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質疑發現“樓蘭王陵” 古墓有待考察(圖)

     今年春節期間,一隊探險愛好者深入羅布泊沙漠,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古墓群(見本報2月12日A9版)。由於靠近樓蘭王國遺址,墓室內墻壁又繪有十分精美的壁畫,人們不禁猜測,這片連綿不斷的雅丹地區是否就是一位樓蘭國王的陵寢所在地?樓蘭,這個地處絲綢之路中道並興盛了700多年後神秘消失的王國,其間在位國王不下20位,但人們迄今尚未發現一座樓蘭王陵。此次意外發現如能被證實,將是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但記者日前將此次發現的圖片交專家鑒定,專家卻對此有懷疑。

    考古愛好者意外發現古墓

    2月19日傍晚,剛從新疆回京的探險隊隨隊攝影宗同昌向記者展示了他此次拍攝的大量古墓照片。宗是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工作者,同時也是《文物天地》雜誌的主筆。

    據他介紹,這次去羅布泊的目的,原本是為今年3月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會和中國科學探險協會新疆分會計劃徒步無後援穿越羅布泊沙漠活動做前期準備。同行的還有新疆地礦局退休的地質工程師趙子允,另外16人包括兩名司機和一些登山愛好者。宗承認探險隊一行18人除了自己在故宮博物院負責文物攝影與考古有些關聯外,大部分人屬於考古愛好者。

    2月3日探險隊在羅布泊古樓蘭遺跡附近意外地碰上一夥盜墓賊。隊員蔣進原當時坐在第一輛車裏,透過對面開來的銀灰色吉普車前玻璃,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前排座位有兩名當地人。由於最終沒有攆上盜墓賊的吉普車,探險隊便順著盜墓賊的車轍逆向尋索,竟然在斯坦因考古地圖(歷史圖譜)上稱為樓蘭LE城附近發現了一片古墓群。

    “大量繪有精美圖案的彩棺木板被人隨意地劈開,和墓中的幹屍一起被盜墓賊當做取暖用的燃料。人骨隨處可見,除了一把掉在角落中的牛角篦子和一塊從土堆裏刨出的彩繪麻布片,墓室裏已空空如也。”由於盜墓賊剛剛離去,宗用“慘不忍睹”形容現場的情形。

    探險隊此次進入了3個被盜墓室,其中兩座有前後室。這兩座墓葬之一墻上繪有精美的壁畫,內有數具彩棺木板。另一座墓沒有壁畫,只有一具裸露著的幹屍和幾具沒有彩繪的棺木。

    隊員們在拍攝大量的錄影資料和照片後,將墓室留下來的彩棺殘片和其他什物堆作一處。宗同昌則將牛角篦子和麻布畫殘片帶出墓室並於2月16日交付歷史博物館。

    探險隊員認為此墓為樓蘭王陵

    從羅布泊回到烏魯木齊,探險隊向新疆新聞界公佈了他們的新發現。

    宗介紹自己此前曾參加過西藏阿裏的文物搶救工作,也曾多次到過南疆的沙漠腹地考察當地的古墓葬,因此他認為此次發現的這片墓葬規格很高。而且這片墓地最為靠近LE地區,雖然不能斷定這肯定是樓蘭王陵,但為樓蘭貴族墓地應該沒問題。

    從宗同昌帶回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其中既有他們稱之為佛塔狀的建築物,也有大量的墓室內壁畫、彩棺圖片和墓室場景。從畫面上可以看出色彩繽紛的壁畫是繪在事先用白色塗料打底的墓室內墻壁上。其中的一幅畫面可以看出一紅一白兩頭好似駱駝狀的野獸在嘶咬。宗認為這是曾經存在於樓蘭民間傳説中的金駱駝和銀駱駝。而金、銀駱駝在古樓蘭的民間傳説中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另一幅照片上是一頭獨角獸,繪于墓室前室。另外,他們這次看到的幾座墓室地勢較高且離“佛塔”非常近,而且墓室分為前後室,室內中間有中心柱的殘存基座。

    “我個人認為,雖然歷史界認為LA才是古樓蘭王國遺址,但是LA缺乏完整的城墻遺跡。而從地理位置上看,我們此次發現的墓室所在LE地區不僅有比較完整的城墻遺址,而且更接近土垠(古樓蘭國孔雀河邊的水陸碼頭),其地理位置更優越。再加上我們這次看到的精美絕倫的壁畫、彩棺、彩繪麻片和牛角篦子,種種跡象我們認為這絕非普通人的墓葬———至少是貴族墓甚至是古樓蘭國王的王陵。”

    而同行的趙子允則更傾向於此墓為樓蘭王陵。趙退休後一直對新疆地區的古墓頗感興趣。據趙説他曾經在沙漠中見到過上百座古墓,惟有這次的古墓規格最高。另外趙、宗兩人還同時提到,樓蘭王國興盛了700多年,以30年出一個國王計算,樓蘭至少擁有20多位國王。但直到今天,我們仍未發現一座樓蘭王陵。

