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姓藍皮書教育篇:教育的十大焦點話題  
周滿生

    [編者的話]2002年2月22日,作為第374位登上八達嶺長城的外國元首——美國總統布希感嘆道:“長城依舊,而中國卻今非昔比。”近十年來,中國的巨變為世人所矚目。這裡有表層的、看得見的、感同身受的變化——城市和鄉村日新月異,生活方式已與父輩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層的、不易察覺卻將輻射未來的變化——近年社會的高速前行正在逐步勾勒出二十一世紀中國的清晰輪廓。

      今年秋,黨的第十六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這將為中國今後的道路提出綱領性的指導思想,將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時刻。為使讀者更深刻地了解這次大會的重大意義,本報特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作,請十六位中青年學者為百姓撰寫十六份中國國情報告。在這些報告中,學者們將簡約地對近十年來中國社會在十六個領域中深層次的、結構性的、鼓舞人心的並對未來會産生深遠影響的變化給予闡述和解釋,同時不回避改革深入所帶來的新問題。

      我們的國家走到了哪一步?我們的社會結構上發生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個人來説有哪些影響?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主客觀環境中?我們現在和未來將會遇到哪些機遇和難題——在速變的世界中,深入地了解我們的國情,才能了解變化的實質,辨認行進的方向,把握未來的先機。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發展教育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1997年,黨的“十五大”深刻闡明: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教育首次成了領先於經濟發展的“根本大計”,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破天荒第一次。雖然如此,中國教育仍是任重而道遠。

      2000年全國總人口達到12 .7億人,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8年左右。國民素質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到2021年,我國人口基數預計將達到15億,縮小差距的任務十分艱巨。今後20年,大約有4億多青少年將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他們的素質如何,將直接關係國家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

    中國百姓藍皮書之三:教育

     教育篇:十大焦點

     焦點一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發展教育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教育首次成了領先於經濟發展的“根本大計”,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最大的教育增長是最近幾年的事。自1998年起,連續五年中央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比例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走出了低谷,持續6年保持增長,由1995年的2.41%提高到2001年的3.19%,但與世界平均水準仍有差距。

      焦點二

      ■截至2001年年底,全國實現“兩基”縣數已達2573個。全國實現“兩基”人口覆蓋率超過85%,初中階段入學率達到88.6%,全國青壯年文盲由1990年的6171萬下降到3000萬以下,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

      ■“兩基”工作取得了歷史性進展,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嚴重問題。農村初中輟學率居高不下,再加上初中學齡人口高峰的到來,使教育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更加尖銳。

      焦點三

      ■實行素質教育本來就應該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它並非是一個新概念。但由於多方面複雜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們的教育的確存在著“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的傾向,推進素質教育,是對傳統教育思想和陳舊教育觀念的深刻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實施素質教育,不僅包括基礎教育的課程教材、教學方法、教育模式、評價制度和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而且涉及國家的教育目標、教育體系、人才選拔、教師隊伍以及社會觀念、社會用人制度、社會環境等一系列變革。

      焦點四

      ■18-22歲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5年的7. 2%上升到2001年的13.3%。高等學校的連年擴招,是近年來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乃至百姓生活的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

      ■擴招通過重視對教育和“人”的投資,極大地滿足了社會對高等教育多方位的增長需求,推動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使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足足加快了10~15年。

      焦點五

      ■過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使得我國許多高等學校不能適應社會多樣化的需求。一方面大城市是人滿為患、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的小城鎮等廣大的基層單位卻是畢業生分不進去。近幾年來高等教育不斷改革較為雷同的辦學模式,通過學校分類指導和學科調整等多種形式,不斷以教育的多樣性滿足著社會需求的多樣性。

      ■在“211工程”建設基礎上,中央政府從自1998起的中央本級財政教育經費佔本級財政支出比例年增長的1%中,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援若干所大學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目前被支援學校已達30多所。同時,發展社區型、職業型技術學院,降低高等教育的門檻,培養大批適應市場的實用型人才。

      焦點一:教育地位上升,投入持續大幅增加

      人們常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尚難以完全衡量教育變革的成效,但過去的十年確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發展最快的十年,也是教育工作最受到全國全社會重視和關注的十年。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發展“教育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根本大計”。1997年,黨的“十五大”深刻闡明:“發展教育和科學,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發揮我國巨大人力資源的優勢,關係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教育首次成了領先於經濟發展的“根本大計”。教育既是培養和輸送人才的搖籃,也是提高中華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向現代化建設提供人力資源支援的奠基工程,同時也是知識傳播、創新和應用的基地,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教育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得到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小平同志的兩段名言膾炙人口。那就是“忽視教育的領導者,是缺乏遠見的、不成熟的領導者,就領導不了現代化建設。各級領導要像抓好經濟工作那樣抓好教育工作。”“我們要千方百計,在別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於犧牲一點速度,把教育問題解決好”。這些精闢論述奠定了優先發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的理論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努力增加教育經費投入,從1978-1998年的20年間,國家財政支出從1122億元增長到10711億元,增長了8.5倍,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從76.2億元增長到1565.5億元,增長了19.6倍。預算內教育費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從1978年的6.8%提高到14.53%。

