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非遺保護:讓非遺走出深閨“活起來”

發佈時間:2021-04-28 16:38:52丨來源:西藏日報丨作者:王珊 張猛 胡文丨責任編輯:趙明霞

近年來,林芝市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類文化展演、展示及比賽活動,不斷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揭開了非遺的神秘面紗,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走進大眾,並成為林芝市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之一。

西藏林芝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漢、門巴、珞巴、回族、怒族、獨龍族、傈僳族、納西族、白族、苗族等民族和僜人和睦相處的多民族聚居區。

在長期的交往中,各民族之間通過文化交融,營造了獨特的人文景觀,既有大家共同認可的民俗文化,也保留了各自特有的傳統,構成了既獨具特色又豐富多彩的林芝民俗文化。

俗話説,“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米納羌姆、工布民歌、工布扎念彈唱、氆氌紡織技藝、僜人手抓飯烹飪技藝……這些豐富多樣、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正被人熟知;這些歷史的沉澱、傳統文化的基因,也讓大眾近距離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

截至目前,林芝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共 126 項; 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共 109 人。

重保護,留住文化的“根”

近年來,林芝市、縣兩級文化部門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傳承人的挖掘和普查建檔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從“十二五”期間的63 項發展到目前的 126 項,傳承人從 42 人發展到目前的 109 人。

公共媒體展演非遺作品、普及非遺保護知識,加強對非遺保護的教育和引導。利用“文化與自然遺産日”“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為平臺分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同時,通過民間傳統節日、節會等節慶活動,組織表演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和傳統技藝等非遺節目,發揮非遺項目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的作用。

林芝以非遺名錄為基礎,強化非遺線索的挖掘和整理,動態掌握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現狀,管好用活傳承人、搶救記錄瀕危項目為重點,做好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經費的申報,將項目經費向較少民族非遺項目類和瀕危項目類傾斜;同時做好每年市級傳承人的動態考核工作,給予每人每年 4000 元的傳承補助經費。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辦法》頒布實施以來,林芝市及各縣(區)積極參與“文化遺産日”等宣傳日活動,通過電視臺、網路、電子屏投放等媒介,大力宣傳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知識,讓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依法保護工作,大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走出去,打響文化的“名”

曾幾何時,非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總是有些神秘。近年來,林芝市組織非遺項目參加各類文化展演、展示及比賽活動,不斷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揭開了非遺的神秘面紗,豐富多彩的非遺項目走進大眾,並成為林芝市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之一。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期間,林芝市共計開展非遺宣傳活動 11 場次;共發放非遺宣傳冊 2100 余冊,發放非遺文創産品 460 余個,懸挂主題橫幅 23 條,設立非遺宣傳展板 25 個;參與傳承人 29 人,受眾逾 3200 余人次。通過市級和各縣(區)以點帶面的宣傳和展演方式,深入挖掘非遺蘊含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傳承弘揚林芝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發揮了積極作用,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同時,林芝市著力促進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依託現有發展較好的舞蹈類非遺項目,積極投入到各個旅遊景點進行展演,讓遊客近距離接觸林芝的優秀傳統文化。目前,工布江達縣已組建百人錯高梗舞團隊,傳承人利用每年旅遊旺季及旅遊節組織梗舞隊在結巴村開展梗舞表演,運作市場前景良好。在此基礎上,林芝市還積極組織傳承人參加各大節慶展示展銷活動,在助推非遺傳承人增收致富的同時,也加大了優秀非遺項目對外宣傳的力度。

唱起來,融入文化的“魂”

嘹亮的酒歌唱起來,輕盈的舞步跳起來……林芝市舉行了一場場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題展演。工布米納羌姆、工布切巴博、工布箭歌、工布牧歌、阿克祥巴……展演活動中,內容豐富的非遺展演博得觀眾熱烈掌聲,彰顯了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和深厚底蘊。

林芝市副市長徐龍海在專題展演活動上表示,“林芝市在新時期、新起點上,順應發展潮流,傳承特色文化,展現秀美林芝。在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壯大文化産業規模,拓展民族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始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在傳承上添活力,在保護上轉方式,在發展上強保障。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理清非物質文化遺産工作思路,樹立文化自覺、踐行文化自信、強化文化擔當、促進文化繁榮,珍惜大好形勢,珍惜寶貴機遇,譜寫好林芝文化小康新篇章。”

(作者:王珊、張猛、胡文,原標題:讓非遺走出深閨“活起來”——林芝市非遺保護工作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