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泥河灣遺址群考古對人類起源研究意義重大

    在2月18日舉行的河北省泥河灣文化研究會成立大會上,來自全國的上百名文物考古工作者建議:應該加強對泥河灣遺址群的發掘,深入研究解決泥河灣地層的劃分與對比,深入開展泥河灣盆地舊石器考古學研究,建立科學準確的年代學框架。

    泥河灣遺址群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桑幹河畔。經過中外專家80年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在東西長82公里、南北寬27公里的桑幹河兩岸區域內,發現了含有早期人類文化遺存的遺址80多處,出土了數萬件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幾乎記錄了從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發展演變的全部過程。在我國目前已經發現的25處距今100萬年以上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存中,泥河灣遺址群就佔了21處。泥河灣早期文化遺存的密度之高,年代之久遠,不僅在國內絕無僅有,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特別是2001年馬圈溝遺址的發掘,首次發現了距今約二百萬年前人類進餐的遺跡,使世界人類不僅可能從東非的奧杜維峽谷中走來,也有可能從中國的泥河灣走來。

    2000年泥河灣舊石器考古被評為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小長梁遺址作為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和中華大地古人類早期發祥地之一,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270米長的青銅甬道的第一個臺階上;2001年,泥河灣遺址群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泥河灣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申請“世界文化遺産”。

    專家建議,泥河灣遺址的發掘、保護與研究應開拓新思路,創新研究和保護機制。其經費來源除國家撥款外,應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建立泥河灣遺址博物館;搞好防洪設施建設,確保遺址不受洪水衝淹;結合退耕還林還草,搞好泥河灣遺址綠化美化工作;抓緊通往泥河灣遺址道路的修建。並以研究會的形式組織強有力的中外文物考古隊伍,加強對遺址群的深入發掘和研究。(藺玉堂)

    光明日報 2003年2月19日


學者研究:中國人並非起源於非洲而更可能在中國
喬治亞發現古人類頭蓋骨 可能改寫人類起源
中國科學家對脊椎動物起源的研究獲得重大進展
人類起源何處 中科院致力探尋
兩百萬年前“建始人”挑戰人類起源非洲説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