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中國初步感受“入世”的驚喜與壓力  

       中國人在過去十餘年一直是用未來式的口吻談論“入世”,現在,他們終於切身感受到了“入世”的驚喜與壓力。

    汽車降價、電腦降價、國産農産品滯銷、合資醫院開業……中國“入世”僅僅才3個月,一系列的變化已成為了正在此間舉行的“兩會”上的熱烈話題。來自全國各地和各部門、各行業的人士匯聚北京,如此廣泛而集中地交流對“入世”的感受,還是第一次。

    “衝擊已經來了!”黑龍江的趙學禮代錶帶來的是大豆主産區的壞消息:大量“洋豆”進口,已經使東北大豆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越來越小,就連中國企業也不願用國産豆了。

    浙江農民成央珍代表説:“第一個感覺是一下子無法適應。”成央珍從事水果蔬菜種植並加工出口,“入世”後,她的産品在日本的需求量提高了,不過,外商的要求也更苛刻了。她説:“我感到自己産品的檔次不夠,包裝、行銷手段都還很欠缺。”

    在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朱總理十余次提到了“入世”和“世貿組織”。他説,近期某些競爭力不強的行業、企業會受到較大的衝擊。

    來自湖北的辜勝阻委員説,過去幾個月來,受“入世”影響,全國汽車價格一跌再跌。他十分擔心武漢鋼鐵和汽車業的發展前景。他説,這兩個産業是當地的支柱産業。“從目前的情況看,未來將面臨困難。”

    姜鴻斌代表説,最近,他和別人合作投資1億元的油脂廠已經關閉了,這是因為該廠的産品每噸比從美國進口的産品要貴100元。

    4日的IT業進口産品的全線降價也引起了關注。剛剛被《財富》評為中國商界風雲人物的王文京代表説,這與“入世”有關。這位軟體商擔心,與進入中國的外企相比,中國企業的資訊化程度低。不過,他説,已有中國公司能夠為國內企業提供先進的資訊服務系統,它們將在“入世”後贏得商機。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鍾山帶來的卻是喜訊:浙江頭兩個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長45.5%,增幅居全國第一位。外經貿部門對“入世”後的感受最為靈敏和直接。浙江已經連續三年出口增幅在沿海城市中居第一。

    鍾山分析説,這裡的原因是:對“入世”的準備做得較早、較好;産業結構較為合理,産業、産品結構適合國際市場,産品具有競爭力和價格優勢;市場多元化。

    就在這一週,上海迎來了第一家中外合資醫院的落戶。政協委員、醫學專家劉迎龍説,目前,外商還不能建獨資醫院,但合資醫院會對中國的國有醫院形成挑戰,“這方面的壓力正在形成。”

    經濟學家胡宏敏正在密切觀察失業人數的變化。他説,製造業、商業、建築業、採掘業四個行業已佔整個下崗職工的86.5%。“入世”後這幾個領域的失業人數還將增加,“不過,私營部門和外資企業會創造不少新的工作機會。”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何靜芝代表説,保險業激烈競爭的時代已經來臨。上海目前已有26家保險公司,其中外資和合資的數量已經超過中資。何説,保險是靠人去做的,中資公司的優勢在於多年在本土發展的深厚基礎、本土化的人才和廣泛的機構網路,與外資有一番較量。

    作家張鍥則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壓力。“近期我看到了更多的外國文化産品正在涌入中國,影響到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但我也相信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哲學的生命力。”

    貿易問題專家邊長泰總結説,所謂的“入世”壓力,是對規則的不熟悉;所謂的衝擊,是由於準備不足。他認為當務之急是儘快熟悉國際規則。

    “入世”帶來的最大驚喜,是它可以激發中華民族的各行各業經過努力使國際競爭力再上一個臺階,對國家富強有益,使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延續下去。經濟專家宋海指出:“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正在大步前進的民族的促進,我們已沒有退路。”

    新華社 2002年3月7日


民以食為天——部分人大代表談農業發展
林毅夫笑談“入世”後的中國農業
WTO呼喚期貨業大發展——訪期貨市場創始人李經謀代表
“兩會”系列(八):應對入世以及入世後的失業危機
加入WTO後 別讓人拿走自己的奶酪
WTO與代表們的兩天
“入世”系列(六)中國交通航向國際軌道
“入世”系列(四)入世推動農業改革
“入世”系列(二)亞洲各國應拍手歡迎中國入世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知識讀本系列叢書出版
中國“入世”:三大熱點透析
入世中國環保産業接受洗禮
入世,給教育帶來什麼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