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6日訊(記者 蘇文彥) 從有“中華第一龍”美稱的紅山玉龍到“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漢代織錦護臂,從內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遺産元上都遺址到唐代構建的北庭故城外城,在我國邊疆地區遼闊的高原、山地、草場和戈壁中,埋藏著無數中華文化的瑰寶,構成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脈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們該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珍貴的邊疆地區歷史文化遺産,講好各民族融合發展的多元一體中國故事?
3月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攝影:新華社記者 殷博古)
正在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因為疫情防控需要不得不遠端參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提案獻策,向大會提交了一篇“關於做好邊疆地區考古發掘與闡釋工作,共同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案,建議深刻領會考古的重大政治和社會意義,劃地區、分階段、有目的地展開邊疆考古發掘和闡釋,助力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吉平認為,考古發掘是研究中華民族歷史、展示中華文明瑰寶的重要工作。邊疆地區的文物遺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物例證,記錄了各民族的社會制度和生産生活軌跡,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考古發掘和闡釋邊疆地區豐富的歷史遺産,對於講好中國故事,特別是講好邊疆各民族融合發展的歷史故事,增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右,資料圖)
為此,吉平委員建議:
一是胸懷“國之大者”,深刻領會考古的重大政治社會意義就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民族團結、增強文化自信。建議配合“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和“考古中國”等重大項目,制定實施邊疆地區重要考古規劃和實施辦法,圍繞史前文明、中國文化基因以及邊疆與周邊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考古發掘和闡釋工作,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打好基礎,共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赤峰翁牛特旗出土的紅山文化代表性文物——玉雕龍
二是深入探索,提高認識。我國地域廣大,邊疆地區佔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各地區的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發展是不平衡的,這一發展過程、原因等有待深入挖掘和認識,以便全面了解我們民族、國家和文明如何走到今天。建議在“十四五”期間,劃地區、分階段、有目的地展開邊疆考古發掘和闡釋,對邊疆地區在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形成更深刻的認識,增強各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三是做好邊疆地區考古發掘與闡釋,以此深刻認識各民族互鑒互學的歷史,強化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和文化標識,推動民族團結,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內蒙古自治區內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産——元上都遺址(攝影:管永新)
四是加強考古成果轉化與傳播。建立遺址博物館或遺址公園,活化文物遺址,滿足群眾對歷史知識的渴望。與考古領隊簽訂責任書,在規定期限內完成考古報告,及早呈現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教育和引領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認識中國文明對人類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增進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