      最大的教育增長是最近幾年的事。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自1998年起,連續五年,中央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比例每年增加一個百分點。大部分省市也比照中央的做法提高了本級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走出了低谷,由1995年的2.41%提高到2001年的3.19%。與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4.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8年的統計數字)相比,差距有所縮小。2001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3849.08億元,比1995年的1877.95億元增長了1.05倍。財政性預算內教育撥款2085.68億元,比1995年1193.8億元增長了0.75倍。

      教育經費的增加,較大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中小學校舍面積增加很快,危房面積的比重大大下降,從1980年的13%下降到1998年的1%。中小學生的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有了較大提高。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等也有了比較好的更新和補充。

      但是目前,政府教育經費不足、教育資源短缺的狀況尚未根本扭轉。儘管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在2001年走出2.4%左右的低谷,上升為3.19%,我國在不斷增加政府投資的同時,還採取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投入的體制,非政府性投入佔教育總經費的比例已從1990年25.7%上升到2000年的38.4%。但公共教育經費佔GDP的比例,與世界平均水準差距仍然甚大。20世紀末,世界這一指標的平均水準為4.8%,發達國家基本穩定在5%~6%,而發展中國家也平均超過了4%。

      焦點二:“兩基”鞏固提高任務繁重

      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國基本掃除文盲(簡稱“兩基”)是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我國20世紀90年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目標,作為提高民族素質的基本工程,在整個教育工作中處於“重中之重”的地位。

      在國家對“兩基”工作的“積極進取、實事求是、分片規劃、分類指導、分佈實施”方針指導下,經過方方面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績。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實現“兩基”縣數已達2573個。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浙江、遼寧、吉林、福建、山東、河北等11個省所轄縣(市、區)全部實現“兩基”,全國實現“兩基”人口覆蓋率超過85%,初中階段入學率達到88.6%,全國青壯年文盲由1990年的6171萬下降到3000萬以下,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成人文盲由1990年的1.82億下降到1.3億,成人識字率由77.7%上升到85.5%,如期實現了“兩基”奮鬥目標。

      在我們這樣近13億人口,經濟、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大國實現“兩基”,是一項極為複雜而艱巨、宏偉而光榮的事業。這個成就為世界所矚目,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所稱羨,受到世界銀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的高度評價。 

      “兩基”工作取得了歷史性進展,但同時也面臨一些嚴重問題。到2000年,我國還有520多個縣未“普九”,其中未“普六”的縣有100個,全國尚有8500萬成人文盲,其中青壯年文盲還有2000多萬。這種情況大部分集中在邊遠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兩基”工作進入愈加艱苦的攻堅階段。同時,農村初中輟學率居高不下,再加上初中學齡人口高峰的到來,使教育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更加尖銳。農村義務教育長期以來實際上主要是縣鄉和農民的責任,相當一部分貧困地區由於鄉財力薄弱,難於承擔當地義務教育發展的責任。義務教育經費嚴重短缺,農村學校公用經費嚴重不足,中小學危房面積大且呈上升勢頭,不少已“普九”地區學校辦學條件滑坡嚴重。掃盲教育課程和教學還不能滿足農民的學習要求,不能有效調動廣大學員的學習積極性。2000年6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實施“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的新體制,強化縣級政府的管理責任,同時加大中央和省級政府對困難地區財政轉移的支付力度,使上述問題有所解決。但“兩基”仍舊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長抓不懈。

      焦點三: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素質教育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實行素質教育本來就應該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它並非是一個新概念。但由於多方面複雜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們的教育的確存在著“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的傾向,從而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高素質創新人才的培養。

      1993年,黨中央和國務院發佈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以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1999年,《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全面闡述了素質教育的思想,作出了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決策。

      推進素質教育,是對傳統教育思想和陳舊教育觀念的深刻變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幾年在推進素質教育上作出了重大努力。

      第一,加快了課程教材改革,迅速更新教學內容。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于2001年秋季開始試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已經發佈,新一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已經印發。高中新課程的研製和實驗工作全面啟動。2001年秋季,第一批新的教科書已在全國26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實驗區內使用。刪減重復、陳舊和過深的課程內容,補充現代科技發展的最新知識,改變教材脫離實際、遠離生活的狀況,整合原有的課程門類,在小學階段增設外語、資訊技術課等,重視實踐教育,在農村推行“綠色證書”教育等,開始成為新教材的重要內容。

      第二,改革招生考試評價制度。高考制度改革包括高考科目設置,推行“3+X”科目設置方案;閱卷和錄取方式,重點是實施電腦網上閱卷和網上錄取,使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合理;高考內容改革,這是高考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改革著眼點是更加注重對考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高考形式改革,積極探索一年兩次高考的改革。高考改革進展順利,逐步得到了社會的認可與歡迎。探索科學的評價方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保證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第三,改進教學方法和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

      第四,提高教育技術手段現代化水準和教育資訊化程度。

      第五,優化教師隊伍。

      更重要的是注意調整宏觀教育結構,採取多種形式積極發展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擴大招生規模,減輕升學競爭的壓力,構建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立交橋”,創造一個有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外部環境。

      儘管存在著某些認識誤區、疑難問題和執行中的偏差,但素質教育在一步步地推進。

      焦點四:高校擴招 百姓受益

      三年前,高校準備擴大招生規模的消息給無數家庭送上了一份“厚禮”。1998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3%,初中毛入學率為87.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41.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9.8%。可見,隨著國家 “兩基”戰略目標的逐步完成,小學和初中的入學率業已達到了比較滿意的程度,但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入學率還比較低,教育規模偏小。黨中央、國務院適時作出了戰略決策,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的供給能力,進一步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

