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花想什麼?鮑爾吉•原野講述熱搜背後的《烏蘭牧騎的孩子》

發佈時間:2022-01-14 20:47:47丨來源:中國網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領略廣袤天地的自然風貌和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感知國土之大、國土之美,感知時代風雲、美好心靈。

近日,一本通過孩子視角講述草原生活的兒童文學作品《烏蘭牧騎的孩子》“衝上熱搜”,通過考試閱讀材料讀到小説選段的同學們紛紛涌入作家鮑爾吉•原野的微網志求問“海蘭花妹妹心裏想的是什麼”,並獲得作家本人的熱情回應。

 

鮑爾吉•原野在微網志上回應孩子們

據介紹,這段閱讀材料描寫了來自兩個蒙古族家庭的鐵木耳、海蘭花等五個孩子一起看星星的故事。兩家的父母都是烏蘭牧騎隊員,正要前往條件艱苦的白銀花草原,因此本不想帶上孩子。可是五個孩子挖空心思偷偷跟來,海蘭花等三個孩子為了抄近道還穿越沙漠、差點送命,經歷了缺水、暴曬、行路難,終於遇到了前來救援的父親和接應的隊員並獲救。

考試閱讀材料選段講述的就是孩子們與父母和烏蘭牧騎演出隊匯合併觀看演出後的一段談話,充滿了獨特的草原風情,也為整個故事拉開了序幕。至於“難哭學生”的考題“兩條小魚代表什麼”“海蘭花在想什麼”,則是由於選段缺乏前情提要,導致一些學生出現了理解困難。

面對孩子們的疑惑,鮑爾吉•原野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閱讀整本書來豐富對人物和故事情節的理解,更希望他們經由這本小説感受烏蘭牧騎愛祖國、愛故鄉、愛人民的堅定信念,領略草原人民獨特的成長環境和民族文化。

要讀懂《烏蘭牧騎的孩子》,首先要了解書名中的“烏蘭牧騎”。烏蘭牧騎是蒙古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後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這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産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第一支烏蘭牧騎于1957年在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成立,60多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活躍在草原基層,深受廣大農牧民歡迎。

《烏蘭牧騎的孩子》是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的首部少年小説,也是國內首部以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為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作品獨闢蹊徑,通過烏蘭牧騎隊員子女的視角,講述烏蘭牧騎深入牧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真實再現20世紀60年代的草原生活,刻畫出一幅淳樸善良、堅強樂觀的草原兒女群像,展現蒼茫邊地大自然的奇妙、獨特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以及純真可貴的童心。 

《烏蘭牧騎的孩子》封面

正如小説封面剪影展現的那樣,當時的烏蘭牧騎就是幾個或十幾個能歌善舞的隊員趕著馬車,帶著演出的服飾樂器,文化用品、藥品等牧民急需的物資以及半導體、煤油燈等牧民眼裏的“稀罕物”,長途跋涉,從一座蒙古包走向又一座蒙古包,為他們帶來外面世界的新鮮氣息,也將黨的關懷傳遞到草原的每個角落。

為了更好地服務牧民,每個烏蘭牧騎隊員都是“一專多能”,他們不僅能歌善舞,為草原深處帶來文藝演出,還幫助牧民打草、理髮、撿牛糞、治療牲畜等等,在同吃同住同勞動、送醫送藥送溫暖中培育出了深厚的情誼。小説中描寫的烏蘭牧騎隊員下鄉演出、給羊做藥浴驅蟲、送牧民産婦去醫院等情節都有歷史原型。

烏蘭牧騎隊員老照片

作家鮑爾吉•原野一直致力於用心描繪草原,他的母親、姨媽、姑姥姥等多位長輩都是烏蘭牧騎隊員,他熟悉他們過去的生活,崇敬他們的貢獻,一直有以此為題材進行創作的願望。為了創作這本小説,自2015年起,他在內蒙古牧區採訪了多位烏蘭牧騎老隊員,積累了烏蘭牧騎成立之初下鄉演出、和牧民一起生活勞作的豐富素材,並以鮮活生動的故事情節、充滿詩意的文字落于紙上,仿佛一位長輩將那段過往娓娓道來,浸潤人心。

作為一位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用漢語寫出了蒙古族文化的無盡的美感與質感。創作過程中,他要“努力地把腦子裏的蒙古語變成漢語寫出來”,達到一種奇妙的和諧,“用真誠的眼睛和心靈去刻畫草原”。

他的筆下,不僅有以烏蘭牧騎隊員為代表的紅色群像以及如“紅色嫩芽”一般成長、傳承烏蘭牧騎精神的少年,更有風吹草低的大草原、雄渾險惡的大沙漠以及在這裡繁衍生息的牧民、牛羊、花草、鳥獸,有充滿草原特色的風土人情,有厚重浩蕩的文化傳承,也有敬畏自然的傳統智慧。對茫茫草原的豐厚感情,對蒙古民族的深沉摯愛,對傳統文化的敬重珍惜,共同組成了這段草原深處的紅色傳奇。

正如鮑爾吉•原野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提到的,這本小説就是用孩子的視角看到的一首草原詩篇、一幅草原畫卷、一部草原交響樂,是對草原自然、人文的全視角觀察,小説中不僅有烏蘭牧騎這座紅色豐碑,更寫出了草原的全景樣貌和蒙古族人民的心靈。

