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機,在“死亡之海”勃發

發佈時間:2021-06-18 09:20:03丨來源:天山網丨作者:趙梅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沙礫碎石,鹽鹼荒灘。羅布泊用各種形態的灰白詮釋著“荒涼”二字。在這片“死亡之海”,科研人員種下綠色希望,接力8年建成近2萬平方米綠化景觀,讓這裡勃發生機。

  沙礫碎石,鹽鹼荒灘。羅布泊用各種形態的灰白詮釋著“荒涼”二字。

  在這片不毛之地,羅鉀人叩開“寶藏”之門,打造出世界級硫酸鉀“航母”企業,為這裡帶來活力。

  在這片“死亡之海”,科研人員種下綠色希望,接力8年建成近2萬平方米綠化景觀,讓這裡勃發生機。

  在羅鉀人和科研團隊精心呵護下,曾經的“生命禁區”,沙棗樹、紅柳、紫花苜蓿、爬山虎等40余種植物頑強生長,庇祐著燕子、伯勞、斑鳩等鳥兒來此棲息。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之一,正講述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在國投羅鉀公司,兩名女工下班後走在小樹林下(6月11日攝 攝影:新疆日報記者 楊偉 )

  種活植物 曾是羅鉀人的夢想

  6月12日,記者從烏魯木齊出發前往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投羅鉀公司)。

  距離目的地還有上百公里,記者乘坐的皮卡車就已經顛簸得厲害,車窗外是一望無際的灰白色鹽鹼地。

  “這裡就進入羅布泊了!”司機師傅提醒。下車踩兩腳,地面翹起的鹽鹼殼像石頭一樣硬。用力掰下一塊使勁砸在地面,只砸出個白點來。

  車輛行駛到國投羅鉀公司,眼前的灰白頓時被綠色所替代:沙棗樹、紅柳、沙冬青、紫花苜蓿等植被鬱鬱蔥蔥,錯落有致地鑲嵌在辦公樓、廠區、宿舍等樓宇空地,清風拂過搖曳生姿,成群的鳥兒盤旋鳴叫,讓人恍若置身世外桃源。

  綠色,這個在自然界中隨處可見的顏色,在羅布泊卻是一種奢侈品。

  國投哈密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羅中物業部餐飲中心副主任楊偉江已在這裡工作了16年。他告訴記者,剛來這裡工作時,居住區很荒涼,看不到草,更看不到鳥,滿眼戈壁和荒灘,“每到夏季,單位會給每位員工發太陽鏡,用來緩解大家的視力疲勞。”

  “這裡生活單調,大風、沙塵天氣不斷,時間久了心情就不由得煩躁,就想看點綠,有綠色,才有生機。”楊偉江説。

  為了營造綠色,員工們想了不少辦法。先是自發從家裏帶盆花來,後來單位也給大家發過花盆,鼓勵大家種花種草。“有一段時間,每個宿舍幾乎都有綠蘿、吊蘭、爬山虎。但是時間不久,這些花卉適應不了這裡的環境,陸續枯死了。”見證這片綠色生長的國投哈密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羅中物業部主任黨延喜回憶,“為了看綠色,常有人去食堂找黃瓜、青椒等蔬菜瞅。”

  普通植物不行,抗鹽鹼植物總可以吧!大家又嘗試在塑膠桶和木桶裏種植紅柳、梭梭。雖然種植成活了,但是紅柳、梭梭根系發達,生活在桶裏的它們施展不開“拳腳”,生長一段時間,也都慢慢枯死了。

  聽説黃花菜耐鹽鹼又好種植,有人特意從外地找來一些種子,在木桶裏試著種了一些,沒想到竟然都活了。“大家特別興奮,陸續栽種了10余桶黃花菜。直到今天,這些桶栽黃花菜依舊擺放在辦公室和生活區,一直陪著我們。”黨延喜説。

  取土換土 40余種植物鬱鬱蔥蔥

  2013年,國投羅鉀公司邀請新疆生地所科研團隊來這裡開展綠化工程項目,“醫治”這片土地種不出綠色的“頑疾”。

  羅布泊是中國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極度貧瘠的土壤、厚達60釐米的鹽殼,加上當地高溫、多風、多塵的氣候因素,幾乎寸草不生。