      1998年全國高等教育共招本科、高職(專科)學生215.7萬人,1999年為284.2萬人,2000年為390萬人。 2001年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為464萬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8萬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96萬人,分別比1995年的92.59萬人和91.38萬人增長了183%和114%。18-22歲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5年的7.2%上升到2001年的13.3%。高等學校的連年擴招,是近年來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乃至百姓生活的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

      首先,擴招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教育對國民經濟的增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這是教育經濟理論的基本觀點,也是不爭的事實。

      其次,擴招滿足了廣大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需求。例如,經過三年持續擴招,普通高等學校年招生量增加了160萬人,增長了一倍以上,平均年遞增34.0%以上;而1985-1998年十三年年招生量共增加46萬人,平均年遞增4.4%。

      此外,擴招還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從單純滿足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向兼顧大眾對教育的需求轉變;促進了高等學校面向社會自主辦學、有助於高等教育的整體優化;促進了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特別是民辦教育的發展。例如,1998年由社會力量舉辦的能夠頒發畢業文憑資格的高等學校僅僅16所,而到2001年底就已達89所。

      可以説,擴招通過重視對教育和“人”的投資,極大地滿足了社會對高等教育多方位的增長需求,推動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實現,使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足足加快了10~15年。

      焦點五:高等教育大國但不是強國

      大學擴招了,學生入學的門檻放寬了。但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的招生名額畢竟是有限的,學生要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志願和興趣對上何種類型的學校,和何種專業作出選擇。伴隨著中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國家通過加強一流大學和高等職業教育建設,努力促進高等教育機構間合理的層次分工、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的整體配置效率,併為廣大老百姓升學、就業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機會。

      事實上,高等學校通常有學術型為主和職業型為主的差異,它們在功能和服務對象上有著較大的不同,在辦學、管理、發展等方面也有著不同的要求。國際上一般有如下三種典型類型的高等學校:一是具有較高學術水準和較強科研能力,教學與科研並重,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並重的研究型大學;二是以教學為主,以本科為主的一般高等學校;三是以培養應用型、技藝型人才為主的專科學校、社區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短期職業大學等。三種類型的高等學校的投入和辦學條件不同,學術水準和科研能力不同,培養人才的層次和側重點不同,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承擔的任務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過去精英化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使得我國許多高等學校不能適應社會多樣化的需求。一方面大城市是人滿為患、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急需人才的小城鎮等廣大的基層單位卻是畢業生分不進去。面對人才和市場方方面面的挑戰,近幾年來高等教育不斷改革較為雷同的辦學模式,通過學校分類指導和學科調整等多種形式,不斷以教育的多樣性滿足著社會需求的多樣性。

      通過一流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面向世界學術前沿,加強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培養造就一批能夠向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水準衝擊的攻堅骨幹。我國是一個高等教育大國,但還不是高等教育強國。為促進一流大學的創建,在“211工程”建設基礎上,中央政府進一步決定,從自1998年起的中央本級財政教育經費佔本級財政支出比例年增長的1%中,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援若干所大學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目前被支援學校已達30多所。一流大學建設以及以其為主要基地擴展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不僅對整個高等教育的擴展有利、對滿足經濟發展和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以及創造新型就業崗位有利,而且會極大地增強國家的綜合能力及國際競爭力。

      通過積極發展社區型、職業型技術學院,降低高等教育的門檻,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直接服務的應用因素,面向市場、企業、基層和農村培養培訓大批適應生産、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較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為了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積極發展、多樣化和特色化,國家已將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設置權下移給省級政府。因此,2001年全國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已達386所,在校生72萬人;全國專科生總量已達639萬人,佔本專科在校生的54.4%。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支受過專門訓練的技能型人才隊伍正在形成。

    焦點六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推行計劃經濟,陸續把私立學校全部由政府接辦,改為公立,形成由政府包辦教育的體制。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民辦學校從無到有,由少到多,成為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截至2001年底,全國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已達56274所,在校生923余萬人,民辦學校已涵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本科等各個層次。但我國真正形成一個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焦點七

      ■1993年10月頒布的《教師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教師必須要持證才能上崗。教師素質不斷提高,中等師範教育機構逐步被高等教育機構所替代。

      ■1999年全國教職工年平均工資達8474元,比1995年提高了56%。各地保障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發放的力度加大,城鎮教師家庭住房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教師隊伍穩定,教師工作已逐步成為社會上令人稱羨的職業。

      焦點八

      ■在中央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從1994年起,先後動用總理預備金和緊急財政撥款10.45億元,專項用於中央部屬高校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

      ■1995年和2001年國家先後組織實施了兩期“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兩個工程中央政府共投入89億元,其中,60.7億元投向屬於“普九”困難較大的少數民族人口集中的九個省、區。

      ■目前全國的流動人口近1.5億。大批的流動兒童,在求學的路途中遇到了困境。“説什麼也不能讓流動人口子女成為新文盲!”

