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家公園實現重要生態區域的整體保護

發佈時間:2021-10-25 09:25:00丨來源:人民網丨作者: 李曉晴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第一批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實現了重要生態區域的整體保護,涵蓋了所在區域典型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珍貴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産,保護了最具影響力的旗艦物種。

10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上宣佈,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10月21日,國新辦舉行發佈會,介紹首批國家公園建設發展情況。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李春良表示,第一批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實現了重要生態區域的整體保護,涵蓋了所在區域典型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珍貴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産,保護了最具影響力的旗艦物種;都是我國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的關鍵區域,對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發揮著示範和引領作用。

李春良介紹,第一批正式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了我國陸域近30%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其中,三江源國家公園保護面積19.07萬平方公里,實現了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整體保護,是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高寒生態系統保護的典範。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面積2.2萬平方公里,橫跨四川、陜西、甘肅三省,是野生大熊貓集中分佈區和主要繁衍棲息地,保護了全國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1.41萬平方公里,是溫帶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保護面積4269平方公里,保存了我國最完整、最多樣的島嶼型熱帶雨林,是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海南長臂猿的唯一分佈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面積1280平方公里,實現了福建和江西區域武夷山生態系統整體保護。

關於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李春良介紹,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的新時期,針對現有自然保護地存在的空間重疊、邊界不清、權責不明、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等問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考慮:

——創新自然生態保護體制。設立國家公園,將整合各類各級自然保護地和周邊生態價值高的區域,破解部門、地方利益與行政體制的分割,有效解決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的碎片化問題,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實行最嚴格的保護,整體提升我國自然生態系統保護水準。比如,大熊貓國家公園將原來分屬不同部門、不同行政區域的69個自然保護地連為一體,明顯改善了自然生態系統的連通性,使13個相對獨立的大熊貓局域種群連成一片。

——突出原真性完整性保護。設立國家公園,是從國家利益出發,保護國土生態安全屏障的關鍵區域,具有國家代表性乃至全球價值的自然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自然遺跡集中分佈區,以及原生態強的自然區域,從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的一體化保護。比如,近年來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種群恢復較快,棲息地已擴展超過1萬平方公里,但是原來的各類自然保護地只保護了野生東北虎豹棲息地的39%,建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後,保護了90%以上的棲息地,使野生東北虎、東北豹的進入、定居、繁殖和擴散通道都得到系統保護,生態過程更加完整。

——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國家公園兼有科研、教育和遊憩功能,將為人民提供更多貼近自然、認識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為全社會提供優質生態産品和服務,實現全民共用和世代傳承。比如,武夷山國家公園既是生物寶庫,也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依託無與倫比的生態人文資源,開展自然教育、科普宣傳和生態體驗,傳播國家公園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加生態獲得感。

李春良介紹,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構建統一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設置管理機構,創新運作機制;二是全面提升園區內生態系統保護水準;三是健全法治體系,加快國家公園的立法進程,強化執法監管;四是加強支撐保障,建立高水準的國家公園研究機構;五是推進共建共用,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政策,讓老百姓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得實惠,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