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收購康佳之謎透玄機 彩電業要換洋東家?  

      傳得沸沸颺颺滿天飛的TCL收購事件暫時以雙方的否認告一段落,但是其中牽涉到的外資進入、強強合作、資源重組等等問題卻並未因此而平歇,反而隨著時局的發展愈發受到關注。

    

    2002年2月27日,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就某公司擬收購康佳彩電業務的傳言報道發出澄清公告。鄭重聲明:絕無此事!迄今為止,本公司董事局未與其他公司洽談收購彩電業務事宜,相關報道純屬謠言。2月26日,康佳集團常務副總裁侯松容約見記者,否認了日前傳聞中康佳彩電將被收購的消息。

    

    2月21日,香港商報報道,TCL集團擬收購康佳彩電業務一事,TCL方面新聞官員宣稱“尚未聽説與康佳的合作”,同時承認公司正在作資産重組的戰略工作。

    

    2月7日,日本新力總部對於去歲年末開始盛傳的新力欲收購TCL20%股權之事正式錶示“並無此事”,同時表示,目前正在和中國多家企業進行合作談判,“對於傳聞消息不置可否”。

    

    有關TCL的種種傳聞牽涉甚廣,據説是幾家外國公司與TCL談注資一事,有可能是外資收購部分TCL股權,然後再收購康佳彩電業務。雖然收購康佳之事已被否認,但顯而易見,有不少券商想做TCL資本重組的方案,包括與某些國內外大企業之間的合作。TCL方面也表示為了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和國際化進程的需要,正在積極籌備資産重組和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工作。外資,準備進入

    

    新力注資TCL尚未確定,而其他的種種事件已經表明新一輪投資浪潮正以不可抗拒的勢頭悄悄來到我們的身邊。

    

    據愛立信中國市場總監張醒生透露,愛立信和新力合資成立的新手機公司的在華業務已經完成調整,目前只等中國政府部門的批准,即可開始運營。

    

    惠普和康柏兩家公司的中國業務是否將合併消息也將在3月得到最終確認。

    

    任天堂也透露,將把其最新的遊戲機生産線遷移到中國大陸,尋找合作夥伴為其代工。

    

    跨國傳媒巨頭貝塔斯曼收購榕樹下網站的消息,也于1月份得到確認,貝塔斯曼不但將參與榕樹下的經營,而且拿到了它最想要的3120個簽約作者。根據戰略聯盟協議,雙方將分享客戶資源與用戶資源,實現戰略互利。

    

    即便是對傳聞做出否認的新力也表示新力的其他業務,包括電影唱片和遊戲,網路産品將陸陸續續進入中國,並同時與中國多家企業進行合作談判。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陳淮博士指出,發展中國製造,在國內甚至國際範圍內整合産業生産能力讓中國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聲音越來越引人注目。

    

    我們不可否認,新一輪投資浪潮正在開始。政府權力與政府影響的明顯退出是第一輪合資浪潮出現的主要原因,而加入WTO後障礙的進一步掃除,可謂為新一輪企業資産重組,外資注入鋪平了道路。

    

    應當説中國家電業從無到有,在最初起步階段,政府的扶持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但中國成為世界上家電産品的第一生産大國,則主要依靠的是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

    

    中國的家電業不僅是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産業,而且還是多种經濟成分發展最快的産業,産權制度改革進行得最充分的産業。政府權力和政府影響的進一步退出,政府的扶持或保護政策在這個領域中幾乎已不復存在。目前家電業是中國貿易保護壁壘最低的産業之一,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進程也將是開放程度最高的産業之一。家電業中的企業存留、資源配置將完全由市場説了算。

    

    從政策到市場資源,都已經為新一輪投資浪潮的到來打下了基礎,經濟學家樊綱表示,新一輪的外資進入,將使中國真正融入全球産業鏈,外資進入的高潮將帶動一大批中國企業成為跨國公司的配套産業,進而形成中國為世界製造産品的局面。

    

    外資們,是否準備好了迎接這個全新局面?TCL,時刻準備著

    

    TCL似乎早早做好了吸引外資的戰略準備。去年,當有人開始批評TCL攤子鋪得太大,多元化效果不好的時候,有人卻説這種“強行”多元化的策略是一種資本策略。中國入世以後,跨國産業資本將大舉進入中國,而像TCL這樣業績優良、管理完善的公司很可能是跨國公司的投資或收購對象。在這種情況下,擴張規模,擴充産品線,為以後外資照單全收做準備。

    

    近兩年彩電市場群雄混戰,2001年幾乎出現全行業虧損的局面。在主業面臨增長困境的情況下,到其他領域開拓是彩電生産企業實現突圍的必然選擇。TCL曾經給自己定下了10年增長10倍,銷售額達到1500億元的宏偉目標,如果單靠彩電業務的增長,粗略地按現價簡單計算,10年後起碼要銷售5000萬台彩電才能達到目標,這幾乎不可能。因此,TCL有必要考慮多元化,在短期內全面進入包括全線黑色家電、主流白色家電、移動通訊、電腦生産等多個領域。

