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區:推動農業社會化生産機械化作業 保障糧食增産增收

發佈時間:2021-10-29 17:05:0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不斷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和種植方式,大力推廣玉米社會化生産和機械化作業,為科爾沁區種植高效增産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不斷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和種植方式,大力推廣玉米社會化生産和機械化作業,為科爾沁區種植高效增産奠定堅實基礎。

來到科爾沁區錢家店鎮前西艾力村玉米地,一行行穗粒飽滿、整齊劃一的玉米地傳遞著豐收的喜悅。據了解,這片地是通遼市匯民盛豐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實驗示範田,該合作社2018年引進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玉米密植高産全程機械化綠色種植技術,2020年玉米量産達每畝2000斤以上。

通遼市匯民盛豐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馬忠臣説:“今年合作社一共種了28500畝玉米,前西艾力村種了3000畝,現在取得好收成有兩個原因,一是引進中國農科院李少昆老師的先進種植技術,標準化種植,再一個是合作社與村集體合作,村集體將農民土地整合到一起交給我合作經營。”

社會化種植和機械化作業有力地推動了糧食生産的高産高品質,也給當地農民帶來了增收的機會。農民把地流轉或託管給匯民盛豐合作社後,有更多的時間外出務工或者直接在匯民盛豐合作社做起了零工。錢家店鎮前西艾力村村民王付説:“我的土地在合作社流轉5年了,剩餘時間我出來打工,打工一年我也能掙1到2萬元,這是額外的收入。”

今年,錢家店鎮共種植玉米22萬畝,其中80%以上實現了社會化種植和機械化作業。據了解,明年大約還有30個合作社以及種糧大戶加入匯民盛豐合作社,種植資源將得到進一步集聚,種植效率和種植品質也將得到更進一步提升。

“明年主要還是以託管為主,流轉為輔的模式,帶動這些合作社、種糧大戶,主要推廣先進種植模式,為農民增産增收作出我們的一點貢獻。”馬忠臣説。

(文:吳玲玲 魏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