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中國網 | 新聞中心 | 公司報道 | 政策風標 | 豪宅別墅
 

【編者按】2012年的房地産市場可謂亂象叢生,一場關於“地王”的官司從年頭打到年尾,鬧得沸沸颺颺,而同樣攪動輿論的還有地産大佬頻頻傳出的離婚消息,“冷清”的地産圈因為與娛樂的搭界而格外熱鬧;隨著中央政府反腐工作的推進,一系列與房地産扯上干系的腐敗案件紛紛曝光,小到房叔房嬸房爺房妹的相繼登臺,大到李春城案倒掉一批當權者;萬科“毒地板”揭出讓人震驚的行業內幕,而一場暴雨衝出的品質問題則更加讓人深思;臨近年尾,土地和樓市成交卻一片火熱,儘管國土部高調喊話也難擋“地王”再現……年度樓市真正可謂怪相頻出、跌宕起伏,地産中國網與您共同回顧本年度房地産行業極具代表性意義的“最事件”。

  出 品:地産中國網新聞中心
總監製:謝紅玲
統 籌:余鐘斌
編 輯:王 莉
視 覺:吳 瑜
上海外灘地王主權爭奪案
——最揪心的官司
回顧

  復星與SOHO中國的“外灘地王”爭奪戰起于2011年,當年12月29日,SOHO中國宣佈從證大、綠城和磐石收購股權,從而持有了上海外灘8-1地塊50%的股權。次日,復星聲明稱自己作為大股東享有優先收購權,不承認此項交易。時隔近半年,2012年5月31日,復星公告稱已向上海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隨後雙方便發起了多輪口舌戰……詳細

   
上榜理由

  圍繞上海外灘地王(8-1地塊),京滬兩位房地産業界大佬鬧得對簿公堂不算,更是展開多輪口舌之爭,甚至互揭內幕,然而事實本身卻也因此愈發顯得模糊。但有一點顯而易見,那就是,擁有黃金中的黃金地帶,SOHO、復星誰也不甘淪為“二股東”……【詳細

 
回顧

  2012年2月,一位名為"李曉燕"的網友爆料稱,萬科近年來在10多個城市的上萬套全裝修房項目中,大量使用甲醛嚴重超標、劣質的安信品牌地板。該事件不斷發酵,不僅萬科模式受質疑,更牽出調控下房企為壓縮成本,使上游企業被迫以次充好的內幕……【詳細

   
上榜理由

  作為國內房地産第一品牌,萬科發生“毒地板”事件引人深思。儘管萬科用高超的“公關手段”平息了此次危機。但“地板門”仍然透露給業界一個資訊,行業潛規則確實存在,房企壓縮成本、上游産業鏈以次充好、品質監管正在失控,萬科“毒地板”事件不是個案而是冰山一角……【詳細

 
恒大成功反擊香櫞做空
——最漂亮的反攻

回顧

  2012年6月21日淩晨,美國研究機構香櫞(Citron)發佈了一篇長達57頁的“調查報告”,拋出極具爆炸性的結論:“內房股中規模最大的地産公司恒大集團其實已經資不抵債。”這一看似不起眼的報告卻給恒大帶來重創,恒大隨後快速發起成功反擊……【詳細

   
上榜理由

  這場多空對決並不只是恒大和香櫞之間的戰役,如果恒大失守,那麼接下去也許會有更多的地産公司被“做空”。中國房地産市場儼然已成海外機構眼中的“肥肉”,外資“做空”可能還只是開始,如果不給他們香櫞這些機構以更大打擊,未來還會有其他的企業遭殃……【詳細

 
京城暴雨考驗房屋品質
——最傷不起的災難

回顧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最強暴雨,諸多城市問題逐一暴露,排水系統建設落後、雨水排放系統缺乏整體協調等等,樓盤的品質問題也因此大量集中爆發,20余樓盤出現漏水、墻皮脫落等問題,一場暴雨將不少以“品質”號稱的樓盤打回原形……【詳細

   
上榜理由

  一場暴雨放大了房屋品質問題,也為浮躁的房地産行業敲響了警鐘,“特大自然災害”的定性給開發商們又多提供了一塊遮羞布。但切莫以此沾沾自喜,事實上,各種樓盤“品質門”早已層出不窮,那些發生在暴雨前夜的、甚至正在發生的業主維權事件,值得業界銘記且警惕……【詳細

 
鄂爾多斯、溫州樓市崩盤
——最真實的泡沫

回顧

  大量民間高利貸資本集中的鄂爾多斯和溫州房地産市場最終因為民間借貸資金鏈的斷裂而一潰千里,缺乏大量資金的支撐,樓市成交量持續低迷,虛高的房價迅速回落,最高的從單價2萬元跌至3000元,眾多個人和房地産公司破産,大量樓盤爛尾……【詳細

