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十四五”時期關鍵之年。面對新形勢、立足新階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生態環境系統在新的一年如何開展工作,對助力經濟平穩運作、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意義重大。為此,中國環境報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請他們談談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的工作思路以及重點工作安排。
“2022年是推進實施‘十四五’規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更是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時期。目前,我國水環境理化指標已經接近甚至是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準。‘十四五’期間,不鼓勵各地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將有效地指導地方把重點放在‘人努力’上,進一步推動環境品質改善。”日前,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就今年水污染防治方面的重點工作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
“十四五”開局良好,成績穩中有進
中華秋沙鴨、中華花鰍等生態環境重要指示物種“回歸”
當被問及“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局如何時,張波向記者列舉了這樣一組數字:2021年,全國水質優良(Ⅰ類—Ⅲ類)水體比例為84.9%。2021年長江流域水質優良國控斷面比例為97.1%,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黃河干流全線達到Ⅲ類水質,其中Ⅱ類以上水質國控斷面佔比達到90%以上。29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中,1064家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累計建成6.62萬公里污水管網……
這份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的“成績單”,在以往的基礎上,再次實現有效“提分”。
水環境保護究竟到位不到位,一些重要指示物種也有“發言權”。今年2月,14隻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在南洞庭濕地悠閒覓食。中華秋沙鴨對生活棲息環境要求極為苛刻,需要優質的水環境,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物種。它們的頻繁“現身”,成為近年來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成效最直接的印證。
近期,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調查團隊時隔20年,再次在江蘇省宿遷市發現了3尾中華花鰍。中華花鰍喜棲息在水質澄清、緩流河段底層,早前在蘇南、蘇北均有分佈,是生態環境指示物種。然而,由於水環境污染,曾一度難覓其身影。據調查團隊介紹,中華花鰍再次“現身”,印證了當地水生態環境日趨改善。
雖然我國水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但張波並不滿足於此。“當前,我們的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依然突出。”
關鍵之年怎麼幹?
持續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等工作
黑臭水體返黑返臭、水生態怎麼保護修復……作為有著豐富治水經驗的老將,張波在生態環境部今年首場新聞發佈會上再次強調了黑臭水體治理。“十三五”期間,用於黑臭水體治理整治的直接投資約1.5萬億元,環境效益顯著,拉動經濟明顯,但工作進展並不平衡。在他看來,任何一個城市,不管外表多麼光鮮,只要還有黑臭水體,就説明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合格。“一些地方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治標不治本,一場大雨後就現出了原形。”
張波告訴記者,“今年,我們將推動《‘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印發實施,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以提升城市污水垃圾收集處理效能為重點,立足監督職能,發現問題,分清責任,跟蹤督辦,督促有關地方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努力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水體黑臭問題。”
此外,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推進長江保護修復和提升水污染源治理成效也將是今年的工作重點。
“探索建立長江流域的水生態保護機制是‘突破保護修復難題’的重要方向。”張波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在長江流域開展水生態考核試點,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科學理念,建立以“水生態系統健康”指標為核心,以“水生境保護”“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保障”三方面指標為支撐的指標體系,出臺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辦法及實施細則,開展評價考核試點等。
“2022年,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印發實施《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完善定期調度機制,紮實推進長江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尾礦庫污染治理、保障生態用水、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等各項任務落地實施。持續推進長江‘三磷’專項排查整治。”張波告訴記者。
“十四五”水質改善更加突出一個“穩”字
不鼓勵各地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
截至2021年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484個問題,已整改完成437個。在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方面,長江經濟帶11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保護區發現整改問題點位2654個,已完成整改2374個。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配合做好警示片拍攝。堅持和完善分析預警、調度通報、獨立調查、跟蹤督辦有機結合的工作機制。定期開展全國水生態環境形勢分析,印發預警函和通報函,適時召開工作滯後地區調度會,加大資訊公開力度,壓實有關地方主體責任。”在張波看來,要將“十四五”期間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真正落到實處,仍須完善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機制。
“加強汛期污染強度分析和應用,加快突破城鄉面源污染防治瓶頸。”“針對久拖不決的突出問題組織開展獨立調查和督導幫扶。堅持以用促建,圍繞問題發現和推動解決,不斷完善全國水生態環境綜合管理平臺,以解決突出問題推動規劃落實。”
2020年7月30日,重慶市兩江地區人民檢察院正式掛牌。檢察院的成立,邁出了破解長江流域跨區域治理難題的關鍵一步。
張波表示:“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強化流域區域協作,推進重點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指導開展跨省流域補償試點,對試點地區開展年度評估和綜合協調工作,爭取把更多的‘試驗田’辦成‘示範田’,惠及更多群眾。”
在張波看來,“十四五”時期,水質改善將更加突出一個“穩”字。
具體而言,就是不鼓勵各地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實工作基礎、補齊工作短板、提高工作質效上。張波認為,“十四五”是我國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時期,不論是水質評價、考核還是排名,都要在系統治理、“三水統籌”上下功夫、做文章,從而真正實現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來源:中國環境報 記者: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