以烏蘭牧騎為主題的畫作

2017年是烏蘭牧騎成立60週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回信,勉勵他們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2022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5週年、烏蘭牧騎成立65週年,還是習近平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回信5週年。新年伊始,《烏蘭牧騎的孩子》意外走紅,鮑爾吉•原野更加希望通過這個機會,讓一直在城市裏生活、遠離大自然的孩子們有機會接觸聚焦邊疆的文學作品,領略廣袤天地的自然風貌和少數民族的民俗文化,感知國土之大、國土之美,感知時代風雲、美好心靈。

【作者簡介】 

鮑爾吉•原野,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第五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第十六屆百花獎、第二屆蒲松齡短篇小説獎,2021年1月中國好書,人民文學散文獎,內蒙古文藝特殊貢獻獎並金質獎章,赤峰百柳文學特別獎與一匹蒙古馬等文學獎項,與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並稱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多篇散文作品被選入大中小學語文課本以及語文試卷。

【書籍簡介】

《烏蘭牧騎的孩子》是國內首部以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烏蘭牧騎為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鮑爾吉•原野的首部少年小説,先後入選2021年1月中國好書、全國婦聯“2021全國家庭親子閱讀紅色經典書目”、第30屆書博會少兒閱讀節“獻禮百年——紅色主題兒童圖書展”百種圖書書目、2021文學報年度最佳童書、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1年度優秀暢銷書等,並獲得第30屆浙江樹人出版獎。純凈草原少年小説系列第二部《烏蘭牧騎的孩子:篝火與星空》也已經出版,該系列第三部《烏蘭牧騎的孩子:鹿花斑的白馬》將於2022年3月出版。 

【名家推薦】

全世界的觀光客來到蒙古高原,讚嘆于山川的壯美,人情的豐厚,草原的無邊無際,以及歷史上英雄的悲歡故事。而蒙古族人所感受的,是生命的來處,身心想念在別處找不到的文化源頭,是有蒙古文元音字母的美好故鄉,是他的根源。我推薦《烏蘭牧騎的孩子》。      

——著名作家 席慕蓉

《烏蘭牧騎的孩子》把散文的美、詩歌的韻、音樂的靈、民族民間文學的雅與小説的故事完美融合成篇,是值得稱讚的少年小説和少數民族文學的上佳之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 包明德

《烏蘭牧騎的孩子》從始至終閃耀著溫暖、明朗、和諧、自然的光芒,同時又深具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氣息。我仿佛隨烏蘭牧騎一起走進了純凈的草原,身心愉悅,從頭到腳透著一種平和自然的舒適感,這是讀任何一部兒童小説所沒有的奇妙感覺。

——《兒童文學》原主編 徐德霞

這是一個草原深處的少年世界,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民族文化的珍惜在這裡豐盈生長,純凈、鮮活、悠遠,讓人嚮往所有的童年。   

 ——著名作家 裘山山

烏蘭牧騎的孩子來了,領我們走進神奇的草原深處,走進生命之初動人的心靈與風景。

——《潛伏》作者龍一 

鮑爾吉•原野的文字,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散發著奇異瑰麗的草原氣息。這位大名鼎鼎的散文家,在這本書裏,沉穩地講述他草原的故事,令人著迷。

——著名作家 荊歌

鮑爾吉•原野重新定義了草原:他筆下的草原有風雨之後的靜謐,遠處又有閃爍的火把。他寫熱血沸騰的走馬,寫天使般的鹿,寫純真可愛的蒙古兒童……這些書寫讓人身臨其境,久久難忘。

——資深文化評論人 韓浩月

散文家鮑爾吉•原野的《烏蘭牧騎的孩子》,用一種水晶般純凈、澄澈、天真、詩意的語言寫草原、沙漠,寫牧民生活,寫美好的人性。童稚的視角,使得整篇小説宛如一篇童話,閱讀像是做了一個綺麗的長夢。

——評論家王德領

祖國是個百花園, 講好中國故事, 需要講好 960 萬平方公里每一塊土地,每一個族群和每一個時代的故事。《烏蘭牧騎的孩子》,是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心靈深處生出的最純真也最璀璨的花朵,他用一顆童心把最熾熱的愛綻放在草原深處最美麗的風景和最動人的故事裏。故事的芬芳撲面而來,捉魂懾魄,只要打開就再也放它不下。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張明舟

鮑爾吉•原野的語言真好!同樣一處風景,一個細節,經他眼睛所見就妙不可言,就神來之筆。語言好的作家給孩子寫故事特別契合,可以腦補蕭紅、汪曾祺、宗璞、阿來、劉亮程……他們的文字都適合給孩子看。

《烏蘭牧騎的孩子》是散文家原野的首部兒童小説,封面打上了“純凈草原少年小説系列”,不知這系列是多個作家還是單個作家,單看這一部,眼前一亮。序言、後記、封底專家和首發選刊推薦,撲面這麼多精彩讚語和介紹,我著實不能再贅言了——可這小説實在清奇清亮清勁,五個蒙古族孩子就跟烏蘭牧騎的“紅色的嫩芽”一樣,在草原上綻出壯美、遼闊、純樸和美好的未來。美,從來不是誰的恩賜,而是人的發現和創造。鮑爾吉•原野借五個孩子,把草原深處故鄉的美種進了心靈。

——《文學報》主編、兒童文學作家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