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專家齊聚高峰論壇縱論提質發展 重慶夜經濟三大痛點亟待解決

來源:重慶日報 2021-07-25 10:28:07

眾多專家齊聚高峰論壇縱論提質發展 重慶夜經濟三大痛點亟待解決_中國網地産

7月22日晚,“愛尚重慶·2021不夜重慶生活節”在觀音橋步行街廣場拉開序幕。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融合發展總體上依然有名無實,經營主體面臨盈利難題。這種現象,在重慶同樣存在”

■“夜市街區的品牌知名度、集聚人氣的能力,整體上還不夠,還需提升”

■“與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重慶夜間經濟發展存在文化內涵層次不高的問題”

記者 黃光紅

重慶的夜間經濟已成為耀眼的城市名片,重慶為全國夜間經濟發展樹立了標桿——這是7月23日在江北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重慶)夜間經濟發展高峰論壇上,不少與會嘉賓給出的評價。

不過,也有嘉賓認為,繁榮的背後,重慶夜間經濟仍然存在一些發展的痛點。有哪些痛點,如何解決?一起來看嘉賓怎麼説。

亮點

重慶夜間經濟為全國樹標桿

“重慶通過一系列措施發展夜間經濟,促進了市場活力、釋放了消費潛力,為全國夜間經濟發展樹立了標桿。”論壇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二級巡視員張豫軍,對重慶的夜間經濟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重慶夜間經濟發展正迎來爆發期,隨著消費需求和層次不斷升級,夜間經濟開始進入集約化經營階段。”論壇上,新華社《財經國家週刊》副主編、瞭望智庫研究員陳浩傑表示,自己對重慶夜間經濟充滿期待。

事實上,業界對重慶夜間經濟的讚譽,由來已久。例如,2020年、2021年,新華社瞭望智庫聯合騰訊發佈的“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十強城市”榜單,重慶均位列榜首。

重慶夜間經濟有多“火”?

街道兩邊,霓虹燈五彩繽紛;街邊的小吃攤上,烤肉飄香;路邊的舞臺上,藝人唱著歌;酒吧裏,人頭攢動……夜幕降臨,大九街變得比白天更熱鬧,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絡繹不絕。

幾年前,大九街這片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多見爛尾樓、閒置樓、老廠房和舊庫房。如今,這裡已“變身”為都市文化旅遊特色街區和重慶夜間經濟“名片”。整個街區匯集了國內知名品牌和商家超過960家、個體工商戶超過1350家,其中包括全重慶近六成的酒吧。這裡的人流量平均每天高達10萬人次。

在重慶,除了大九街,夜間經濟活躍的地方還有很多。“近年來,我市陸續建成市級夜市街區30多條,建成大九街、龍門浩老街等一批夜間經濟集聚地,夜間經濟繁榮景象持久不衰。據調查,重慶城市消費60%發生在夜間,大商場晚上6點到10點的銷售額全天佔比達60%左右,夜間經濟對城市經濟的拉動作用逐年上升。”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説。

“作為一個直轄市,重慶舉全市之力打造夜間經濟樣板,顯示出了強大的動員和整合能力。同時,近年來重慶一直致力於推動夜間經濟産業創新升級,走出了一條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發展之路。”論壇上,陳浩傑這樣説道。

痛點

三方面不足制約提質發展

儘管如此,重慶夜間經濟發展也面臨一些痛點。

陳浩傑認為,當前,融合發展已成為中國夜間經濟創新發展的一大趨勢。各地在助力夜間經濟發展實踐中,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新舊融合、城鄉融合,從場景到業態,從內容到形式,進一步豐富了夜間經濟發展的內涵。然而,從全國的夜間經濟發展情況來看,融合發展總體上依然有名無實。

從大數據來分析,融合發展有名無實主要表現為經營主體的補貼外收入不穩定,面臨盈利難題;商圈、景點很難留住遊客過夜,消費額不高;很多酒吧一條街在虧損運營。而這種現象,在重慶同樣存在。

