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草原上的光陰故事②丨草原上的安居夢

發佈時間:2018-12-25 19:17:42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蘇文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40年來,廣袤草原上的居所不斷更新換代,寬敞明亮的安居房、配套設施齊全的蒙古包等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畫卷,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草原生活的變遷。

編者按: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中國由此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40年來,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佔國土面積的41.7%、卻由於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一度比較落後的廣袤草原上,方方面面的變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40年後的今天,對於草原人民來説,曾經缺電的地區如今電器齊備、曾經交通不便的地方如今通了飛機高鐵、曾經黃沙漫天的地方如今已是林草豐茂;對於內地人民來説,餐桌上的牛羊肉價格便宜了、想去草原玩可以“説走就走”了……中國網草原頻道將通過衣食住行等各個視角,帶您回味光陰流轉間,改革開放帶給草原地區的變遷。

天藍地闊,牧民騎著駿馬、趕著牛羊逐水草而居,四季流轉,風霜雨雪,畜群走到哪,牧民就搬到哪……千百年來,馬背上的民族世世代代過著遊牧的生活,凝結著草原牧人智慧的帳篷、蒙古包等適應頻繁遷徙的居住方式也就應運而生。40年來,廣袤草原上的居所不斷更新換代,寬敞明亮的安居房、配套設施齊全的蒙古包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畫卷,也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草原生活的變遷。 

蒙古包裏的幸福生活(攝影:和平)

陋室不再:宜居新房遍地開花

改革開放40年之際,回憶起過去住過的房子,不少人都是“一把辛酸淚”:“冷啊,冬天特別冷,只能用牛糞點爐子”“吃水要到很遠的水井挑水,做飯要上山打柴燒火”“沒有廁所,只能在自家院裏一角挖一座簡陋的茅房,蒼蠅、糞蛆到處都是”“一到夜晚,整個村漆黑一片,沒有路燈,全村沒有一台電視,只能早早睡覺”。

如今,在廣大草原地區,一座座乾淨、整潔、舒適、宜居的新農村已經拔地而起:家家戶戶住上了磚瓦房,熱水器、暖氣一應俱全,電視、冰箱、電腦等電器都不缺;政府為農家接了自來水,改造舊房增加了保暖層,用水、取暖乾淨又方便;村與村、戶與戶之間都鋪設了水泥路,出行更方便了,不少人都買了小汽車;村裏的節能燈與城市的路燈一樣明亮,村頭廣場有了健身器,可供村民健身、跳舞、娛樂……今天,日益富裕、宜居的新農村,每逢週末都會吸引不少城裏人驅車前來,遊山玩水、照相觀景、吃吃農家飯、住住農家院。

今日的草原大地上,生態宜居鄉村呈現新面貌(供圖: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

牧民定居:再偏遠也不會被遺忘

40年前,牧區的牧民們居住條件同樣簡陋,而且由於他們居住分散,用電、看病、上學、購物、通訊等比集中居中的農區居民更為不便:要是想用電就需要從很遠的地方接電線,還要買變壓器,需要花很多錢,大部分牧民家中沒有電,生活很單調;由於地廣人稀,通訊信號不盡如人意,牧民想要打電話就得騎著摩托車爬上附近的山頂;因為要生火煮食、取暖,過去的氈帳、蒙古包裏經常煙熏火燎、光線不足……如果住在高海拔或偏遠地區,生活的困難更是難以想像。

而今,經過40年的發展,各級政府下大力氣改善牧民居住條件,通過建設新居、利用新能源等方式,讓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人們也能享受便利生活。原本住在少數不宜居住的“生命禁區”的人們更是舉家搬遷,走出了生活條件艱苦的地方,住進了新的家園。

(脫貧攻堅·圖片故事)(16)別了,喀喇崑崙

拼版照片:上圖為都熱·加爾曼在新疆塔提庫力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80平方米的新房(11月18日攝);下圖為都熱·加爾曼在阿克托尕欄杆村一組的老房子外景(11月17日攝)