      焦點九

      ■我國教育資訊化十年來的發展狀況,大多數學校都經歷了“三步走”的歷程。一是買幾臺PC,用於辦公和備課;二是建立電腦教室;三是在多媒體電腦教室的基礎上,建立校園網,進而與Internet相連接,享用網上資源。

      ■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的網路已經通達全國160多個城市,聯網的教育機構和科研單位達900多個,聯網主機120萬台,網路用戶800多萬,成為國內僅次於中國電信的第二大網際網路絡。

      焦點十

      ■改革開放20多年,我國的物質生産相對豐富,優質教育成為中國老百姓感到十分緊缺的産品。近年來,科學技術迅猛發展,資訊、知識激增,將人生分成學習和工作兩個截然分開的階段已經成為歷史,人們永遠告別一次學習定終身的時代,而進入了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對此,我們要立足於基本國情,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終身學習的教育制度。學校要進一步向社會開放,發揮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術培訓等多種功能。

      焦點六:民辦教育發展迅速的十年

      近十年民辦教育的迅速發展,為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機會。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推行計劃經濟,對私立學校(教會學校)採取改造政策,1951-1952年間,陸續把接受外國津貼的中、高等學校收回自辦。1952年至1954年,全國私立中小學全部由政府接辦,改為公立,形成由政府包辦教育的體制,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民辦學校從無到有,由少到多,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截止到2001年底,經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的全國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已達56274所,在校生923余萬人,教師達42萬。全國民辦幼兒園共44526所,佔全國幼兒園總數的39.9%;民辦小學4846所,佔全國小學總數的1%;民辦中學4571所,佔全國中學總數的5.7%;民辦高等教育機構1202所,其中,經教育部或教育部授權省(區、市)批准的具有頒發學歷文憑資格的學校89所,學歷文憑考試試點學校436所。

      民辦學校的辦學類型呈現多樣化態勢,民辦學校已涵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本科等各個層次,其中既有獨立設置學校,又有混合設置學校。舉辦者成分複雜,既有民主黨派、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也有公民個人和海外人士,既有獨辦,也有合辦。初步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規格、門類齊全、靈活多樣的辦學體系。

      民辦學校是市場經濟的産物,學校的教育品質和辦學特色將直接影響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它們的競爭異常激烈。

      八十年代老一代辦學人靠幾位退休教師,租幾間民房湊成一所大學的現象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新一代辦學人,他們多數具備高素質、高學歷、有魄力、觀念新等優勢。這些人辦學起點高,重投資,目光遠大,不滿足於眼前的利益,他們是民辦教育的精英,也是中國民辦教育的希望。

      但我國的民辦教育還仍處在提高品質、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塑造品牌、樹立信譽的階段,真正形成一個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6月24日,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該法的立法宗旨是:確立民辦教育在社會主義教育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規範民辦學校的辦學行為,規範政府的管理行為,保護舉辦者、民辦學校和師生的合法權益,促進民辦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等。相信該法的正式頒行,必將促進民辦教育發展邁出更大的步伐。

      焦點七:百萬年薪聘教師意味著什麼

      從前,老百姓的觀點是“家有二斗糧,不當小孩王”,然而近幾年來一個前所未見的現象出現了,報考師範院校的學生越來越多,考生的基本素質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不僅師範院校畢業生,很多綜合性大學的畢業生都願意選擇教師職業。地位提高、工作穩定、收入不菲是這個變化的主要原因。

      全國大、中、小學,甚至幼兒園高薪招聘教師的廣告頻頻見諸報刊,為吸引海外學子回國任教,許多省市紛紛舉辦大型招聘會,以條件優厚、待遇優厚誠邀海外學人回國任教或從事科研工作。有的省領導乾脆親自帶隊到海外直接招聘。2002年4月28日,清華大學向28位海外華人學者頒發講席教授聘書。據報道,每人年薪100萬元人民幣,每年將在該校經濟管理學院工作3到4個月。“百萬年薪聘教師”,一時成為街頭巷議的焦點。人們曾經期待的——教師是人們最羨慕的職業,正在成為真正的現實。

      20年前,對教師隊伍的基本估計是“數量不足,待遇較差,地位低下,素質不高,隊伍不穩”。中小學教師隊尤甚,而且還多了個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民辦教師問題。

      據統計,全國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具有《教師法》規定的合格學歷的比例從1978年的47.1%、9.8%、45.9%分別提高到2001年的96.81%、88.72%和70.71%。同時,教師隊伍的職務、年齡結構逐步趨向合理,教師隊伍進一步年輕化,中青年教師成為中小學教師隊伍的主要力量。

      民辦教師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特殊的用工形式。1978年,民辦教師高達464.5萬人,佔教師總數的55.3%。從80年代中期,各級政府按照“關、轉、招、辭、退”的方針採取措施解決民辦教師問題。1994年6月,黨中央、國務院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在20世紀末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工作目標。據統計,80年代中期以來,共有約212萬名民辦合格教師經考核考試轉為公辦教師,中等師範學校招收民辦教師約71萬人,經考核辭退不合格民辦教師約66萬人,離崗退休的民辦教師逾20萬人。目前,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已解決民辦教師問題。

      1993年10月頒布的《教師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各地區依照教育部《教師資格證書管理規定》對從教人員和新進入教師崗位的人員進行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這意味著教師職業,像律師、醫生、會計師等專業一樣,都必須要持證才能上崗。

