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草”分量究竟有多重

發佈時間:2024-04-17 16:10:36丨來源:光明日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一根小草,以“四兩撥千斤”之力將“草”與“牧”真正“鏈”接,不僅築牢了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也帶活了一方經濟,更成就了“草綠天際花開萬里”的美景。

草能變金?!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前旗,“一根草”分量究竟有多重?

眼下,科右前旗679.4萬畝草畜平衡區進入春季休牧期。在小草發芽長高的近兩個月時間裏,沒有牛羊來打擾。

草原休牧後,牛羊去哪兒了?

近日,在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阿拉坦敖都嘎查牧民青格爾家,記者看到,備足565噸牧草、青儲的倉庫堆得滿滿的,保障牛羊在草原休牧期飼草料充足。

“草畜平衡不能多養,超載後草場退化等於自絕生路。”大學畢業後,青格爾接過父母手中的牧鞭,養起了牛羊。他將養殖的牛羊數量從1100多頭減到700多頭。青格爾説:“養殖數量減少了,收入反而增加了。”

青格爾的賬本裏記錄了三項收入來源:減羊增牛、製作傳統奶製品、與草原宿集合作開展“牧家一日遊”。他全年收入有80多萬元,其中,減羊增牛的收入佔到全年收入的50%,傳統奶食品銷售收入佔全年收入的35%,旅遊收入佔全年收入的15%。

休牧期間,牧民們有的像青格爾一樣選擇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實現增收,有的少養精養同時轉産牧草産業實現增收,有的減羊增牛改變養殖比例實現增收……在多種方法作用下,草原蓋度達75%以上,優良牧草比例達70%以上,草原有害生物災害控制率在千分之三以下,天然草原實現了草畜平衡。

記者從科右前旗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科右前旗草畜平衡區面積佔全旗可利用草原面積的50.6%,有天然草場230多萬畝,年産草量27.6億公斤,草畜平衡區的2000多牧戶可實現自給自足。

與此同時,科右前旗尚有478.9萬畝的禁牧區,養殖牲畜300多萬頭,佔全旗牲畜數量三分之二以上。70多萬畝的天然打草場年産草量為8.4億公斤,僅能提供牲畜飼草料的11%。每年産出的120余萬噸可利用秸稈能滿足牲畜飼料需要,但消化吸收率最高只有30%。

如何提升秸稈消化率,提高飼草的營養價值?破局的關鍵是加強頂層設計,促進飼草産業高品質發展。科右前旗阿力得爾草産業園應運而生。該産業園吸引了7家牧草企業入駐,形成了一個集草産品精細加工、物流倉儲與集中交易於一體的大型智慧飼草驛站,促進了草産業全鏈條發展,帶動了全旗80%農牧戶增收。2023年,産業園銷售牧草産品及原料24500噸,加工生産種子700噸,全年銷售總産值1.58億元。

記者走進科右前旗阿力得爾蘇木養殖戶賀大剛家,剛剛加工生産出來的優質飼草料已經配送到家。

“我試喂了5天,‘動物中央廚房’裏‘做’出來的草牛羊愛吃。”賀大剛所説的“動物中央廚房”就建在阿力得爾草産業園,破壁飼草料生産車間內,秸稈經熟化破壁被加工成全混日糧,消化吸收率提高了15%至20%。目前,200多噸混飼草料已配送到周邊養殖戶家試喂推廣。

牧民也擁有了更多的飼料選擇。在科右前旗德伯斯鎮包麗利養殖場,記者看到了正在進食水培牧草的育肥牛。水培大麥牧草作為優質牧草的一種受到養殖戶的青睞。負責人明雙江告訴記者,與同等飼喂精飼料相比,餵養水培大麥牧草,100頭牛一天能省500元到600元。

牧草的缺口補足了,如何在此基礎上實現再次增收?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特門嘎查打造出特門郭勒草原有機羊品牌。肉羊品牌的成功創建,帶動烏蘭毛都草原上280多牧戶的3萬多只羊銷售2600多萬元。每只羊增收30多元,牧民實現增收100余萬元。

“保護生態不僅要精養少養,還要增收,事實證明,品牌線路我們走對了。”科右前旗特門郭勒草原有機羊經營人王國祥説,2024年肉羊銷售將突破5萬隻,助力牧戶增收。

如今,全旗有8家合作社及市場主體打造了牛羊肉認證品牌,161萬畝可利用天然草牧場和18萬頭牛羊獲得國家有機轉換認證。品牌的創建不僅讓牛羊更值錢,還使傳統奶食品産業蝶變。打造品牌奶産品提升了綠色有機畜牧産品的品牌效應和競爭力,近30家奶製品加工作坊實現産值近1000萬元,促進牧民增收。

“20年時間,科右前旗牲畜從329.3萬頭增長到450萬頭。為保障牲畜飼草需要,我們採取了種植紫花苜蓿、燕麥、青貯玉米以及人工種草等一系列措施。”科右前旗農牧和科技局副局長韓永林説。

一根小草,以“四兩撥千斤”之力將“草”與“牧”真正“鏈”接,兼顧了鄉村振興、生態治理和農牧業産業結構調整,不僅築牢了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也帶活了一方經濟,更成就了“草綠天際花開萬里”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