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在北京,市民和遊客享受到的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品質正在不斷提升,身邊的公共文化設施更多了,設施的環境更溫馨了,提供的服務更貼心了。今年以來,伴隨《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施行,公共文化服務的保障更加有力可持續,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邁向新高度。
3月23日,北京成功出讓兩宗涉宅用地,均位於昌平區,總成交金額39.995億元。
2023年3月23日,由首開LONG街主辦的“預見城市未來,共鑒首開LONG街”2023年媒體發佈會圓滿舉辦。首開LONG街即將迎來五一開街亮相,並將於6月30日盛大開業。
1月5日,從豐台區兩會上獲悉,北京新國貿將落戶豐臺分鐘寺。今年豐台區將加快推進分鐘寺地區資源用地供應,推進分鐘寺新國貿項目建設,預計打造京城東南的新興商務地標1。
作為地産領域標桿企業,華潤置地深刻理解在城市運營道路上,企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西貴”從來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經歷了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將之打造成了“西貴”之地。
織就快速網,暢通微迴圈。昌平未來科學城西區範圍內的二撥子橫一路(規劃橫一路)道路工程近日開工。未來科學城內還有約20條續建道路全面復工。
1月北京新房成交量同環比雙升,順義區成交領跑
2月23日,北京市出讓一宗商業及金融服務業用地,最終該地塊由華潤置地以63.58億元價格摘得。
開車穿行在城市中,各類交通資訊實時傳遞給駕駛員;社會保障、醫療健康、安全繳費、電子證明等民生事項“一站式辦理”;坐在辦公室,樓宇自控系統實時調節室內溫度、照明……近年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斐然,隨著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城市建設進入嶄新階段。
2月17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佈“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2023年第一輪)”,本次清單中項目共計23宗,涉及9個區,土地面積約103公頃,擬出讓時間段為2月16日至5月16日。
準備在北京買房的郭鵬(化名)有點鬱悶,他春節前看中一套並不算優質的房源,當他思索再三準備入手時,業主卻不賣了,因為業主覺得市場正在好轉。房産經紀人也告訴他,現在看房的人正在增多。
2月17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官網的“土地市場”欄目中設置了“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專欄,其中包括朝陽、昌平、海淀、豐臺等區域共計23宗地塊,擬出讓時間為2023年2月16日至2023年5月16日。
便民辦稅“春風吹”,首都發展“快步走”。今年是稅務部門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第十個年頭。筆者從市稅務局獲悉,自2014年開展以來,截至2022年底本市累計推出54類197項523條創新服務舉措,用精準服務讓稅費政策紅利落袋,用“智慧稅務”為納稅人繳費人減負增效。今年,以“辦好惠民事·服務現代化”為主題,首批17條便民辦稅減稅措施已先行推出。
新年伊始,未來科學城各項建設工程加快推進,其中,交通配套工程的進展尤其令人振奮。筆者獲悉,未來兩年,未來科學城周邊昌平線南延、地鐵17號線、地鐵13A線、13B線將形成“兩縱兩環”的軌道交通格局;北清路、定泗路和未來科學城路、宏福西路、建材城東路等工程將帶來34.75公里道路的升級。
1月北京新房成交量價齊落,昌平區成交領跑
13號線擴能提升將新建18站
今年,全市將新建22處休閒公園和城市森林、10處郊野公園以及50處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市園林綠化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2日從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剛剛過去的2022年,海澱區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0206.9億元,同比增長3.5%。海澱區由此成為北京市首個GDP突破萬億元的區。
2023年,北京將新建22處休閒公園和城市森林、10處郊野公園以及50處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 。這是記者在2月2日上午召開的市園林綠化工作會議上獲悉的。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