統一為日立牌。

    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面

    説中國彩電業當前正處在冬季當不為過。2001年全國低價電視供應量為3800萬台,而市場需求量僅為2700萬台。如今説去年中國彩電業全線虧損,應該不會再有人站出來質疑,有公告可查的就有,康佳虧了7個億、海信虧損、創維虧損、長虹每股僅盈利4分錢。

    在這個冬天,凡是有能力“自救”的彩電企業都在想辦法從彩電業逃離,尋找新的亮點。

    去年,曾以彩電起家的上市公司南京熊貓乾脆把彩電業務從上市公司剝離了,因為彩電業務已經成為上市公司營利的障礙。

    最近還有消息説,樂華彩電正在到處尋找能夠接手其惠州生産基地的買家。曾有樂華員工對記者抱怨説,我們公司的電漿彩電市場定價比人家松下電器還高,讓我們怎麼賣?據傳長虹是樂華心目中理想的買家。但長虹似乎對樂華挑挑揀揀,無意玉成這樁買賣。

    早些時候還有康佳彩電業務有可能被TCL收購的傳聞。從政府的角度説,“強強聯合”實現整個彩電業重組,倒是符合資訊産業部“彩電企業聯合起來做大做強”的要求。

    做普通彩電不賺錢已經是行業中鐵定的事實。無奈,康佳去年甚至在房地産項目和傳媒公司方面投下了大筆資金,期望博得一個好收成。

    中國家電行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已經形成了企業眾多、産能過剩的局面。在鼎盛時期,全國曾有300多家彩電生産廠,有的省同時擁有幾個電視機廠。

    1996年,國家放開彩電銷售價格,四川長虹率先掀起價格大戰,幾年下來,主流彩電價格已經跌去了80%。持續幾年的彩電價格大戰大浪淘沙,百花、孔雀、黃河、西湖、金星、北京等電視品牌已消失了蹤影。不過,由於産能嚴重過剩,中國彩電行業也漸漸陷入了景氣迴圈的低谷,特別是前幾年對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預期過於樂觀,幾家主要電視生産廠家在規模和産能提升方面過熱、過快,導致存貨偏高。就連康佳這樣的“績優股也因連年價格戰與大量庫存拖累蛻變成了“虧損股。

    轉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去年,彩電業第一集團軍的所有廠商長虹、康佳、TCL、海信、創維等都整齊劃一地站到了進軍IT産業的起跑線上,大有與IT廠商一較高下的味道。然而到了今年年初,不利消息卻接踵而至,先是創維停了PC項目,再是海爾個人電腦項目嚴重虧損,宣佈退出臺式電腦製造業務,繼而TCL也承認去年電腦業務發生了大面積虧損。

    目前家電企業仲介入手機生産的有海爾、海信、康佳、TCL、廈新等數家,但除了TCL宣佈去年在手機項目上賺了3個億以外,還有哪家有如此豪情?

    康佳繼續把手機業務當作突破口。康佳總裁梁榮説,在未來3到5年,行動通訊業務營業收入在康佳集團中的比例將由目前的10%提升到40%左右,並力爭獲得10%的市場份額,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當然,康佳並不準備放棄電視製造,可理解為“維持現狀”,康佳倒是在背投和電漿電視方面做了“很強的技術儲備”。

    彩電業目前的癥結在於彩電生産設備專業性強、投資大、轉換成本和退出成本高,因此産業轉型異常艱難。

    突圍之路何在

    微利時代的來臨,把中國彩電業推向了十字路口。

    其實,國內主要彩電生産企業都認識到了産品創新的重要性,只不過和價格戰的唇舌鼓噪相比,這種聲音不那麼響亮而已。

    伴隨著國內中低端彩電産品的技術趨同和價格競爭的愈演愈烈,彩電業的競爭正逐步向中高端市場轉移。眼下,長虹主推背投電視,TCL力推H ID産品,海信則全力主攻互動背投電視。

    在中國,隨著居民收入增加、居住條件改善和DVD的普及,以富裕階層、中産階級為核心的消費者,對高畫質、大畫面電視機的需求不斷擴大。

    在電漿彩電因為技術瓶頸難以突破,價格高高在上的時候,背投電視已成為超大螢幕彩電市場的主流産品。中國的背投電視市場預計將由2000年的20萬台增長到2005年的75萬台。經過這幾年的市場預熱,無論是國際品牌還是國內家電企業,都紛紛在此投入重兵。

    去年4月,大連東芝宣佈進一步擴大背投電視的産能;歐洲湯姆遜宣佈正式登陸中國市場時,首批投資7500萬美元即用於生産背投電視,年産能20萬台;三星、LG和松下也紛紛宣佈在中國加大背投電視的投資和市場開拓力度。

    就整體而言,目前國內外的背投市場仍然是東芝、新力、三星和松下等少數國際品牌的天下,佔據著中國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不過,這些國際品牌如今卻遭遇了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國最大的彩電製造商長虹。

    倪潤峰復出後肩負著重振長虹的使命,如今長虹已經成功掌握了背投彩電的核心技術並形成了批量生産。善於營造氣氛的長虹,多管齊下,把背投市場攪得如火如荼。倪潤峰在“精顯王”背投影彩電技術鑒定會上宣稱:“中國彩電業的春天已經來臨!”我們可以將此舉視為長虹的二次創業。其他彩電企業也猶如過江之鯽,都想趕在背投市場大範圍啟動前,完成自己的佔位。

    在中外企業爭搶背投市場的熱烈氛圍中,以三星、東芝、新力為首的合資品牌紛紛降低了背投彩電的價格,但是長虹背投的價格仍然為市場最低。看來,中國這家以價格戰勝出的企業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不會改變自己的打法。

    種種跡象表明,背投電視將在未來幾年內佔據市場的主流。普通彩電的市場份額將逐步被背投彩電吞噬。

    中外企業大整合

    日本越來越像一個企業總部性質的國家,在本土從事産品設計與銷售,而把製造業放到其他國家。而擁有龐大流水線和低廉勞動力的中國企業顯然很理想。

    最近從日本新力總部傳來的消息證實,前段時間盛傳新力注資TCL一事“並無此事”,但新力同時稱,目前正在和中國多家企業進行合作談判。

    正有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把自己當作中國本土的企業。松下電器的王舸説:“松下要在中國打造第二個松下。”松下預期,其中國公司今年的銷售額將攀升50%,達到4500億日元。

    4月9日,松下電器與TCL集團就全方位合作一事達成意向性協議。今年早些時侯,三洋電機和海爾集團也曾達成在日本和中國市場互相銷售對方産品的協議。

    松下和TCL在聲明中表示:“在過去十年中,兩家公司在中國都自行直接投資設立了生産、銷售公司,但是他們認識到在已進入日中企業應發揮各自特長並加強合作的新階段。”(綦書環)

    

    中華工商時報2002年04月15日


TCL收購康佳之謎透玄機 彩電業要換洋東家?
2002年中國彩電業路向何方?
彩電業無休止的價格戰
彩電業:廣告投入持續下滑
曲維枝:彩電業將加緊進行結構調整
中國彩電業全面告急
中國彩電業面臨大虧損
彩電業洗牌待何時?
中國彩電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彩電業何時形成合力?
彩電業從價格戰中冷靜下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