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農業界委員熱議我國飼草産業發展

發佈時間:2024-03-11 10:20:00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飼草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物資。委員們依託翔實的科研數據等,詳細分析了我國飼草産業的發展現狀,為我國飼草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共同期待迎來我國飼草産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我曾在去年全國兩會建議,利用邊際土地生産牧草,得到了農業農村部、科技部、國家林草局等部門回應。特別是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考察旱鹼地麥田,並提出加強適宜鹽鹼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有效拓展適宜作物播種面積。這些都令我非常激動,鼓舞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建言資政、主動作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曹曉風委員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農業界別小組會議上發言道。

飼草是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物資。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飼草生産不能與糧爭地,利用邊際土地發展草牧業是填補我國優質飼草需求缺口、減輕對進口優質飼草依賴的重要途徑之一。

邊際土地是指由於土壤障礙限制突出、水熱資源約束強、地形條件局限大等導致農業産能和經濟效益低下、生態脆弱的土地。當前,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機制協同提升邊際土地産能和生態功能已經成為國際研究新趨勢,包括選育耐逆作物品種、篩選可利用的根際促生菌、強化微生物提升土壤品質的功能等。

曹曉風認為,落實大食物觀,需要協同突破邊際土地的改良工程體系與牧草育種技術體系,開展適生邊際土地品種的選育、水肥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基礎研究,通過理論與技術突破促進我國邊際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種康委員也同樣關注飼草多年。從2021年至今,他已持續遞交了“加強飼草基礎生物學研究”“建立國家級飼草育種與産業科創平臺”“加強牧草育種及相關基礎科學研究”等多份提案。

“我國現有鹽鹼地約15億畝,其中具有農業開發利用潛力的鹽鹼荒地約1.11億畝,如全面改良現有可宜利用的鹽鹼化耕地和鹽鹼荒地,在充分保障農業用水和排水條件下,預期可年增糧食産能4650萬噸以上,約為2022年糧食總産量的6.77%,對於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種康説。

種康介紹,位於山東東營的中國科學院草牧業專項耐鹽飼草篩選示範基地,探索建立了利用鹽鹼地發展飼草生産的“以種適地”東營模式。依託1.5萬畝鹽鹼地農業試驗示範基地,創新鹽鹼地生態化“三級利用”模式:輕度鹽鹼地重點發展糧油等作物;中度鹽鹼地重點發展食藥同源、生態草牧業等特色産業;重度鹽鹼地重點保護原生植被,適度發展設施農業、生態旅遊業,為全國不同類型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示範樣板。

同時,種康認為,苜蓿是一種優質飼草,佔我國進口飼草比例較高。從我國糧食安全和優質農産品安全的角度來看,也需要對我國種植苜蓿每畝蛋白質含量進行測算,並與國外進口苜蓿對應數據進行比較。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被譽為‘中國草都’,建成了國家紫花苜蓿種植標準化示範區,通遼市開魯縣也有大面積苜蓿草種植。同時,我國已有專業研究機構開展苜蓿草育種。”中國工程院院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陳溫福委員介紹。

“其他國家都是在水熱肥力條件好的土地種植苜蓿,但我國的優質耕地資源非常有限,亟需開展新型耐逆優質牧草的培育,充分挖掘與利用邊際土地的産能。”曹曉風説。

在交流探討中,多位委員表示,目前,國家統計部門沒有把種草納入農作物生産的統籌範圍,也沒有將種植飼草提供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産能與玉米等其他農作物進行折算比較。同時,國家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了大量經費補貼,但由於草不屬於農作物類別,故而沒有補貼或補貼有限。適當給予、提高種植補貼,是一種保護生態環境、提高飼草産量的正確導向。種草的地區普遍處於經濟欠發達地區,適當給予補貼也是提高群眾積極性、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措施。

同時,我國的草科學研究相對薄弱,科研人員數量較少。除了轉變草科學思想認識外,提高相關科研經費、增加項目數量也是推動草科學研究的關鍵舉措。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等農作物都有配套的機械,購買機械也會有相應的補貼。但目前種草並沒有配套機械,能否進行創新生産?能否進行購買補貼?這都需要出臺相關政策促進産業發展。目前,一些配套政策也限制草業發展。如在運輸農産品時高速公路綠色通道可以免費通行,但青貯玉米、苜蓿、燕麥等優質飼草卻因為沒有被納入農産品保護而需要繳費。

委員們依託翔實的科研數據等,詳細分析了我國飼草産業的發展現狀,為我國飼草高品質發展建言獻策,共同期待迎來我國飼草産業發展的黃金時期。

(文:黃山、安璐,原標題:期待迎來我國飼草産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農業界委員熱議我國飼草産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