      為使教師的培養和教師隊伍建設適應時代的發展,教育部從1999年以來,積極推進師範院校佈局結構調整,教師職前培養層次結構重心逐步上移,三級師範向二級師範逐步過渡,提高各級教師的學歷層次。經過幾年努力,一個以現有師範院校為主體、其他高等院校參與、培養培訓相銜接的開髮式教師教育體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中等師範教育機構逐步被高等教育機構所替代。

      近些年來,教師的工資待遇總體上有較大提高,部分地區提高的幅度更大。1999年全國教職工年平均工資達8474元,比1995年提高了56%。各地保障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發放的力度加大,城鎮教師家庭住房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教師隊伍穩定,教師工作已逐步成為社會上令人稱羨的職業。

      焦點八:對處境不利人口的教育傾斜

      黨中央、國務院一貫重視高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在中央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從1994年起,先後動用總理預備金和緊急財政撥款10.45億元,專項用於中央部屬高校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與此同時,自1987年以來,教育部、財政部和各地人民政府一直致力於建立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其主要內容是獎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等5個方面。教育部還要求各高校都要建立“綠色通道”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一律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後再根據核實後的情況予以資助。與此同時,地方各級政府和社會各有關方面,也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資助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活動,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擁護和廣大學生的歡迎。

      為保證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生不會因貧困而失學,我國政府規定從2001年起,在國家級貧困縣和省級貧困縣試行“一費制”,即在全面清理農村中小學亂收費,嚴格核定雜費、課本費標準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這兩項收費和中小學資訊、英語教育的基本需要以及農村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由中央有關部門規定一個最高的收費限額。除此之外,不再向學生收取任何其他費用。2002年“一費制”的最高限額標準是:每生每學年農村小學為160元,農村中學為260元。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可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準、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的實際需要和人民群眾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適當浮動收費標準,浮動範圍不超過20%,浮動不得“就高不就低”。“一費制”實施後,農村中小學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有效地減輕了。

      近年來,我國對處境不利人口的教育加大了傾斜力度:

      ——1995年,國家組織實施了第一期“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2001年國家繼續組織實施第二期“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兩個工程中央政府共投入89億元,其中,60.7億元投向屬於“普九”困難較大的少數民族人口集中的九個省、區。

      ——1997年國家設立了“國家義務教育人民助學金”,4年累計有1.3億元優先用於資助少數民族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學生就學。

      ——對家庭經濟困難的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採取減免雜費、書本費、寄宿費、生活費等特殊措施確保家庭困難學生就學。

      ——舉辦內地西藏班。17年來,累計招收初中生24294人,中專、中師、高中生15666名,高校本專科生3496人。

      ——舉辦內地新疆班。2000年起,北京、上海等12個城市舉辦內地新疆班,已招收2000名新疆各族初中畢業生到12個城市所屬的13所普通高中學習。

      ——實施東西部地區和學校對口支援工程,參與對口支援的東西部各1000所學校以及有關的人員、物資均已落實。開展“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計劃”、“教育技術西部行”、“西部地區高校高級訪問學者專項計劃”等活動。

      ——實施雙語教學。目前全國約有1萬多所學校實施雙語教學,在校各民族學生600萬人。

      ——以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和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為主體,以專門的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幹的特殊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保障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出現了大量的流動人口,目前全國的流動人口近1.5億。與此同時,大批的流動兒童,在求學的路途中遇到了困境。“説什麼也不能讓流動人口子女成為新文盲!”

      確保流動兒童接受義務教育,成為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中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2001年5月頒布的《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要重視解決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問題,以流入地區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採取多種形式,依法保障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目前,解決流動兒童就學問題,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第一,進入公辦學校插班借讀。第二,進入民辦學校就讀。第三,進入“簡易學校”就讀。對於那些辦學條件、教學狀況相對好一些的學校,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給予一定的扶持和幫助,使得他們的辦學行為更加規範;而對於那些辦學條件極差,辦學行為極不規範的學校,應當予以取締。

      焦點九:資訊技術開闢教育新紀元

      資訊化的浪潮已席捲整個教育界,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已成為教育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從挂圖投影,到資訊化校園,在這個動態演進過程中,資訊化逐步上升為新世紀各國教育變革的新標誌。這場由新技術革命引起教育的重大變革,正在對教育的各個領域産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我國教育資訊化十年來的發展狀況,大多數學校都經歷了“三步走”的歷程。一是買幾臺PC,用於辦公和備課;二是建立電腦教室,用於學生學習電腦,進而發展為多媒體電腦教室,用於進行各科教學;三是在多媒體電腦教室的基礎上,建立校園網,進而與Internet相連接,享用網上資源。

      近五年來,我國教育資訊化的發展呈現明顯加快的態勢:從高等教育的遠端教育的蓬勃發展,幾十所網路學院建立,到對各類高校明確提出15-30%的課程要用多媒體教學;從在全國中小學大力普及資訊技術教育,到開設資訊技術教育課和“校校通工程”的推進,到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及學科教學與資訊技術整合,都反映著我國教育技術正在疾步追趕發達國家教育資訊化的浪潮。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正以縮小“數字化鴻溝”的努力,向世人展示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進程。僅就基礎教育的統計,1999年我國有近6萬所中小學校開設電腦課,到2001年底已增加到1萬所;電腦校園網與1999年的統計相比,從3000多所增加到11071所,全國中小學已裝機百萬台,上千所學校建立了教室局域網,百餘所學校建立了校園網。另外,還有450所高校實現了與中國教科網及Internet聯網。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的網路已經通達全國160多個城市,聯網的教育機構和科研單位達900多個,聯網主機120萬台,網路用戶800多萬,成為國內僅次於中國電信的第二大網際網路絡。

