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銅器“武裝”進京 驚世國寶銘文被破譯

    彌補歷史資料缺憾

    同時代青銅器拍出924萬美元

    發現人將獲20萬獎金

    剛剛在陜西省眉縣出土的27件西周青銅器將於3月9日亮相中華世紀壇。

    專家破譯國寶銘文 初步敲定五大意義

    提起這批國寶,上海博物館前館長、中國著名青銅器考古專家馬承源一臉的激動:“這是今年第一起重大考古發現,也是關於青銅器的重大發現。”馬承源表示,這批文物出土最大的意義在於其身上的銘文可彌補歷史資料的缺憾。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輝認為,它們可對研究西周斷代問題上提供更大的實物佐證。

    馬承源説,通過對部分銘文進行拓印、整理,他們發現銘文多記錄著西周“單”氏家族與周王的關係,其中還記錄有戰爭史實,如“趙王、穆王爭四方之戰”和“踐伐楚荊”。銘文多為漂亮的韻文,讀起來瑯瑯上口,其中每一段的最後一字為“諧韻”,其中“逑鼎”上的銘文共有19個諧韻字句。通過此次出土的“逑鼎”和已經出土且同樣刻有銘文的“羌鼎”,基本可以認為西周時期有在鼎上記錄家族宗譜的習慣,尤其是顯貴人家。

    在破譯銘文的過程中,專家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周朝“共和”在時間上的歸屬問題,在夏商周斷代工程中曾將西周共和時期14年列為單獨紀年,而通過銘文記載得知,周厲王曾被驅逐至山西,由於其子宣王年幼,因此出現大臣“共和”的史實,但由於厲王並未逝世,因此有觀點認為應將“共和”列為厲王或宣王紀年中。

    王輝則認為,這批國寶的發現具有五大重大意義:這批全部有銘文的青銅器對歷史研究價值極大;對整理西周曆史意義重大;對夏商周斷代研究提供佐證;文物紋飾精美、華麗,在以往的考古發現中少有;銘文為歷史資料對照提供有力的對比研究實物。

    方圓百米四見國寶

    這批國寶的具體出土地點位於陜西省眉縣馬家鎮楊家村後,是關中平原上一處臺垣的斷面上。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國寶出土地是一個約1立方米的窖內。目前,這批文物已經存放在寶雞,待專家們清理完畢後將運抵北京展出。

    此次出土的27件文物中包括銅鼎12件,銅鬲9件,銅壺2件,銅盤、銅盂等各一件,其中最大的一件高58釐米,口徑45釐米。這批青銅器組合完整,禮器、酒器、水器和食器齊備,器物形體碩大,造型精美,長篇銘文遒勁古樸,其中三足附耳銘文多達350字,追述了文王至孝王九代周天子的業績和對“逑”氏家族列祖列宗的冊封等,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的銘文最長的西周青銅重器。

    據初步分析,該批青銅器的時代大約為西周晚期。

    據眉縣副縣長姚建設介紹,就在此次出土文物的方圓百米之內,還曾三次出土具有很高價值的文物,如1956年出土的鎏金馬,1975年出土的大銅鼎,1985年出土的編鐘。

    國寶發現人將獲重獎

    這批國寶是當地的王寧賢、王拉田、張勤寧、張勤輝、王明鎖等幾位農民意外發現的,由於他們及時上報,國寶得到了保護。據介紹,農民主動保護文物在中國文物保護史上尚屬首次。陜西省和眉縣兩級政府將拿出20萬元人民幣予以獎勵。此外,中華世紀壇和主辦方陜西省文物局已經商定,請幾位農民前往北京,為開展儀式進行剪綵。昨天,幾位農民被安排到寶雞,與國寶們合影留念,這是幾位農民的心願,因為挖出國寶後,他們並未仔細看上一眼。有人説,這批文物屬於無價之寶,但專家則説它們價值連城。其實,美國佳士得拍賣公司早就“報價”了——2001年9月,一件中國西周青銅器,以924萬美元成交,開創了亞洲藝術品有史以來的拍價之最,一件況且如此,何況27件帶有銘文的青銅器。

    國寶進京特警保駕

    關於這批國寶進京的問題,主辦方始終不願透露,不過,記者還是了解到了一個籠統的運輸方案,那就是由荷槍實彈的特警隊伍護送進京,具體運輸時間不詳。主辦方肯定地説,這批國寶運輸問題已經進行了週密的安排,安全絕對沒有問題,3月7日前,它們肯定會順利抵達北京,參加3月9日的開幕式。(楊玉峰)

    

    《北京晨報》2003年2月26日


27件青銅國寶剛出土 泥跡未幹便將在中華世紀壇展出
中國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陜西青銅器
眉縣出土青銅器將是中國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
距今3000餘年 江西出土重要文物青銅鐃
越王勾踐劍:成功“克隆” 絕版生産
世界最大青銅“九龍寶鼎”鑄成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