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給教育帶來什麼

    入世後,我國的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改革、經濟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必將對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提出新的需求。教育如何適應入世的新形勢?帶著這個話題,記者走訪了著名的華東師範大學。下面是該校教授陳玉琨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問:入世對我國的教育將産生哪些影響呢?

    答:世貿組織規定中,有一條“研究開發的服務”,包括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交叉科學的服務。這些都是世貿組織要求開放的領域。教育服務是服務貿易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包括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服務及其他教育服務。

    就服務貿易的方式而言,《服務貿易總協定》規定了4種途徑:

    一、跨境交付。在教育上體現為遠端教育,比如網路教育、函授等。

    二、境外消費。比如,學生留學,直接到國外學校就讀。

    三、商業存在。如國外教育機構到我國辦學。

    四、自然人流動。教師和相關專家的流動,比如外籍教師到我國任教。

    入世後,生源的國際流動、跨國辦學和教育資源國際化,將使我國教育市場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場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態勢。近年來,各種國際教育展的“熱銷”,就是一例。反過來説,我國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也將擴大留學生教育市場,對外漢語的教育將更加受到重視。從1999年起,歐洲就已經意識到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他們的潛在意義和價值,組織了一個“青年經理培訓項目”,到中國來學習漢語。

    與此同時,入世將給我國的教育發展帶來機會,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改革。比如,我國MBA教育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説,就是和國外合作的産物。我國迫切需要建立一種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品質認證制度。

    問:教育市場及文化市場的開放,無疑將給思想工作帶來新的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如何應對呢?

    答:確實如此。隨著教育的不斷開放,國外思想和文化對我們的影響,給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任務。舉例來説,入世前,美國每年向我國出口10部好萊塢影片。入世後,這一數字將提高到每年40部。我國學校每一學年大致有40周,這就意味著平均每週學生的思想、情感有可能受到一部美國大片的衝擊。

    我國一直把德育放在素質教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在不少學校,德育的實效性並不強,有時甚至不如國外的學校。為什麼?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學校在德育教育上存在著形而上學的觀念。1998年,我和一批國內校長到德國進行考察。我駐德使館教育處的一位負責人打了個“鹽與湯”的比方。請問大家:鹽重要不重要?我想沒人會否認鹽的重要性,那麼,給每人發15克鹽,請大家直接吃鹽,相信是沒人愛吃的。德國人的做法是:用餐時請每人喝一碗湯。15克鹽放進湯裏,味道很鮮美,人人都願意喝。我們的做法則是,因為鹽很重要,所以把鹽從湯裏提取出來,然後讓你吃鹽,再喝淡而無味的湯。結果,你是既不願意喝湯,也無法吃鹽。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這個是德育活動,那個是智育,分得很清楚。實際上,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是育人的,都包括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任何一門學科,包括理科,都是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的結合統一。物理學科的科學精神、唯物史觀,不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麼?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有整體的育人觀念。一流的教師是教人的,二流的教師是教書的。

    問:怎樣才能培養適應入世後新需求的人才呢?

    答:入世後,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我認為,首要的一點,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合作與國際競爭意識。我碰到一位南韓學生的家長,他告訴我,一到暑假,南韓不少家長就把孩子“趕出去”,遠到美國、加拿大,近到中國、日本,讓他去開開眼界,從小就有一種走向世界的國際意識。我們的許多家長正好相反,把暑假看成是補課的最好時間,都把小孩關在家裏。

    在強調國際化的同時,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教育究竟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這是不少第三世界國家在加入世貿組織一段時間以後共同面臨的問題。這些國家在剛加入WTO時,都認為要與國際接軌,結果忽視了自身的需要、本民族的需要,不知道要培養什麼樣的人。幾年後,回過頭來呼籲“走出WTO的陰影”。所以,作為一個有歷史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2000年,英語出現了一個新單詞glocal,意為“全球—本土化”。國際化與本土化是一對矛盾,考慮國際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本土化,講本土化時也不能做井底之蛙。所以,我們培養的是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人。首先是中國人,然後要有國際視野。

    教育服務的入世承諾(政策背景)

    在項目上,軍事、警察、政治和黨校等特殊領域的教育和九年義務教育不對外開放;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務等5個項目,許可外方為我提供教育服務。在教育服務提供方式上,對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務未作承諾;對境外教育消費未做任何限制。允許商業存在,即允許中外合作辦學,但未承諾給予國民待遇;對自然人流動,承諾具有一定資格的境外個人教育服務提供者應中國學校或教育機構聘用或邀請,可以來中國提供教育服務。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2年01月30日第三版)

    

    


教育不是企業生産 ISO認證學校適用嗎
教育部:今年中職招生規模學校自主確定
北京:流動兒童受教育權將獲確認
天津十項教育要點出臺
落實教育改革 港府未來10年增撥千億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