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是彌足珍貴的土壤資源,性狀好、肥力高,是最適宜農耕的優質土地。具有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也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庫、調節溫室氣體的緩衝器和重要的生態屏障。”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鄭錦春建議加大對內蒙古黑土地的保護利用。
鄭錦春委員(受訪者供圖)
鄭錦春表示,內蒙古黑土區主要分佈在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4個盟市的36個旗縣(市、區,以下簡稱旗縣),其中27個旗縣是産糧大縣,黑土地耕地面積4454.8萬畝,是內蒙古主要糧食生産基地,也是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
多年來,國家和自治區都高度重視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先後組織多個旗縣實施了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建立了黑土地保護利用示範區,探索形成了一批工程與生物、農機與農藝、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綜合保護利用技術模式,為進一步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提供了成功經驗和技術支撐。
鄭錦春説,總體上看,由於歷史上過度開發,加之在利用中重用輕養,已經實施綜合性治理措施的黑土地面積佔比還較低,整個黑土區水土流失、黑土層變薄、耕作層變淺、養分失衡的問題仍然存在。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趨勢仍未扭轉,局部地區還存在土壤酸化趨勢。
當前,內蒙古的阿榮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扎賚特旗5個典型黑土旗縣已納入國家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支援範圍。鄭錦春表示,與之相比,內蒙古呼倫貝爾牙克石市、額爾古納市,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縣6個旗縣具有相同的土壤條件,同時地理位置連片相鄰。他建議將這6個旗縣共872萬畝黑土地,也納入國家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支援範圍,在保護利用政策和項目資金上給予支援,更好實現集中連片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