    專家判斷此墓絕非樓蘭王陵

    記者將宗同昌拍攝的幾幅圖片提供給北京大學考古係教授林梅村。林教授告訴記者,由於他沒有到現場,僅憑現有的幾幅圖片來判斷這座陵墓究竟有何背景是十分困難的,但從墓葬形制推斷,這座古墓不可能是樓蘭王陵。

    “從拍攝到的古墓壁畫和墓葬形制看,這座墓的年代可能在魏晉時期,這個時期樓蘭早就改名為‘鄯善’,而它的都城當在車爾臣河流域若羌縣城附近。魏晉時期的樓蘭地區是中原控制西域的軍事中心———西域長史府所在地,相當於現在的新疆軍區司令部,所以説這座古墓是樓蘭王陵的説法從時間上和地理位置上看也不能成立。”

    林還介紹,壁畫墓在樓蘭地區乃至整個塔裏木盆地都是首次發現,但是並非第一次找到彩棺這樣的東西。1998年在樓蘭壁畫墓附近發現過一個彩棺,在孔雀河上游營盤古墓地也發現過。不過1998年發現的彩棺出自一座豎穴墓,其形制和樓蘭壁畫墓所出彩棺幾乎完全相同,兩者必屬同一時代,只是樓蘭壁畫墓出土彩棺的級別比豎穴墓的彩棺高,所以圖案更為精緻。從宗同昌描述的墓室結構來看,這座墓和吐魯番、敦煌以及河西地區魏晉十六國時代的漢族墓葬非常相似。即便墓主人是樓蘭人(他懷疑更可能是駐守樓蘭的漢族官吏),也應是樓蘭人模倣中原制度建造的陵墓。這是中原漢文化影響西域的又一歷史見證。他認定樓蘭壁畫墓和豎穴墓屬於同一時代有如下根據:首先,兩座墓的彩棺形制和圖案大致相同,而且棺底都有四條木腿;其二,豎穴墓出土的棉布袍和壁畫墓的壁畫上人物穿的棉布袍完全相同,都在白布袍下襟縫了一條紅布帶作為裝飾。

    至於宗、趙二人認為陵墓附近的有人工堆砌痕跡的“佛塔”,林認為不能確定為佛塔。“如果這座建築要真是佛塔,它附近的墓室壁畫中應有與佛教相關的內容,但從現有的圖片上看不到任何與佛教內容相關的壁畫。此外,這個‘佛塔’不過2米多高,與以前在樓蘭遺址發現的高達十幾米的佛塔相去甚遠。”從魏晉墓葬制度看,他懷疑很可能是封土堆之類的墓葬建築。他對金銀駱駝的説法也表示懷疑,因為從壁畫上看,更像是狗咬駱駝。

    林教授最後説,通過現有的材料和宗的描述,判斷這座壁畫墓為達官貴人墓葬問題不大,但是絕非樓蘭王陵。“如果是樓蘭王陵,那它的發現意義將是十分重大的。因為此前我們從未在塔裏木盆地發現過王一級的陵墓。”

    雖然林教授認為探險隊將這座墓葬判斷為王陵有些草率,但他對宗同昌、趙子允和其他探險隊員保護古墓的熱情和對國家文物的正義感十分欽佩。

    考古部門已趕赴現場

    記者于2月19日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所聯繫。該所所長伊第利斯告訴記者,在得知宗同昌、趙子允等人在古樓蘭遺址附近發現了規格較高的陵墓後,由考古所副所長張玉忠帶隊的考古隊已于昨日上午出發,現在正在趕往羅布泊的路上。估計十幾天以後考古隊將回到烏魯木齊。由於手機在羅布泊地區沒有信號,記者沒能聯繫上考古隊。

    在採訪中,宗同昌多次強調破壞古墓對國家古代文化流失的損害。“由於古樓蘭國遺址處於羅布泊等沙漠地帶,氣候惡劣、地勢廣袤,派專人把守是不現實的。大量的古墓和文物就暴露在盜墓賊眼皮子底下,對盜墓賊來説在這裡盜墓非常容易。我們建議現在比較可行的保護文物方法,只能是由政府牽頭率先對這一地區的遺址摸排清楚,並進行搶救性發掘。”

    林梅村也對記者説,盜墓者將國家文物販賣出去除了經濟上獲利外,在其他方面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文物的主要價值在於從它身上反映出來的當時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單個的文物是斷裂開來的,無法讓人們將整個民族歷史串聯起來加以理解。因此盜墓行為是一種對人類歷史發展全貌和文化遺産的破壞。(李佳 宗同昌)

    《北京青年報》2003年2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