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國內汽車廠家何時啟用召回制?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三菱帕傑羅汽車由於品質問題被媒體炒得沸沸颺颺,2月16日三菱公司已宣佈將部分問題車召回檢修。這使召回制度成為人們關注熱點。其實召回制度在國外已不是新鮮事,在與國際並軌的過程中,有不少人會情不自禁地問:國內汽車廠家什麼時候也能來一把“召回”,把他們生産的不合格産品給請回去?

    對此問題,國家汽車行業管理部門的一位官員説,目前在我國要實行汽車召回制度不太符合國情。我們的惡性事故比國外多得多,如果建立召回制度,而召回的成本動輒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企業一旦實行召回,就有可能破産。同時,現在社會保障體制尚未建立起來,企業破産了,眾多的産業工人怎麼安置?

    一些業內人士對於我國今後能否實行召回制度也缺乏信心。“採取召回制度,只能是個別有實力的廠家,他們會在國外公司的支援下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召回制度。其他的大多數企業是根本不敢輕言召回的。”理由有兩點:一是生産廠家的自身條件不成熟,國産車的品質與國外相比差距太大,且沒有專門負責召回工作的部門;行銷體系不規範,銷售環節過多,經常出現車輛幾易其手,生産廠家無法及時全面掌握最終用戶的情況。二是國家沒有為“召回”立法,僅靠企業自身採取召回措施是不現實的。國外生産廠家之所以實行召回制度,是因為所在國有嚴格的法律約束他們;他們若輕視産品的品質,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與賠償。

    不過,有關專家認為,這種理論站不住腳,他們的語言邏輯給人這種印象:如果實行召回制度,企業就會被整破産,工人就會失業。那麼按照這種理論,消費者就天生命苦,天天駕駛著有品質隱患的汽車還不能有半點怨言?

    但是國家不應該漠視消費者的利益。在與汽車廠家的交鋒中,消費者往往處於劣勢,處於被動局面。同時,如果不出臺相關條例,不讓汽車廠家生存在一個比較國際化的消費環境中,國內汽車廠家容易有依賴的思想,這樣的企業怎麼能指望他們與國外的汽車廠家進行競爭呢?最為典型的例子,某國內汽車生産廠家生産某一品牌的小轎車已有多年的歷史了,但其産品的品質卻讓人不敢恭維。那中國入世後,它如何與國外轎車爭奪國內市場,又如何走出去打入國際市場?

    據有關數據顯示,實行召回制並不會導致企業破産。以日本三菱汽車案為例,三菱公司召回的凈虧損為700億日元,但召回的車數涉及到62萬輛的巨大基數,總共攤上的費用約9000元人民幣/輛;從美國的正式召回的統計來看,大部分召回案例的代價是幾十美元/輛,幾百美元/輛就算是較高的。

    據最新消息,在國內,三菱帕傑羅召回的花費將是1000萬美元,以7.2萬輛計算,平均每輛帕傑羅的維修費不足140美元,合人民幣不到1200元,而這些比之銷售價只佔很小的比例。由此看來,召回制度在我國的實施並不會使企業遭受滅頂之災,召回制度會使中國汽車生産廠家破産只是危言聳聽。

    業內人士認為,在我國也應建立和健全有關汽車召回制度,如此不僅對消費者有益而且對汽車廠家也是長期利好。可以想像,如果不這樣,就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消費現象:進口車暢銷,而國産車滯銷的局面。消費者心裏很清楚,買進口車雖然貴但銷後服務、對消費者的真誠度高。而國産車雖然車價便宜,但若出現品質事故,廠家反而會説消費者故意損害廠家的聲譽。前年有一位轎車用戶因為轎車品質問題,四處投訴無門,向他的轎車生産廠家上書寫上自己的感想,不成想轎車廠家不樂意,反而把用戶給告了,説是破壞廠家的聲譽。兩者比較,消費者自然會得出一個結論:誰珍視消費者,消費者就會買誰的産品。

    人民日報 2001年02月27日



相關新聞


三菱汽車公司:對中國用戶給予補償



三菱收回40萬輛問題車 中國地區不在此列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