      焦點十:中國邁向終身學習時代

      江澤民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優良傳統,21世紀的中國應該成為人人皆學之邦。” 學習之邦是個什麼概念?它是以終生教育思想為理念、以現代資訊與通信技術為基礎、符合國際教育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能夠充分滿足全體公民終生學習需要的開放的、立體的、現代化的終身學習時代。

      進入21世紀,終身學習漸成時尚。改革開放20多年,我國的物質生産相對豐富,優質教育成為中國老百姓感到十分緊缺的産品。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激增,要趕上時代就需要學習;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改革開放到中國加入WTO,經濟在轉型,社會在轉型,個人要提高自己就需要學習;産業結構調整,就業競爭加劇,要想有個理想的職業就得學習。現在這個時代,講究持證上崗,當律師要持證上崗,當會計要持證上崗,當技術工人要持證上崗,起于北京大興農村的“綠色證書”已經在全國普遍推廣——如今想要當個能賺大錢的農民也要持證上崗。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考證班、外語班火爆,許多人把“五一”、“十一”的長假旅遊改為長假學習。到新東方外語學校大廳,報名學習外語要提前半年以上。在中國,每個公民都感到沒有知識不行,學無止境。人們永遠告別一次學習定終身的時代,進入了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化社會的基石。職業生活貫穿每個人的一生,在學校獲得學歷或文憑固然重要,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不斷更新知識,開拓職業空間,提升職業能力。對此,我們要立足於基本國情,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終身學習的教育制度。學校要進一步向社會開放,發揮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術培訓等多種功能。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強相互間的銜接和溝通,為學習者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機會,建立廣覆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路。

    教育:中國教育距離世界有多遠

     (一)

     ■兩基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辦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在教育事業的發展目標中提出: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國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具體為到本世紀末在85%左右人口的地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使青壯年中的非文盲率達到95%左右。自此將兩個基本的內容簡稱“兩基”。

    ■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素質教育的基本涵義是為實現教育方針規定的目標,著眼于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為基本特徵的教育。

    ■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國際社會在90年代初在全球範圍內提出的新概念,其最終目標是“要滿足全體兒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學習需要”,中期目標是在2000年前(1)加強貧困兒童、處境不利兒童和殘疾兒童的教育;(2)普及和完成初等教育;(3)將成人文盲率減少至1990年水準的一半,並特別重視婦女掃盲。我國已成功地實現了全民教育的中期目標。

     ■民辦教育

      民辦教育即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公民個人,利用自籌資金,面向社會舉辦學校極其他教育機構的教育活動。民辦教育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援、正確引導、依法管理的方針。《中國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有望在短期內出臺。

    ■現代遠端教育

      遠端教育經過函授教育、廣播電視教育和現代遠端三個歷史階段。現代遠端教育是隨著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而産生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現代遠端教育以電腦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因特網為主,分面授、函授和自學等教學形式,多種媒體優化、有機組合的教育方式。

    ■《面向21世紀教育行動計劃》

      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行動計劃》于1999年1月13日經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定,國務院批轉頒行。《行動計劃》是在貫徹落實《教育法》及《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基礎上提出的跨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施藍圖。《行動計劃》以工程的形式提出了教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包括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跨世紀園丁工程、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工程、繼續並加快進行“211工程”建設、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準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現代遠端教育工程、高校高新技術産業化工程等。

    ■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工程

      高層次創造性人才是具有較高水準的創造性人才。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行動計劃》提出實施“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工程”。具體內容是在全國高等學校的重點學科設立特聘教授崗位,面向國外招聘特別優秀的中青年學者;設立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和教學獎勵基金;實行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開放實驗室訪問學者制度;由國家資助,選拔大學系主任和研究所、實驗室骨幹作為高級訪問學者,有針對性地到國外一流大學研修等。

    ■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從1995年開始實施。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這三大部分。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是1998年由李嘉誠先生出資與教育部共同設立的專項獎金,用以鼓勵地方政府和大學相應設崗獎勵。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內容被寫進了《行動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第一週期,李先生捐資6000萬元,教育部配套相應的資金,目前已在全國114所大學設特聘崗689個,有64所大學在273個學科特聘了273位教授。

    ■終身教育

      終身教育(或譯為終生教育)主張教育應該貫穿於人的一生中的各個年齡階段,而不是只在兒童和青少年時代。終身教育理論于60年代基本形成,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大力倡導和宣傳下,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牛嬙)

     (二)

     ■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教育挑戰

      記者:眾所週知,中國人口眾多,教育是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周滿生:對。中國人口基數大,國民素質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2000年全國總人口達到12.7億人,居世界第一。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8年左右。發達國家的每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則為:美國13.4年、英國14年、加拿大11.6年、日本11.1年、法國13.1年、澳大利亞14.4年、芬蘭13.5年、愛爾蘭11.7年。到2021年,我國人口基數預計將達到15億,縮小差距的任務十分艱巨。今後20年,大約有4億多青少年將陸續進入勞動力市場,他們的素質如何,將直接關係國家的興衰和民族的未來。

      記者:從某種角度來説,人多也是一種財富。您怎麼看待中國的這種人力資源狀況?

