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學區劃分方案預計6月20日前發佈

來源:合肥晚報 2021-06-02 11:58:06

5月31日晚,《合肥市2021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正式發佈,其中明確,自2021年秋季入學起,實行市區學區內成套住房入學年限政策,根據“老生老辦法、新生新政策”原則,目前已經在校就讀學生的家庭住房資訊今年無需執行該政策。

【學區劃分】

學區劃分方案預計6月20日前發佈

今年中小學入學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據了解,合肥市遵守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規定,公辦學校學區或民辦學校審批地範圍的確定、調整要按照《安徽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規範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區劃分調整的指導意見》執行。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在“入學年齡”上,小學入學年齡原則上要求截至2021年8月31日年滿6周歲,在學校有空余學位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放寬,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須年滿6周歲。小學畢業生原則上回戶籍所在地升入初中。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街道)人民政府或者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批准。

針對家長們最關注的學區劃分方案,記者了解到,今年合肥市公辦學校招生時間從7月初開始,2021年學區方案預計6月20日前發佈。

【公辦校報名】

7月7日-10日,公辦學校一年級入學報名

根據合肥市區2021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時間安排表”,6月25日—27日,公辦學校七年級入學集體報名;7月7日—10日,公辦學校一年級入學報名(線上登記或者線上預約線下審核);7月24日,公辦學校一年級、七年級入學補報名。

招生方式上,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可通過“合肥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報名登記系統”,採取“線上登記錄取,或線上預約線下審核錄取”的方式招生。在規定時間內,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通過網上報名系統進行登記或預約,根據系統提示,攜帶相關材料分批錯峰到各區教育主管部門指定地點進行報名資格審核。無法在網上登記或預約的,可直接到學校進行線下審核並線上登記。

已在小學畢業學校集體報名的七年級入學學生,無需網上登記,由招生學校審核通過後錄入網上報名系統並及時通知學生家長。

【學位制】

已在校就讀學生不佔學位

需要家長注意的是,自今年秋季入學起,市區公辦學校招生入學實行“同一套住房,6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小學1個學位,3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初中1個學位,多胞胎、二孩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除外”政策。

學校對當年入學的適齡兒童少年(含起始年級入學和其他年級轉入學生)的學區內成套住房資訊進行登記,作為當年及以後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比對依據。凡是已經登記入庫的成套住房,小學6年內、初中3年內不能再作為其他戶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依據。

市教育局表示,將根據“老生老辦法、新生新政策”原則,目前已經在校就讀學生的家庭住房資訊今年無需執行該政策。

【民辦校報名】

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實施電腦搖號

民辦學校招生時間為6月25日至7月4日;招生計劃未完成的學校可于7月15日至20日進行補錄招生,具體時間由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安排。

記者了解到,在招生方式上,民辦學校統一通過“合肥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報名登記系統”,採取“線上報名、搖號錄取”的方式實行網上報名、錄取。報名人數小于或等於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直接錄取,剩餘的招生計劃可組織一次補錄(仍實行網上報名錄取),經市教育局批准後可跨縣域招生,但不得跨合肥市域招生。

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通過屬地教育主管部門統一或認定的系統實施電腦搖號,邀請紀檢監察機關現場監督或公證機構現場公證,學校不得自行選擇性錄取。民辦一貫制學校七年級招生可根據家長意願,採取直升的方式確認錄取,直升人數未達到或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按上述民辦學校招生要求執行。


(責任編輯:鄒莉)
網站無障礙
合肥學區劃分方案預計6月20日前發佈
來源:合肥晚報2021-06-02 11:58:06
5月31日晚,《合肥市2021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指導意見》正式發佈,其中明確,自2021年秋季入學起,實行市區學區內成套住房入學年限政策,根據“老生老辦法、新生新政策”原則,目前已經在校就讀學生的家庭住房資訊今年無需執行該政策。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