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哲:養殖路上“牛”起來

發佈時間:2022-07-15 15:48:46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他從小生活在農村,有著濃厚的家鄉情懷。大學畢業後,他放棄了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創業,他就是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遼河農場80後大學生曹艷哲。

見到曹艷哲的時候,他正在標準化牛舍裏忙著給他的西門塔爾牛添加“營養餐”。既是管理者又是臨時工人,頂著30幾度的高溫,曹艷哲拌料、喂牛,動作乾淨利落。

2008年,曹艷哲從西安翻譯學院貿易專業畢業,並在大城市找了一份優渥的工作。2009年,曹艷哲懷著對家鄉深深的眷戀回到了遼河農場發展。2017年,他成立了哲信牧業有限公司,開始了他的養牛路。

“剛開始養牛不懂技術也不懂防疫,2017年秋天的時候,有20多頭牛得了口蹄疫,當時非常著急。”萬事開頭難,曹艷哲養殖路上第一次遇到了困境。這場疫病,曹艷哲痛失了兩頭牛,承擔幾萬元的經濟損失。這讓曹艷哲意識到掌握養殖技術和做好防疫的重要性。於是,曹艷哲開始通過網路和書籍學習牛病防治、飼料配比、品種改良等知識。

曹艷哲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忍受得了寂寞。幾年來,從最初的40多頭牛發展到現在的牛存欄160多頭,從一個養牛“小白”到行家裏手,曹艷哲付出了很多。“養牛這個活兒挺累的、挺操心的,尤其是冬天牛下犢的時候,一夜之間得醒兩三次,起來看這個牛到底生沒生犢,及時把牛犢毛擦乾,讓它吃上初乳,這樣才能放心地睡覺。”説起養牛的艱辛,曹艷哲深有感觸。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前行者。經過努力,曹艷哲的企業開啟了“生態農業模式”,採取種養結合的方式,打造“糞便還田、滋養土壤、優質牧草喂牛”的科學發展之路。

“承包我們當地閒置土地,一部分用來種青貯和紫花苜蓿,一部分用來種植玉米,這樣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養牛産生的糞便還可以還田,這樣能減少化肥的使用,增加自己的經濟效益。”曹艷哲説,預計今年一頭牛能掙個3000多塊錢,整體效益能達到四十萬元左右。

富裕起來的曹艷哲還身體力行幫助附近有意向發展養牛産業的村民養牛,在曹艷哲的幫助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養牛的行列。王洪林就是其中之一。“牛有毛病了,給他打電話,他就帶藥來了,也不要錢。這兩年沒少幫我。”王洪林言語中流露著感激。

從一名涉世未深的大學畢業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回鄉創業青年,這其中的付出和努力是常人無法企及的。曹艷哲説,他的成功離不開場黨委的支援,這讓他創業更有底氣和信心。

“在我的養牛過程中,場黨委幫助我安裝了網線,給我協調了電腦跟印表機,協調市裏多家單位給我安裝了品源追溯系統,讓我的養殖走上科技路。”曹艷哲説。

如今,曹艷哲的企業已經初具規模,標準化養殖場、飼料基地、青貯窖池應有盡有。説起未來的發展,曹艷哲信心滿滿。“下一步,想把我的牛的品種改良得好一點,數量上再擴大一些,帶動周邊的更多農戶養牛,一起增收致富。”

(文:呂志敏 張晉一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