      周滿生:中國是人力資源潛力很大,但在國際競爭中尚不具有優勢。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和幼兒園在校生數為2.4億人,成人學校在校生數為7880萬人,尚不算非正規培訓,兩者加起來就是3.2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教育人群。但是,由於經濟實力薄弱等歷史原因,我國的勞動力結構重心偏低,人力資源處於劣勢地位。

      2000年我國從業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學歷的比例為18%,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僅為5%,而1998年OECD(經濟與合作組織)國家25-64歲從業人口對應指標的平均值則分別為80%和26%。而且,隨著産業結構調整和加入WTO,我國的人才需求變化和人才競爭日益加劇。電腦、生物技術、新材料、電子通訊技術、醫藥、自動化等專業技術人才,及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懂得國際貿易規則的金融、管理、貿易、資訊、法律、會計等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均供不應求,高素質高等級技術工人也遠不能滿足需求。

      記者:這是人力資源供與求之間的錯位,即市場需要的高端人才稀缺,而龐大的低端人才找工作又很難。大家都知道,我國教育領域的另一個錯位就是,由於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和區域之間教育水準的差異也十分明顯。在您看來,這種差異的走勢如何?

      周滿生:我國城鄉和區域之間教育水準的差異很大。2000年,全國“兩基”達標地區人口覆蓋率為85%,而西部地區僅為71%。到2001年底,全國尚未“普九”的490個縣中,西部地區佔了433個。我國高校過分集中在大城市和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有13個省沒有重點大學,不適應西部大開發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西部地區各級各類教育與全國平均水準相比存在著相當大差距。同時,全國城鄉之間的教育水準差距也比較顯著。目前,城鄉適齡青少年受教育年限相差3~5年左右,這種差距還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減負為何“越減越重”

      記者:近幾年,給中小學生減負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雖然教育部門一直強調減負,但是近年來大城市裏的學生並沒輕鬆,可能學校的功課減少了,但是家長給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有些孩子的負擔甚至“越減越重”。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周滿生:這幾年國家確實在“減負”上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減少授課時間、減少作業量、搞第二課堂等等。不過目前的高考制度沒有根本改變,還是一個瓶頸。這兩年,通過一年兩次高考、高校擴招,國家正在努力拓寬“高考”這座獨木橋,給大家提供越來越多的機會。但是,人們觀念的轉變卻不是一時半會兒就可以解決的。我國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現在又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從骨子裏就希望孩子受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學校,所以才會出現你説的這種情況。

      記者:像您在報告裏提到的:不同的大學,其職能也不相同,但很多人對大學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的“象牙塔”的觀念裏。

      周滿生:這種觀念應該轉變了。美國大學從基層的社區大學到最頂端的世界一流大學如哈佛大學,這之間大學的層次分有十層之多。就像我們的清華、北大一樣,每年能進入哈佛、斯坦福的學生鳳毛麟角,其他的學生按照個人情況,只要想上,基本上都可以有大學念,兩年制的社區學院、職業大學等等,我們的家長卻希望孩子要是上大學就上最好的。可是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學校發展並不均衡。南韓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南韓自七十年代起,中小學開始搞“教育平準化運動”,學校之間的差異不大。(牛嬙)

    (三)

    ■教育資訊化的差距在哪

      記者:您在報告裏提到“教育資訊化”的問題,這也是全世界都在關心的問題。目前我國在這方面和世界水準相差多少?

      周滿生:我國的教育資訊化起步晚,起點低,投入少,同發達國家差距拉大。

      到2001年9月,全國中小學(不含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約有294萬台電腦,平均67人只有一台。獨立建制的小學僅有10.33%開設了資訊技術教育課。按現在的投入水準和推進速度,我國至少需用10年左右才能基本普及資訊技術教育。相比之下,2000年,美國已基本完成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有97%的中小學和72%的教室與網際網路相連,平均每5名學生就擁有一台電腦;歐盟國家、日本、新加坡等到2003年前後也將完成教育資訊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泰國到2002年每一所鄉村小學都將與網際網路連接。

      記者:“教育資訊化”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它的前景如何?

      周滿生:儘管我們目前和世界有差距,但我相信,中國教育資訊化的前景會是燦爛的,我們最終將會實現資源共用、線上管理、遠端學習。具體説,在新世紀的頭十年,在資訊技術教育方面著重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在中小學普及資訊技術教育,並推進以多媒體電腦技術為核心的教育技術在學校的普及和運用;二是推廣電腦網路的普及和應用,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三是大力發展現代遠端教育,建設並通過提供大量的經過資訊化加工的教育軟體和課程資源,通過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及網際網路等多種手段,用較低的成本將課程送到廣大農村地區。

      到2001年前,全國普通高級中學和大中城市的初級中學要開設資訊技術必修課;2003年,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初級中學開設這門課;2005年,所有的初級中學以及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小學開設這門課;爭取儘早在全國90%以上的中小學裏開設這門課程。同時要促進資訊技術的應用與課程教學改革的有機結合。用5-10年時間,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和資訊資源建設,全面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使全國90%左右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與網路聯通。

    ■加入WTO和教育開放

      記者:近年來,“海歸”漸成熱點,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我國留學生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周滿生:90年代以來,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進一步擴大。截止到目前,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達46萬人,目前已有11萬人學成回國,在各條戰線發揮了積極的骨幹作用。1999年,中國有98813名學生在經濟與合作組織(OECD)29個發達國家學習。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同時,目前有來自166個國家的52150名留學生在我國31個省(區、市)的346所高等院校學習。另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657個,分佈在28個省(區、市)。

      記者:中國于2001年底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您認為這對中國教育有什麼影響?