    

    安邦諮詢公司資深分析員陳延年撰文表示,在消費品普遍過剩的年月,企業進行競爭的最有效手段不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戰,而是採取各種形式進行合作從而形成某種競合關係。

    

    一種是在中國入世的背景下,採取措施與國際資本實現有控制的融合。最近海外企業金山工業宣佈,購入TCL集團6%股權,以及傳聞新力將入股TCL20%股權已經顯示了該集團決策層在這方面的意願。

    

    另一方面在強強合作方面實行彈性合作。這種合作方式不僅能規避企業的風險,還有助於規避企業文化差異帶來的風險。如果與康佳的合作成為事實,應該歸為這一類。

    

    看樣子,不管TCL與康佳、新力等企業合作是否屬實,其資産重組,引進投資的策略是早已準備好了。

    

    康佳,拒絕放棄

    

    傳聞中另一個當事人康佳集團面對記者斷然否認被收購的可能,康佳集團常務副總裁侯松容果斷表示:“那些資源和我們雷同、規模和我們相當、優勢和我們相近的國內同行企業,是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的,因為不符合我們的戰略意圖。”

    

    傳聞的焦點為何聚集于康佳呢?一説是廣東省政府出於重組行業的需要,一説是康佳急欲甩掉彩電業務。2002年1月30日,康佳董事局發出提示性預虧公告,聲稱2001年年報仍會出現大的虧損。而在此之前的一個多月,即2001年年底,其上任半年左右的總裁梁榮也在公開場合無奈地聲稱當年扭虧無望。但是康佳方面否認了康佳要甩掉彩電業務的説法,康佳是靠彩電起家的,彩電是康佳的命根子,是承載康佳品牌的載體。康佳無論發展現有業務還是新興業務,品牌都是其重要資源,很顯然康佳不會放棄彩電業務。事實上,康佳仍然在鞏固、確保康佳彩電在國內市場前三名的市場地位和18%的市場佔有率。

    

    儘管康佳去年出現了較大金額的虧損,但是康佳方面認為,首先,康佳元氣未傷;其次,康佳甩掉了包袱,釋放了風險。去年康佳一共處理了150萬台彩電及其他庫存産品,清理庫存正是去年康佳嚴重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清理庫存、甩掉包袱,也使康佳能輕裝上陣,對康佳的未來發展十分有利。

    

    面對記者追問,康佳集團常務副總裁侯松容也透露出康佳未來戰略合作的意圖。很顯然,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合作和競爭一樣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康佳在選擇戰略聯盟和資本合作的夥伴時,主要是選擇具有強大實力的國際産業資本和國際金融資本。

    

    雖然如此看來,TCL是被排除在外了,其實,究竟與誰合作並不重要,關鍵是看在合作後能否達到資源利用更優。

    

    合資之後的憂鬱

    

    TCL收購一事雙方都已正式否認,但其透露出來的另一個消息是,雙方都在考慮資産重組引進投資,國際資本成為了雙方共同考慮的對象,新的合資浪潮也成為廣受歡迎的事物。

    

    帕勒諮詢公司預測表明,這一輪合資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外資品牌以生産基地的方式利用中國家電企業,完成其生産基地在中國市場的合理化佈局,實現中國市場的地、産、銷,而不是僅僅將生産基地放在中國的東部沿海。此輪合資的主要目標將是中國有産能但無品牌影響力的大的生産企業,包括一部分遇到市場問題的家電巨頭。

    

    如果説,中國家電的第一輪合資浪潮造就了中國家電業的中堅,那麼第二輪的合資浪潮恰恰相反,弱化中國企業的商標,直至其自動從市場上消亡。

    

    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與産權制度的改革,中國大的家電企業會成為完全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企業。此時,大的外資企業會利用資本市場並購中國強勢的家電企業,這樣,在一段時間內會出現一個大家電企業“換東家”的小潮流。“換東家”之後出外資品牌,仍然是利用中國大的家電品牌的生産基地,他們會在中國市場使用原來的品牌,同時也使用自己的洋牌子,而在向國際市場上輸出産品的時候則不會是中國的品牌,這樣就永遠阻斷了中國強勢品牌的國際化進程,隨著時間的過去,在中國市場使用的中國品牌也會慢慢衰落,“換東家”將成為中國強勢家電品牌慢性犧牲的悲慘方式。

    

    資本的注入無疑是為我們的企業輸入新鮮血液,可是我們同時不可忽視的是隨之有可能出現的品牌喪失問題。慎重之又慎重,也難怪TCL與新力, TCL與康佳都在小心翼翼地下著這步難解的棋。

    《中華工商時報》 2002年3月04日


傳言TCL收購康佳 TCL不置可否康佳堅決辟謠
吳士宏出局TCL?
長虹與TCL到底誰是老大?——商業調查再陷信任危機
TCL“鳩佔鵲巢”被控侵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