此外,在陳浩傑看來,重慶夜間經濟發展還有一個痛點——傳統商圈依然是流量王,而夜市街區的品牌知名度、集聚人氣的能力整體上還不夠,還需提升。

從消費領域來看,重慶夜間經濟發展則存在不平衡的現象。

阿裏新服務研究中心主任張瑞東透露,根據餓了麼、客如雲、盒馬鮮生等平臺數據分析,重慶“夜食”指數在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是夜宵文化最流行的城市;夜間購物熱度在各大城市中領先,尤其是居民線上逛超市的新零售“夜購”指數,位居全國第一;美發美容、美甲、足療、按摩等夜間生活服務消費較為活躍,在樣本城市中排名前五。

但同時,在演唱會、音樂節、話劇、電影等夜間文化娛樂消費的活躍度上,重慶與北京、上海等城市還存在一些差距。這説明,重慶夜間經濟發展還存在文化內涵層次不高的問題,有待進一步提升。

支招

推動“商旅文體”深度融合

面對上述痛點,重慶應如何推動夜間經濟提質發展?

陳浩傑建議,重慶可順應夜間經濟加速融合發展的趨勢,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為方向,以“場景設計+主題營造”為抓手,著力推進夜間文旅消費融合。同時,抓住消費主體已延伸到90後和00後的特點,精準對接消費需求。在此基礎上,解決商圈、景點消費額不高、夜間經營主體難盈利等問題,讓夜間經濟真正實現融合發展。

“重慶提質發展夜間經濟,可從發揮餐飲消費優勢、補足文化短板、豐富生活服務消費、增加數字基礎設施投入等方面發力。”張瑞東認為。

比如,要重視餐飲作為地區文化和産業推廣名片的作用和價值,為打造廣泛傳播的餐飲品類和品牌投入充足的政策資源;經常組織舉辦演唱會、音樂節、文化節、戲劇節等文化娛樂活動,為市民提供更加豐富的夜間文化娛樂消費産品和場所;大力建設在全國具有示範引領性的數字商圈、商業街,通過數字化手段引流,為傳統商業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表示,發展夜間經濟不能限于傳統的夜市,形式上要更靈活,參與主體要更加廣泛,行業、業態要更多。同時,還要與城市文化氣息緊密相連。建議重慶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做好規劃,補齊夜間經濟發展的産業短板。如,打造各種曲藝演出、文體休閒、文化鑒賞等文化消費産品,發展雲旅遊等線上線下一體化消費新業態等。

“大唐不夜城”品牌項目負責人許帥認為,發展夜間經濟要借助社交媒體擴大傳播,用新奇體驗吸引消費者。同時,要聚合多元的商業業態,並用高水準的運營去激活消費。

探索

打造“兩江四岸”夜經濟核心區

在解決夜間經濟發展痛點、提質發展夜間經濟方面,重慶已進行了諸多探索。

2020年,重慶將2016年創新推出的每年舉行一次的“夜市文化節”,提檔升級為“不夜重慶生活節”,積極培育夜間消費市場,加快搭建夜間消費平臺,傾力打造“重慶味、國際范”的不夜城。

今年7月22日晚,“2021不夜重慶生活節”如期而至。在未來3個月,主辦方將組織開展近200場融合消費促進、商旅文體元素的夜間特色主題活動,唱響“不夜重慶”品牌。

而在此前不久,重慶夜間經濟發展聯合會宣告成立。該聯合會是在政策支援、政府推動、企業聯動下誕生的,目前其會員有60余家,覆蓋商圈、街區、商業綜合體、品牌商家和行業平臺等。未來,該聯合會將構建一個資源共用、共生共融的重慶夜間經濟生態圈,推動發展具有不同特色的夜間消費業態和模式。

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夜間經濟,是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內容。下一步,重慶將加強“商旅文體”深度融合的夜間消費集聚區建設,打造“兩江四岸”夜間經濟核心區,為提質發展夜間經濟注入新活力。

(責任編輯:王佳瀅)
網站無障礙
眾多專家齊聚高峰論壇縱論提質發展 重慶夜經濟三大痛點亟待解決
來源:重慶日報2021-07-25 10:28:07
7月22日晚,“愛尚重慶·2021不夜重慶生活節”在觀音橋步行街廣場拉開序幕。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