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現燒制唐三彩窯爐

    考古工作者最近對河南鞏義的中國著名的黃冶唐三彩窯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3日向記者公佈了這次考古獲得的重大發現,最終確定了唐代青花瓷産地,找到了煉製唐三彩的窯爐。

    據專家介紹,此次發掘面積近2000平方米,共發掘窯爐遺跡12座,清理出漢代窯爐2座,唐代窯爐6座,宋元窯爐4座,作坊2處,澄泥池1處,釉料坑2個,溝3條,路1條,墓葬8座和灰坑55個,發掘的地層堆積較豐富,出土瓷片、三彩、素燒器殘片1500余袋,完整和可復原器物800余件,獲得了極為重大的考古發現。

    這次發掘出的作坊遺址佈局井然有序,形成一個結構複雜嚴謹的半地穴與土洞相結合的建築整體。出土了一大批完整和較完整的白釉、黑釉、黃釉、青釉瓷器標本,尤其是出土的大量精美三彩器皿、半成品和各類窯具,再現了唐三彩製作工藝流程,為研究黃冶窯的分期、手工業作坊的佈局及窯爐的整體結構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目前清理出的6座唐代窯爐中,除兩座窯爐所疊壓僅暴露局部外,其餘的5座窯爐保存基本完好,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形制。這三種窯爐的平面近似馬蹄形,窯室、煙籮部分皆半地穴式,普遍採用土坯壘砌。火膛部分用高溫耐火磚砌成。窯內都出土一定數量的相關瓷器、三彩製品和窯具等。其中最大的窯爐整體長3.7米,由工作面、窯門、火膛、窯室、隔火墻、煙囪、護墻7部分組成,窯壁保存最高土坯墻達13層。窯爐底面除殘留極少小圓墊餅外,不見匣缽等相關窯具,表明這一時期尚未使用匣缽燒造工藝。

    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孫新民介紹,這次發掘的地層堆積一般厚4米左右,最深的6米以上,有的文化層堆積達18層,其中唐代地層分佈範圍廣,是黃冶窯燒造的鼎盛時期。初期基本上保持著隋代的風格,隨著燒造工藝技術的不斷提高,産品各類和數量大增,形成批量化、系列化生産。器形有盆、碗、盤、豆、碟、盂、盞、杯、水注、壺、罐、瓶、缽、洗、尊、爐、燈等。三彩製品在這一時期逐漸臻于成熟,全絞胎製品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盛唐時代,黃冶窯三彩製品基本上取代黑釉、白釉瓷,絕大多數器物與前期器形相對應。除此之外,三彩俑類陶塑器大量出現,如人物俑和兔、龜、鳥、馬、羊、狗、子母猴、車等三彩玩具與小型陶塑工藝品,半絞胎枕和各類三彩枕的出現,尤其是品種繁多的三彩器半成品的出土,為三彩器的製作、素燒、施釉、燒成等工藝增加了新的研究對象。在試掘區域的唐代地層、灰坑內分別清理出少量青花瓷,器形主要為碗、盞、罐等。在唐代中晚期地層和灰坑內還出土有白釉灑、點藍彩的彩釉片,釉色純凈、火候較高,為青花瓷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這次發掘出的漢代磚瓦窯保存基本完整,窯前工作面、進料口、燃燒室保存完好。窯室近正方形,窯頂作饅頭狀,為河南境內目前發現的漢代磚瓦窯中所罕見。

    專家分析認為,在宋代末期黃冶窯突然停燒,但在黃冶河兩岸還存在著小範圍的作坊繼續燒造窯器。考古人員從灰層內清理出碗、盞、三綵燈等宋代遺物和宋仁宗時期“天聖元寶”錢幣一枚,為黃冶窯燒造業的衰亡時期提供了佐證。

    新華社2003年3月4日


昆明官渡區一磚廠內發現40萬年前古化石(組圖)
漢墓棺室墻上影子是誰?千年謎團即將破解(附圖)
南京明孝陵神道石獸身上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
四川出土3000多年商周古耜
西周青銅器“武裝”進京 驚世國寶銘文被破譯
並未完全被破壞樓蘭被盜墓葬尚存精美壁畫
珍貴彩繪陶俑出土 證明洛陽為絲綢之路東起點
“樓蘭熱”為何歷久不衰(圖)
河南魯山一施工現場發掘出唐宋錢幣兩千公斤
專家質疑發現“樓蘭王陵” 古墓有待考察(圖)
“北京人”頭蓋骨今何在 河北一農民稱知其下落
杭州西湖圍堰抽水近尾聲 考古人員提前入湖區
河北泥河灣遺址群考古對人類起源研究意義重大
中國公佈2002年考古六大發現 梳理更為科學細緻
中國公佈02年考古六大發現
2002年中國考古大發現 驚喜與謹慎並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