  在新疆生地所高級工程師孫永強、范敬龍的帶領下,科研人員對這裡的地質、氣候、水文、土壤等充分調研,取土換土、土壤改良、品種選育……經過兩年不斷探索,反覆試驗種植,終於在這裡建成一塊面積為1.46萬平方米的“羅布泊鉀鹽礦區植物引種試驗示範基地”,成功種活了沙棗、紅柳、梭梭、枸杞等40余種植物。

  有了試驗示範基地的成功經驗,2015年起,國投羅鉀公司計劃在辦公樓、食堂和生活區,陸續再建數千平方米綠色景觀區,新疆生地所副研究員李從娟和王世傑接力承擔此後的綠地建設。“種活植物已經不易,種出綠色景觀,挑戰難度更大,但有了試驗示範基地的種植經驗,我們有信心把這個項目做好。”

  科研人員先從土壤開始做文章,剝離鹽殼,從近400公里外的哈密市運來透氣性能較好的沙土置換。再鋪設滴灌設施,用公司養魚的廢水澆灌土地。長出的幼苗嬌嫩,科研人員又為它們建防風網,覆蓋上草簾……悉心呵護沒有白費,沙棗、紅柳等樹木一點點長大,沙冬青、紫花苜蓿、紅豆草等草本植物鬱鬱蔥蔥。2016年秋天,試種的西瓜、南瓜和番茄也順利結果。

  “這一綠化工程不僅改善了企業員工的工作、生活環境,還調節了當地的局部氣候,使空氣品質得到提升、沙塵逐漸減少。”李從娟説,“這片綠色對極重度鹽鹼地的生態治理有一定借鑒意義,為我國乃至世界在極端環境下綠化建設提供了樣本。”

  歷時5年 爬山虎爬上鐵架頂

  並不是所有的引種植物都能順利成長。在城市園林環境下適應能力較強的爬山虎,足足用了5年時間,才爬到鐵架頂。

  “種植前兩年,爬山虎總是長到幾十釐米就死了。我們仔細觀察,發現它怕曬又怕風,於是就在它向陽的一側種植了一排沙棗樹擋風遮陽,它才順利度過幼苗期,慢慢地爬了上去。”李從娟説。

  然而,爬到鐵架一米多高的地方,爬山虎又遇到了困難——這裡夏季溫度高達50攝氏度左右,鐵架被曬得滾燙,還沒爬上去就被“燙”死了。發現問題後,科研人員在鐵架下方鋼管上纏上繩子,又在鐵架拱形週邊鋪了一層繩網,方便爬山虎“下腳”。“就這樣,從2015年一直爬到2020年,爬山虎才順利爬到鐵架的最高處,形成一道綠色長廊。”王世傑説。

  在這裡從事綠化項目維護工作的王軍告訴記者,這兩年植物長得好,越來越多的鳥兒飛到這裡,有燕子、斑鳩、伯勞、隼等。這些鳥兒春天在地裏翻找種子吃;夏天找沙棗、枸杞等果實;鹽地鹼蓬發芽冒頭以後,它們發現這東西口感好,又盯著鹽地鹼蓬吃。“看著鳥兒啄食好不容易種活的植物,雖然心疼,但更多時候是開心。”王軍説,“以前根本見不到鳥,現在打開窗戶就能聽到鳥叫,來到樹林就能看到鳥飛,心情特別好。”

  如今,國投羅鉀公司廠區已陸續種植出了4片綠地,綠化面積達到近2萬平方米。“我們種植物就跟養孩子一樣,大家時時刻刻關注著它們的成長。”李從娟説。

  目前,科研人員仍在“羅布泊鉀鹽礦區植物引種試驗示範基地”持續進行極重度鹽鹼地植綠試驗。李從娟告訴記者,現在科研團隊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試驗繼續擴大這裡的綠化面積,讓這裡的人看到更多綠色。

      (作者: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