      周滿生:加入WTO給我國的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必須從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全局的高度來分析加入WTO對教育所提出的挑戰,而不應僅局限於是否進一步開放市場和合作辦學的範圍來認識這個問題。

      入世後高品質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的、全方位的,高素質人才資源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增大。人才價格差異拉大,人工成本大幅提高、緊缺人才價格水漲船高,按市場規則進行調整,將産生國營企業人才進一步向三資企業、民營企業流動的現象。入世將使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境外教育資源的介入也有利於加快人才的培養。當前要著重發展與新型服務業相適應的新型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的勞動力和實際工作第一線的專業人才,滿足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需求和外資企業大量進入對人才的需求。(牛嬙)

    (四)

    我國的辦學體制也將進一步面向市場,辦學主體更加多元化,通過有序競爭,不斷提高教育服務的水準和品質。我國企業家、技術人員亟須更新知識,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繼續教育、終身教育新體系勢在必行。非學歷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必然會大幅度增加,相當多的人要自覺“充電”。

      記者:國外十分看好中國教育市場的前景,已經有很多人對這塊蛋糕虎視眈眈,它們將對我們傳統的教育有什麼衝擊?

      周滿生:加入WTO後,將放寬國外機構進入我國合作辦學的條件,並允許其在資金投入上獲得多數所有權。這些高等教育機構具有較強吸引力,並在我國境內直接與我國現有學校競爭,將對我國高校形成挑戰。國外在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方面經驗豐富,具有明顯優勢。這塊教育市場的競爭也將加劇。外國教育資源的進入,客觀上可以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多樣化和多層次的需求。特別是國外大企業參與培訓市場,將會促進中國教育與培訓市場的發展與成熟,有利於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形成。

      我國的教育體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十多年來,教育體制改革雖有了突破性發展,但教育觀念、運作機制、管理體制、教學內容和方法等仍比較陳舊。加入WTO後,要在教育領域引入新的競爭機制,通過合理地引進國外優質的教育資源,如品牌、課程體系、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管理模式、評估體系,促使一批學校提高品質和效益。要借鑒海外先進教育體制和機制,推動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國教育更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順應教育發展的世界潮流。

      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在吸收國外先進文明成果的同時,保持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改進政府職能,政府對學校的管理要更多地體現服務功能,要調整和完善撥款機制、品質認證機制、評估機制,調整人才培養結構和教育結構,積極發展新興和抓短缺學科,適應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

      記者:那麼目前針對這種競爭,我們需要做什麼準備?

      周滿生:要修改完善教育法律法規,堅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治教水準。認真研究我國加入WTO後,教育開放和國際合作的政策界限,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新的法規一定要把握“擴大開放,依法辦學,規範管理,促進發展”的準則,其核心是堅持國家法律在規範中外合作辦學行為中的應有地位,促進我國教育的雙向開放,對中外合作辦學按照法定程式實行審批、實施監管和評估。

      加入WTO並作出有關教育服務承諾,將使我國教育開放的程度進一步加大。要繼續堅持“支援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留學政策,提高公派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採取切實措施,吸引海外優秀專家學者以各種方式為國服務。要抓住加入世貿組織後知識流動和知識共用障礙減少的契機,發揮我國在中國語言文化、傳統中醫和某些學科方面的優勢,利用我國學費較低,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紮實的特點,更大規模地吸引境外學生來華學習,積極提供教育服務,開拓國際教育市場。(牛嬙)

     ■報告撰寫人:周滿生

    周滿生,中國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國家教育考試暨自學考試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比較教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長期從事國家宏觀教育政策研究和比較教育研究,參與國家多項宏觀教育政策與法規的起草和制定。多次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項目專家組成員和諮詢專家。主持全國教育科學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九十年代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基本特點和規律的研究》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教育宏觀決策的比較研究》等研究。

    《北京青年報》2002年7月15日

    

    

    


教育部司長談高考改革四趨勢
我國將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中國高等教育“大躍進”
朱鎔基:中國的職業教育要面向市場
曾蔭權:香港決心提高英語及教育水準
日小學英語外教大幅增約1200
澳門四所大學內地招兩千人 高考結束即報名
教育部: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旅遊,誰來動這塊奶酪?
中國百姓藍皮書:中國經濟未來潛力有多大?
為教育服務——訪香港特區教育統籌局長李國章
中國教育體制經歷著空前嬗變
我國擬賦予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
中小學教育得到了極大發展
三個代表在中國農村:幹部受教育 農民得實惠
香港的教育
感受西方教育
教育收費將實行公示制度
200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大學:離高等教育全球化還有多遠?
“十五”規劃國家重點民族教育研究課題開題
教師發展研究的新視界
當代中國教育結構體系研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