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牛”!看扎魯特草原牧民的新生活

發佈時間:2021-05-13 15:05:00丨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丨作者:姜昊宇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蒙古族牧民洪格爾巴特爾與家人共同經營著一座家庭生態牧場,由傳統牧業向現代牧業升級,在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也讓他生活的這片草原的面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我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迅速,民族地區優勢産業和特色經濟的發展愈發蓬勃。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蒙古族牧民洪格爾巴特爾與家人共同經營著一座家庭生態牧場。在政策引導和財政的支援下,他主動轉變經營理念,使牧場由傳統牧業向現代牧業升級,在經濟效益提高的同時,也讓他生活的這片草原的面貌煥然一新。

2014年牧場剛剛成立時,有1000隻羊、300頭牛,但羊對草原的破壞十分嚴重。“羊吃草是連根拔起,以前傳統養殖的時候,我們很多地方都是白沙子,不長草的”,洪格爾巴特爾回憶道。

2017年,為保護草原,他把羊全部賣出。在政府項目和資金的支援下,牧場開始養殖西門塔爾牛、科爾沁牛,蓋起了新的牛棚牛舍,還在2019年與北京二商集團合作成立北京二商集團扎魯特旗富硒牛肉養殖基地,開發出的富硒牛肉等産品受到中高端市場的歡迎,經濟價值較傳統牧業更高。

2017年起,牧場還做起了旅遊業。除自己籌建外,旗政府還出資修建了三座蒙古包。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騎馬、射箭、祭敖包等項目,並品嘗正宗的蒙餐。

牧場轉型後,不僅經濟效益更好,還促進了生態環境的保護。沙漠褪去,草原重回,牧場的發展形成良性迴圈。

截至目前,通遼市扎魯特旗劃定禁牧區741.3萬畝、草畜平衡區1069.9萬畝,天然草原修復面積達到166萬畝,沙地綜合治理完成142萬畝。全旗建設規模養殖場332個和家庭生態牧場775個。畜牧業結構和供給品質不斷得到優化。

春日的扎魯特草原,乍暖還寒,青草露尖,正如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牧民們,更美好的新生活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