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即日實施  

    全國食品市場準入暨國家監督抽查辦法宣貫會日前在河北省南戴河結束,這次會議標誌著國家質檢總局啟動的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開始實施。2002年度首批實行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食品是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和食醋。自2003年8月1日起,凡在我國境內從事米、面、油、醬油、醋生産加工的企業,未獲得食品生産許可證和未經檢驗合格而加貼(印)食品市場準入標誌的這五類産品,將不得出廠、不得在市場上銷售。

    食品品質安全是直接關係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然而,近幾年來,從産品品質監督結果看,食品品質安全問題相當嚴重:食品加工中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發黴變質原料、病死畜(禽)等加工食品的違法活動屢禁不止,食品安全事故屢有發生。

    黨中央、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食品品質安全問題。朱鎔基總理在視察國家質檢總局時曾指示:對關係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食品,質檢總局一定要管理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02年經濟工作時,進一步強調質檢隊伍的責任,明確提出要加強食品品質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食品制假售假行為。最近,國務院更加明確地要求國家質檢總局狠抓食品生産加工源頭,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食品生産加工領域的監督和管理,確保食品品質安全。

    食品品質安全監管既符合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有自己的品質安全、監管制度,對食品等涉及安全健康的産品實施嚴格的監管制度。國家質檢總局針對國內食品生産加工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經過半年多的深入研究、探索,借鑒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對食品等涉及安全、健康的産品實施嚴格監管的經驗,制定了我國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並制定發佈了有關工作規範及首批五類産品的生産許可證實施細則。

    食品品質安全是指食品品質狀況對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證程度,用於消費者最終消費的食品,不得出現因食品原料問題或生産加工、運輸、儲存過程中的問題對消費者的健康、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任何不利的影響。

     食品品質安全包括三個內容:一是食品的污染對人類的健康、安全帶來的威脅,如微生物污染、化學污染、物理污染等;二是食品工業新技術所帶來的問題,如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産配劑、介質及輻射食品、轉基因食品等;三是食品標識濫用問題。

    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規定:第一,從事食品生産加工的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生産設備、檢測手段、計量儀器、內部品質管理制度等基本條件,並獲得《食品生産許可證》後方可從事食品的生産加工;第二,食品出廠必須檢驗合格;第三,食品出廠必須加貼食品市場準入標誌,即QS(QualitySafety)品質安全標誌。

    實行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産品,出廠時必須在最小銷售單元的食品包裝上標注《食品生産許可證》編號並加印(貼)食品市場準入標誌。《食品生産許可證》編號由QS和12位阿拉伯數字構成,QS為QualitySafety(品質安全)的縮寫,編號前4位為受理機關,中間4位為産品類別編號,後4位為獲證企業序號。屆時,消費者可根據生産許可證編號表明的企業所在的行政區域與企業標注的廠址進行比較,確定是否存在偽造或者冒用《食品生産許可證》和食品市場準入標誌的行為,也可根據許可證編號表明的企業所在行政區域向該地的品質技術監督部門查詢。

    實行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是從我國的實際出發,為保證食品的品質安全所採取的一項重要措施。它對提高食品品質,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強化食品生産法制管理,進一步適應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經濟運作環境將産生重要作用。食品品質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實施,將從食品生産加工的源頭上確保食品品質安全。

    國家質監總局 2002年7月26日

    

    


科技部:我國加大對食品安全的科技攻關
“食品安全”內涵悄然改變
我國有“百萬大軍”呵護食品安全
北京加大食品安全管理
綠色食品成時尚發展空間廣闊
品牌專賣震蕩豬肉市場 食品安全保障要有新辦法
中國推廣安全食品行動計劃
一批不合格食品名錄公佈
兒童食品留神十大問題
街頭茶葉要留神:自稱綠色食品 多為農藥超標
北京全程監控進京肉類食品
食品添加劑使用有新規 衛生部公佈管理新辦法
毒蛋白、惡臭素:食用冷凍超兩個月的食品要謹慎
全國食品工業“十五”發展規劃(全文)
衛生部:食品企業要評級 不合格企業將被停業整頓
衛生部:我國將實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
《轉基因食品衛生管理辦法》(全文)
發現氯黴素殘留 我國停止從荷蘭進口動物源性食品
山西嚴禁群體性食用加碘食品
面對轉基因食品,你有知情權和選擇權
衛生部頒布《食品生産經營單位廢棄食用油脂管理的規定》
質檢總局發佈《進口食品國外生産企業註冊管理規定》(全文)
什麼是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衛生部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管
衛生部公佈保健食品可用和禁用物品清單(附全文)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