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旺季來臨 北京住建委發佈“避坑”指南

來源:新京報 2019-06-24 09:39:58

租房旺季來臨,市住建委發佈租賃指南——

價格明顯偏低 務必謹慎“避坑”

伴隨著畢業季的來臨,北京租房市場漸入旺季。大多高校畢業生是首次租房,應該注意避開哪些“坑”?市住建委近日發佈了住房租賃指南,提醒消費者在租房過程中要警惕“虛假房源”,遠離“黑仲介”“二房東”,警惕“低租金”陷阱,抵制違法群租。

找房源:房源不得打隔斷出租

到北京租房,房源去哪兒找?租賃指南提出三個渠道:通過經紀機構或租賃企業搜尋房源,通過有關網路交易平臺搜尋房源,通過社交平臺搜尋房源。市住建委方面也建議,租戶要多渠道搜尋、比對房源,比如房地産經紀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租房相關的網路、社交平臺等途徑。

尋找房源時,租戶也需要躲避“虛假房源”“黑仲介”“二房東”、低價房和違法群租這些“坑”。

“在搜尋房源資訊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虛假房源資訊或法律法規禁止出租的房源。”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説,如果房屋屬於違法建築,不符合安全、防災等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或者違反規定改變房屋使用性質,通過改變房屋內部結構等方式分割出租;不符合北京市出租房屋每人平均居住面積標準,或者屬於法律、法規禁止出租的政策性住房等情形,都是不得出租的。

租戶在租房中也要抵制違法群租。首先,要以原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改變房屋內部佈局分割出租,也就是不能打隔斷出租;同時,廚房、衛生間、陽臺、儲藏室等不宜居住的空間不得出租用於居住;每人平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5平方米的標準,且一個房間最多居住兩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的除外)。

防被騙:確認仲介已在房管部門備案

如果通過房地産經紀機構租房,要確認經紀機構是否有營業執照並在區房管部門備案;如果通過住房租賃企業租房,應確認住房租賃企業的營業範圍中包括“住房租賃經營”;如果租賃房屋為個人轉租的,要確認房主已書面同意該房屋可以轉租。

租房前,也要先比較一下周邊房屋的市場租金水準,特別是周邊正規機構提供房源的報價。市住建委方面提示,租戶要對明顯低於市場租金的房源資訊提高警惕,不要輕信,這可能是“黑仲介”“二房東”發佈的“釣魚”資訊,為騙取定金、租金等設下的誘餌。“搜尋租賃房源資訊,儘量通過合法經營的房地産經紀機構和住房租賃企業的網站、門店,或者參照這些企業在網上的報價。”

租戶簽約時不要輕信任何口頭承諾,所有約定均應當以書面形式體現,才能切實保障權益。住建部門鼓勵使用由市住建部門會同市市場監管部門制定的房屋租賃合同示範文本,合同範本在首都之窗、市住建委、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均可找到。

備案登記:與積分落戶子女入學對接

按照規定,住房租賃合同訂立後3日內,當事人應當辦理登記備案。租賃當事人可以通過房地産經紀機構或住房租賃企業申請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也可以前往區租賃登記備案服務窗口、基層管理服務站或房地産仲介行業協會設置的便民服務點辦理登記備案,還可以利用網路租賃服務平臺等辦理登記備案。

租賃備案有哪些好處?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已經有多種公共服務與租賃登記備案實現對接,如辦理積分落戶、子女入學、申請公積金等。比如,北京現行的積分落戶政策中,在合法租賃住所每連續居住累計滿1年就加0.5分,認定標準是進行了租賃登記備案。“下一步,還將逐步推進與辦理居住卡、居住證、租金抵扣個稅等相關公共服務的資訊共用。”相關負責人表示,已辦理住房租賃登記備案的,租客依法申請辦理公共服務事項時,不用再提交其在京有合法穩定住所的紙質證明材料。

如果租房中出現“黑仲介”等企業或個人侵犯租戶自身合法權益,該怎麼辦?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市住建委“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正在進行,如果房地産經紀機構、租賃企業、或者“黑仲介”“二房東”的有關人員存在跟蹤、尾隨、堵鎖眼、電話威脅等軟暴力行為的,租戶可以及時通過錄影、電話錄音等手段留存證據,然後立即撥打110。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租房旺季來臨 北京住建委發佈“避坑”指南
來源:新京報2019-06-24 09:39:58
伴隨著畢業季的來臨,北京租房市場漸入旺季。大多高校畢業生是首次租房,應該注意避開哪些“坑”?市住建委近日發佈了住房租賃指南,提醒消費者在租房過程中要警惕“虛假房源”,遠離“黑仲介”“二房東”,警惕“低租金”陷阱,抵制違法群租。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