   
上榜理由

  鄂爾多斯與溫州的樓市可以説是最真實的樓市泡沫,這兩個以民間借貸資本為主的城市,在金融杠桿的推動下,樓市泡沫被不斷吹大,市場供應量遠遠超出需求,房價更是高的離譜。然而,供求關係永遠是主導市場的鐵律,市場不可能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泡沫不可能被無限吹大 ……【詳細

房叔房嬸房爺房妹陸續曝光
——最深藏的腐敗
回顧

  2012年10月8日,網路曝光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員名下一共擁有21處房産,超過7000平方米,被網友稱為“房叔”。廣州市紀委也快速介入調查,查實蔡彬實際擁有22處房産,其任職期間涉嫌多種職務犯罪,最後,“房叔”被雙規。自番禺“房叔”被處理之後,又有多名房叔房嬸房爺房妹被指涉嫌貪腐……【詳細

   
上榜理由

  在網路資訊時代,深藏的腐敗被放到日光下,“房叔”和“房嬸”所擁房産之多讓人咋舌,甚至有人斷言,國家反腐會影響房價。雖然某些人經調查被證實為“躺著中槍者”,但許多政府官員擁有金融投資資産卻是公開的秘密,而房産僅是冰山一角 ……【詳細

 
頻傳地産大佬離婚
——最奪眼球的婚變

回顧

  2012年10月28日,某網友微網志爆料,王石已經與其前妻辦妥離婚手續,而其新歡則為80後女星田樸珺。隨後,之後各種消息便甚囂塵上,引得輿論一片譁然。緊接著,潘石屹又被曝出有7歲私生女兒。11月20日,港媒曝出龍湖地産主席吳亞軍離婚,離婚案價值逾200億港元……【詳細

   
上榜理由

  2012的地産圈因為這些大佬們的“離婚”與“被離婚”而格外熱鬧,甚至有媒體戲稱本年度為“大佬離婚年”,為何這些人的離婚會引發如此多的關注,除了公眾的獵奇心理,更重要的是其中帶有各種目的的參與者。與普通人相比,富豪該不該離婚、如何離婚已經成為一門學問,處理得好則皆大歡喜,處理不當則多敗俱傷……【詳細

 
青島凱悅中心等信託項目被強制拍賣
——最需警惕的信託拍賣

回顧

  2012年11月底,山東高級人民法院發佈公告,將於2012年12月12日9時公開拍賣青島凱悅中心項目。該項目曾經是青島豪宅標桿,然而其拍賣價格甚至不及該地塊樓面地價。拍賣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凱悅中心由於未及時償還中融信託的債務,資不抵債,引發債務糾紛,被強行拍賣……【詳細

   
上榜理由

  這是國內房地産信託首例發生兌付風險的案例,也給許多正在發行及還沒有兌付的房地産信託敲響了一記警鐘。自從國家對樓市調控以來,銀行信貸收緊,部分開發商只好借助信託融資,但也增加了開發商資金鏈的風險程度。所以,對於房地産業來説,尤其是高端的、回籠資金緩慢的項目更要引以為戒,以價換量,現金為王……【詳細

 
李春城案件牽出開發商
——最具多米諾骨牌效益的大案

回顧

  2012年12月13日,新華社發佈消息稱,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涉嫌嚴重違紀,中央已經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案發後,當地多名在李春城時代被認為“工作得力”的幹部和數位地産界“紅頂商人”受到約談。據報道,李春城案發,最終牽涉萬科在成都的五龍山項目……【詳細

   
上榜理由

  早在2011年,萬科在香河的項目便因河北香河土地違規案而被叫停,隨後不得不退地、賠償已購房業主。兩次被捲入違規土地案件,均與對外合作相關聯,而對於萬科來説,合作開發也屬無奈之選,而處於這種“兩難境地”又何止萬科一家。為了拓展開發規模,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很多開發商不得不尋求與地方政府及其他企業的合作……【詳細

 
國土部喊話難阻地王再現
——最尷尬的喊話

回顧

  2012年歲末各地推地再現高潮,“地王”頻出,此現象引起國土部警覺,12月18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專門召開新聞通氣會,指出將採取多種措施抑制“地王”,同時還強調要建立房地産大企業和大地塊跟蹤督查制度。然而,國土部此番發聲並未能阻止“地王”的陸續誕生……【詳細

   
上榜理由

  儘管國土部的表態被稱作是對土地市場的重拳調控,然而之後一週內誕生的兩“地王”無疑將其置於相當尷尬的境地。為何開發商冒著被政府調查的風險也要做“出頭鳥”,其根源便在於核心地段地塊的稀缺,尤其是在許多一線城市中心地帶,“一地難求”已成不爭的事實。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地王”的禁而不止也就在所難免……【詳細

 往年回顧
版權所有 地産中國網 電子郵件: dichan@china.com.cn 電話:010-67180635/4722/8420/7357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