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正式發佈!“影響樓市格局”?權威專家最新回應來了

來源:人民網 2020-03-20 10:16:41

近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我國土地管理制度進行改革,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並決定在8省市試點。《決定》發佈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甚至被網友稱為是為房地産鬆綁的“新土改”。也有網友擔心審批權下放,18億畝紅線還保不保得住?為此,人民網強國論壇邀請權威專家進行解讀。

“新土改”?簡政放權,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2020年1月1日,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正式施行,對國家土地利用和管理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近日發佈《決定》的核心內容有兩條:一是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許可權全部授權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二是試點將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和國務院批准土地徵收審批事項委託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針對政策出臺背景,專家們表示,主要是呼應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旨在簡政放權,減少審批程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尤其是緩解區域內的土地供需矛盾,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比如,對省會城市和超大城市來説,如何促進都市圈經濟發展;對農村來説,如何配合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增加農民收入,激發農村土地資源活力。

“國家改革以提高政府審批效率,通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以平衡中央和地方的權責、賦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權,完善治理更好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劉洪玉教授説。

中國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也表示,土地審批權的下放,是呼應《土地管理法》,深化整個國家的土地制度改革重要的一個環節。“比如,如何使土地供給跟得上我們新型城鎮化的需求?就要在建設用地的審批上提高效率。”顧雲昌説,“這項制度上的變革、完善,是朝著新型城鎮化或者是與新的城市發展戰略相適應的。”

房地産鬆綁?耕地紅線不保?過度解讀

不過《決定》發佈後也引起一系列爭議。有人擔心,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省裏,18億畝耕地紅線還能不能保住?對此,顧雲昌認為,國務院文件裏講的很清楚,那就是嚴格審查把關,特別要嚴格審查涉及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區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確保相關用地審批權“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因此,這次土地審批權的下放,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全國省級政府只要全面落實好文件精神,同時加強監督和監管,我相信網友的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顧雲昌説。

還有觀點認為,《決定》增加了各省級直轄市、省會城市的建設用地規模,土地供應將進入大寬鬆時代,這是不是為房地産用地鬆綁?有媒體甚至用“或將影響樓市格局”進行報道。

對此,專家們明確表示,這種觀點是對中央文件的過度解讀和誤解。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的總量控制仍由國務院規劃確定,並不會因為審批權力下放而變化。因此,土地的總量供應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對房地産行業也影響有限。

顧雲昌對強國論壇記者表示,《決定》對房地産業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並不是像有的人理解的那樣,能夠無限制放大、放開。堅持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要保證。”顧雲昌説。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牛鳳瑞在接受強國論壇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雖然地方用地審批權相應的擴大了,作為地方來説會更多地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考慮當地的房地産發展用地需求。但是“就此認為土地供應將進入大寬鬆時代,為房地産用地鬆綁,恐怕有點過度了,因為國家加強用地空間控制,用途管制,計劃供應,這個政策始終沒有變,也沒有鬆動。”

為何試點首選8省市?兼顧需求和代表性

此次《決定》首批選取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8個省市,也受到廣泛關注。

選擇這些省市有何考慮?牛鳳瑞分析,8個省市包括4個直轄市,3個東南沿海中國經濟發展水準最高的省份,即廣東、浙江、江蘇,以及經濟發展態勢非常好的中部省份安徽。這幾個地方經濟發展水準比較高,建設用地、工業化用地量比較大,人地矛盾尖銳多發,以它們為試點,更能夠取得改革預期效果。

劉洪玉表示,如此選擇主要考慮代表性。縱觀這8個試點省市有這些共同的特點:一是土地管理基礎都比較好;二是人地矛盾比較突出,需要因地制宜;三是新發展理念落實的比較好,值得信賴和託付。

“為什麼選擇這8個省市?原因很清楚,長三角、珠三角加上北京、天津、重慶這樣的直轄市,這是最需要改革土地供應的。” 顧雲昌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國家正式發佈!“影響樓市格局”?權威專家最新回應來了
來源:人民網2020-03-20 10:16:41
近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我國土地管理制度進行改革,賦予省級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並決定在8省市試點。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