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西藏玉麥鄉面積達3644平方公里,但在幾十年的時裏間曾經只有一戶人家居住。如今,玉麥邊境小康村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原來的9戶人家和即將搬遷到玉麥的47戶人家,就要搬進由政府部門統籌修建的嶄新院落,戶戶通水通電通路通網,村民們通過開辦家庭旅館、餐館、商店等走上了致富路,日子越過越紅火。

在內蒙古,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深處有一座已有200多年曆史的藏傳佛教寺廟巴丹吉林廟,周邊散居的4戶牧民兩年前還住在土坯房中。2016年政府的民生改造工程幫助他們免費蓋起了紅瓦白墻的磚房,還安裝了風光互補發電設備和太陽能熱水器。如今,這4戶牧民在養駱駝的同時辦起了牧家樂,依靠有“沙漠故宮”之稱的巴丹吉林廟接待慕名而來的遊客。

在西藏,位於藏北高原那曲市的榮瑪鄉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自然條件惡劣,脫貧難度大。今年,當地牧民跨越上千公里,從藏北高原南遷至拉薩,離開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生命禁區”,住進了新家園,開啟了新生活,也為野生動物騰出了新天地。他們,作為西藏首批搬離高海拔地區的群眾,書寫了一段新的人類遷徙傳奇。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3)跨越千里的遠行——西藏首批高海拔地區群眾生態搬遷實錄

2018年6月18日,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鄉嘎衝村村民迎接來自藏北的新村民(攝影:覺果)

傳承技藝:老帳篷有了新“內涵”

儘管居住在帳篷、氈房、蒙古包裏的人們越來越燒,但這些老手藝並沒有消亡,蒙古包營造技藝、哈薩克族氈房營造技藝等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在傳承古老手藝的同時,隨著時代的變遷,蒙古包等製作技藝也在不斷改良,變得越來越溫暖、越來越寬敞、越來越漂亮了。即使還住在蒙古包裏的人,也不無感慨地表示,今天的生活方式跟以前可是大不一樣了。

家住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的烏日娜是在蒙古包里長大的孩子,説起蒙古包裏的變化,她如數家珍。如今在她家裏,常用的家用電器基本都有,電視、電腦、電冰箱、電飯煲……和居住在樓房裏的家庭沒什麼兩樣,倒是多了幾分別致的民族風情。

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和諾爾景區裏寬敞明亮、充滿民族風情的蒙古包(供圖:呼和諾爾景區)

如今,在不少旅遊景區都能見到高大、嶄新的蒙古包。這些新型蒙古包開闊敞亮,衛生素雅;包頂有採光罩,啟動彈簧裝置輕巧,啟、閉方便,通風透氣流暢;壁板設有自由式百葉窗通風,家電及壁燈插座等裝設;地面排放優良的保溫鋪板和地毯,保暖、防風、防熱、防潮、抗寒性能優越,搬遷、拆、裝、維修便捷,且使用壽命長。不僅實用,外觀裝飾也越來越精美,更富有時代特徵、民族風格、地區特色,已經成為新型活動式住宅,構成了遼闊草原中的獨特風光。

如今,越來越多的草原人民加入農家樂、牧家樂、藏家樂等接待行業。他們乘著草原旅遊業發展的東風,抓住廣大遊客對體驗遊、休閒遊、民族風情遊等個性化旅遊産品的需求,在農區盤起傳統的土炕,在牧區搭起氈房、蒙古包,既為遊客提供了舒適的住宿條件,又滿足了他們“體驗當地人生活”的需求,實現從牧區到景區的華麗轉身,蒙古包也成了攝影愛好者們鏡頭中的亮麗風景線。

用電的普及、交通的便利,讓住在蒙古包裏的人們過上了好日子,一座座蒙古包裝滿了溫馨與幸福,折射出牧民生活的富足和牧區的繁榮。

內蒙古通遼市烏蘭牧騎隊員走進氈房、走近牧民(攝影:張力軍)

盛裝參加第十六屆內蒙古冰雪那達慕暨2018中國(呼倫貝爾)冰雪那達慕的牧民在蒙古包中合影(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草原深處是我家(攝影:包曙光)

草原上的幸福生活(攝影:侯潔春)

        【相關閱讀】40年,草原上的光陰故事①丨舌尖上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