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毛利高達50%-60%!你説轎車利潤大不大?

    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2000年營業年報上,有這樣一組數據:2000年生産捷達轎車94147輛,銷售捷達轎車95019輛;生産奧迪轎車15858輛,銷售奧迪轎車16190輛。2000年公司上繳各種稅金28.03億元,稅後利潤23.33億元。那麼,如果按照一個簡單的演算法,即在2000年一年中,一汽-大眾共銷售轎車111209輛,盈利23.33億元,那麼平均每輛車的利潤就是20978元。

    與一汽-大眾這個在去年才實現轎車産銷量超過10萬輛的汽車製造商相比,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早在1993年就達到了年産銷轎車10萬輛,以後又逐年遞增,到1999年,産銷桑塔納轎車23萬輛。儘管我們沒有見到上海大眾在2000年營利數據,但以其産銷規模推算,它的單車利潤應該大大高於比它年産銷轎車數量少一半以上的一汽-大眾。

    至於與上海大眾同在一個城市的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有報道説,在投産的當年,生産銷售別克轎車1.98萬輛就營利6億元。這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遍佈全球的企業中都屬罕見。

    廣州本田的投資規模不及上海通用的五分之一,可現在的汽車銷售數量已經超過上海通用,每輛車的盈利也在2萬元以上,十分可觀。

    據一位曾經在一家國內著名轎車合資企業負責採購的人士説,轎車的利潤大不大他太清楚了。該合資公司生産的轎車全套散件國外價格約合人民幣6.5萬元,現在國産化率已接近80%,關稅在車的成本中所佔比例已經很小,再加上我們的原材料比國外便宜得多,特別是勞動力成本只是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那麼車子的成本很容易算出來,滿打滿算不會超過8萬元,該車仍賣十二三萬元,毛利高達50%-60%!你説利潤大不大?

    福特車凈利潤率僅2.56%

    今天世界汽車産業的發展已經高度集中,排在前幾名的汽車公司憑藉年産銷超過400萬輛以上的規模才得以保持獨立的生存和發展。以在中國擁有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兩家合資企業的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為例,在2000年前9個月的全球汽車銷量達382萬輛,凈收入為22.38億德國馬克,合人民幣79.62億元。

    與德國大眾在全球銷車382萬輛賺79億元人民幣相比,一汽-大眾銷車11萬輛就賺了23億元人民幣。難怪有人説,從利潤這個角度講,中國轎車工業已經遠遠領先國際水準了。

    我們在看看另一家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美國福特汽車公司2000年的業績:汽車銷量740萬輛,汽車業務全年銷售額1410億美元,凈收益36.2億美元。兩個數字相除,每輛車的平均凈利潤率只有2.56%。

    歐洲另一家著名的汽車製造商雷諾集團,2000年共銷售汽車235萬輛,實現銷售額401.75億歐元,其中凈利潤10.8億歐元。每輛車的平均利潤率接近2.7%。

    總部在德國慕尼黑的著名豪華轎車製造商寶馬集團2000年汽車交付量達822181輛,總銷售額353.56億歐元,盈利為10.26億歐元。大名鼎鼎的寶馬集團利潤率還不如我們長春的一汽-大眾公司的高!

    與國際市場價差有多大

    據報道,上海通用的別克新世紀售價34萬多元,在美國最新款別克世紀約合人民幣17萬元。一汽-大眾的奧迪A62.8升售價51萬多元,在美國售價約合人民幣28萬元,上海大眾生産的帕薩特手動擋售價24.5萬元,在美國售價約合人民幣17萬元。

    國産轎車的價格高於國際同類産品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關專家在分析國産轎車價格過高的原因時指出了各種原因。比如國産零部件的成本要比國外同類産品高,因為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的零部件配套過於分散,形不成規模效益,要想降低零部件採購成本就必須實行全球採購。又比如稅費過高,除了在生産環節徵收的各種稅以外,在銷售和使用環節對汽車徵收的稅費佔轎車最終價格的相當一部分。

    但是,這兩個理由都沒有對一些國産轎車生産廠家賺得高利潤造成阻礙。造成目前國産轎車一方面消費者買車價格高,另一方面生産者利潤高的主要原因在於:

    一、高進口關稅為我國汽車的高價提供了保護,據一位汽車經銷商説,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菲亞特帕裏奧進口價才9000美元,加上關稅什麼的就賣到17萬人民幣,依然很搶手。

    二、在轎車價格上廠家沒有競爭的壓力,在價格上搞平衡。我國的轎車企業由於起步時間不同,發展不均衡,汽車的成本有很大的差別。有的産品利潤空間大,有的産品利潤降價空間小,有的産品還在虧損。上面提到的一汽-大眾、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廣州本田都是日子好過的企業,但從整個汽車行業看,幾乎所有企業都是國有持股、控股企業,不能“自相殘殺”,在價格上互相平衡,對大家都有利。

    求大於供降價怎麼可能

    國家計委宣佈放開國産轎車價格,由企業根據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定價,媒體立即作出了比廠家更熱烈的反映。然而,消費者期待的國産轎車大降價會不會應聲而至?

    據汽車專家賈星光先生預測,由於目前市場上産銷形勢趨好,因而不存在降價壓力。今年1至4月轎車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4.2%,銷售量比産量多出2萬多輛,多出的2萬多輛基本上來自上海大眾和天津汽車的庫存。上海大眾1至4月産量72135輛,銷售82842輛,同比增長45%;一汽-大眾生産42414輛,銷售37337輛,同比增長28%;上海通用生産9385輛,銷售8816輛,同比增長16%。在轎車生産廠家中,産銷增長幅度最高的是廣州本田公司,高達148%。可以想見,當一款轎車的銷售持續增長,甚至出現斷檔脫銷的局面,你怎麼能指望它把價格調低呢?

    但是,汽車市場供求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供大於求時,降價就是難免的了。

    

    《北京日報》2001年6月8日

    

    



相關新聞


中國汽車技術人才:我們愛車,但不造車



停車泊位證帶來了什麼?



國內汽車廠家何時啟用召回制?


參考文獻

夏利、西安奧拓也降價 價格戰是否開始?

國産奧拓系列轎車今起全面降價

未來車市將出現八大趨勢

賽歐上市:“刺刀見紅”的日子不遠了

中國汽車競爭是否太假?

轎車市場仍以老款車為主

“小別克”6月進京 最低配置絕對不超10萬元

汽車價格戰 不打怎麼行?

2600萬 中國家庭汽車購買等於全球年産量?

僅僅放開價格還不夠

汽車價格大戰隨時都會爆發

中國將加強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的管理

我國城市居民每萬人擁有轎車114輛

上汽、南汽真要聯合?

價格放開 車價降不降

國家計委宣佈國産轎車價格放開

國産車不該有特權

一季度國內轎車市場:幾家歡樂幾家愁

中國轎車市場競爭缺什麼

汽車行業追蹤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