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個把握”為著力點 推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

發佈時間:2021-12-17 14:56:34丨來源:中國旅遊報丨作者:王紅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後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第10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今年經濟工作,深入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全面部署明年經濟工作,為全國文化和旅遊行業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勠力前行,做好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文化和旅遊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全國文化和旅遊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著眼戰略全局和工作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行業恢復發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文化和旅遊行業發展的優勢和條件沒有變。推動文化和旅遊業乘勢而上、邁向高品質發展新階段,需要進一步將其匯入我國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主流之中,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征程的大局之中。

明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推動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承前啟後的重要一年,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意義尤為重大。筆者認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明年的文化和旅遊工作,必須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四個把握”為著力點和切入口,推動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躍上新臺階、邁向新高度。

首先,要把握穩中求進新內涵。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也是做好文化和旅遊工作的要求。

全國文化和旅遊行業要圍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三重壓力”,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積極應對文化和旅遊領域面對的風險挑戰。要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做好經濟工作“四個必須”規律性認識,進一步認識和把握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律,更好實現文化賦能、旅遊帶動。要圍繞會議提出的對“五個重大問題”的深刻闡釋,進一步認清文化和旅遊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加快轉變文化和旅遊發展方式。要圍繞會議提出的“七大政策”,進一步研究制定支援文化和旅遊行業發展的政策,促進恢復發展、提檔升級、提質增效。

其次,要把握推進改革時度效。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注重把握推進改革的力度、節奏和成效,抓住發力點,點面結合,穩中有進。

要緊扣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從制約文化和旅遊發展的突出問題抓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破解發展難題。要堅持市場導向、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從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入手,著力解決好體制機制創新、文旅融合發展、文旅資源確權、旅遊用地保障、標準體系建設、營商環境優化等關鍵問題。要加快推進文化和旅遊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推動5G、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成果在文化和旅遊領域應用。

再次,要把握行業發展基本盤。穩是大局、是格局,為鞏固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基本盤,要在推進文化鑄魂、發揮文化賦能作用和推進旅遊為民、發揮旅遊帶動作用上下功夫。

堅持服務擴大內需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擴大優質文化産品供給,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深入推進大眾旅遊、智慧旅遊和“旅遊+”,提供更多優質旅遊産品和服務。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全面發揮旅遊熱點防疫預報機製作用,強化事前預防,掌握疫情防控主動權。創新文化和旅遊市場監管機制,建立健全與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組織機構、評價標準規範,加快構建文化和旅遊現代市場治理體系,持續讓人民從文化和旅遊中得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最後,要把握政策實施著力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七項政策”的戰略性導向,為促進文化和旅遊發展進一步指明瞭政策著力點。

各地要從文化和旅遊市場主體的現實需求著眼,把繼續幫扶文化和旅遊企業紓困、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實施新的有針對性的支援措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讓文化和旅遊企業成為政策效果的受益者和“閱卷人”。要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進一步落實好支援文化和旅遊發展的財政政策,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機制、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和文化和旅遊企業信用體系,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和旅遊發展。要持續深化文化、旅遊與金融合作,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適合文化和旅遊企業特點的金融産品和服務,促進文化和旅遊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

總之,推動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全國文化和旅遊行業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增強發展信心,激發奮進合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