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草原上的光陰故事①丨舌尖上的變遷

發佈時間:2018-12-19 19:22:55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蘇文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從幾十年前的憑票供應到今天的應有盡有,從以前只能吃當季果菜到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類生鮮,從過去本地産什麼就只能吃什麼到現在可以“吃遍”全國甚至全世界……“吃貨”們眼中的40年是這樣的。

編者按:1978年12月18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中國由此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40年來,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佔國土面積的41.7%、卻由於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一度比較落後的廣袤草原上,方方面面的變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40年後的今天,對於草原人民來説,曾經缺電的地區如今電器齊備、曾經交通不便的地方如今通了飛機高鐵、曾經黃沙漫天的地方如今已是林草豐茂;對於內地人民來説,餐桌上的牛羊肉價格便宜了、想去草原玩可以“説走就走”了……中國網草原頻道將通過衣食住行等各個視角,帶您回味光陰流轉間,改革開放帶給草原地區的變遷。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提起改革開放40年,很多人最直觀的感受大概就是“好吃的越來越多了”。的確,從幾十年前的憑票供應到今天的應有盡有,從以前只能吃當季果菜到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類生鮮,從過去本地産什麼就只能吃什麼到現在可以“吃遍”全國甚至全世界……“吃貨”們眼中的40年是這樣的: 

從冬季基本見不到綠色到隨時可以吃到新鮮果蔬

還記得在改革開放初期,由於氣候和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原因,不少草原地區的蔬菜水果相對匱乏,其中以高寒的西藏最為典型。

在當時的西藏,即使是在拉薩、日喀則等大城市裏,想要吃上蔬菜水果也並不容易。由於氣候限制,蔬菜栽培面積十分有限,以至於當年在西藏工作的人們每次從內地返回西藏,都要想方設法帶些蔬菜水果回去。

在北疆的科爾沁草原上,大棚裏的水果鮮嫩欲滴、靜待採摘(攝影:張啟民)

許多曾進藏工作的人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搭乘飛機回西藏時,為了行李不超重在衣服口袋裏裝滿菜果,甚至把整捆的芹菜、蒜苔等蔬菜圍在腰上,以至於在成都機場出現了一個菜市場,專為乘飛機進藏的人們提供新鮮蔬菜。跑長途的司機從內地返回西藏,分送給鄰居家的孩子幾個蘋果,便是難得的禮物。

如今,這些事情都已經成了人們口中的故事。隨著陽光大棚、無土栽培、節水灌溉等先進農業生産技術的推廣,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延伸、物流運輸能力日益強大,草原上的人們無論是在本地生産蔬果,還是想要嘗嘗其他地方的特産,都不再是什麼難事兒。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帶著泥土的新鮮胡蘿蔔等待收穫(攝影:管永新)

今天的西藏,內地隨處可見的溫室大棚也在高原“安了家”,就連偏遠的阿裏地區普蘭縣農牧民都吃上了本地種植的新鮮蔬菜。而在“菜籃子”工程的幫助下,拉薩市場上出售的蔬菜種類已達百餘種,禽蛋、鮮肉、海鮮、幹貨等一應俱全,甚至連藍莓、榴蓮等來自遠方的水果也可以輕易買到,草原地區人民的“菜籃子”越來越豐富。

身著傳統服飾的科爾沁婦女採摘四季豆(攝影:張啟民)

草原特産肉、奶製品走向全國各地

對於今天的人們而言,無論身在何處,牛羊肉和奶製品都已經是餐桌上的“標配”。但在過去,由於運輸和存儲條件的限制,這些美食對於草原之外的人們依然可望而不可即。時間回到90年代的華北地區,雖然距離草原並不遠,人們收入在當時也不算低,但想要痛痛快快吃一頓涮羊肉或者每天給孩子喝一袋牛奶依然是一種奢望。

正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草原畜牧業日益發展,品牌傳播意識日益增強,銷售渠道不斷完善,交通物流日益發達,産自大草原的牛羊肉和奶製品才有機會“從草原到餐桌”。

在“中國草原肉牛之都”通遼,肉牛産業已經成為當地農牧民的致富增收加速器

數據顯示,40年來我國草食畜産品牛羊肉産量增加了40倍,奶類産量增加了38倍;西藏、內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甘肅六大草原省區的牛肉、羊肉、奶類總産量分別是1978年的150倍、95倍、30倍。全國268個草原牧業半牧業縣,以僅佔全國農業人口的2.5%的農牧業人口生産了佔全國23%的牛肉、35%的羊肉、24%的奶類産品。

同時,經過多年探索,如今的草原地區選擇積極謀求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的融合發展,希望通過電商平臺引流,以及短鏈、倉配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時效和體驗。例如,位於內蒙古通遼市的科爾沁牛業和盛産羊肉的錫林郭勒盟公署就分別與京東達成合作,既助力當地畜牧業發展、推動地方經濟,同時也讓全國消費者吃上優質的草原牛羊肉。

20188月,第三屆中國烏珠穆沁草原生態美食節上展出的各類精緻奶製品(攝影:中國網記者 阿藝思)

如今,位於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可以通過各種網路平臺快捷、方便地選購各類肉製品和奶製品。品種上不僅有傳統的牛羊肉和牛奶,還可以選購牦牛肉、羊奶、牦牛奶、駱駝奶等新品種“嘗鮮”,各類肉乾、奶粉、奶片等深加工産品更是五花八門;選購方式上不僅可以直接購買,還可以自己選定牛羊“寄養”在牧戶家中,不時通過網路遠端查看,等到牛羊出欄後很快便可收到已經分割處理甚至烹飪好的肉品;日益發達的路網建設和物流水準也使消費者可以收到最新鮮、最原汁原味的鮮肉、鮮奶,距離不再是人們享用美味的阻隔。

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從草原到餐桌”的科爾沁牛肉(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這只是草原特産的一個縮影。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草原地區特産廣為人知,並借助日漸發達的交通、日益便捷的物流從草原來到千家萬戶。 

文化內涵融入“民族味道”,助力牧民新生活

提起草原地區的美食、飲品,即使你不是旅遊達人、美食專家,但在《舌尖上的中國》等美食節目的熏陶下,也多少能説出烤全羊、手把肉、紅柳烤肉、青稞酒、奶茶、酥油茶等各色美味。

飲一杯配料豐富的奶茶,體味原汁原味的草原風情(攝影:張力軍)

至於如何才能吃到呢?去當地吃當然最為正宗,但如果不想長途跋涉,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各大城市也都不難找到蒙餐館、藏餐館等各類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

反觀資訊遠沒有如今發達的過去,草原美食往往“養在深閨”,而長途跋涉的辛苦又讓大部分人完全不可能領略到這些美味。事實上,正是改革開放打開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文化的融合,餐飲文化的融合則更為顯著。

民族餐飲品牌意識日益提升,不少地方紛紛推出自己的地方味道。圖為內蒙古味道•錫林郭勒“蒙餐八絕”發佈儀式(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如今,蒙餐、藏餐等民族特色美食都選擇了傳承與創新並重,既要體現民族飲食精粹,又要下苦功夫保證食材的天然、純正、綠色,烹飪手法健康、營養,兼顧美味與健康,不斷創造新的菜式,精益求精,菜品的擺盤、宴席的裝飾等細節也在不斷提升,日益精緻。

草原上傳承的老手藝——精緻的貝殼形蕎麥麵點(攝影:張力軍)

同時,在當前的脫貧攻堅衝刺期,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草原人民也將目光投向了上到大餐下到小吃的各類美食。餐飲業、農家樂、牧家樂等産業成為草原人民脫貧致富的一大助力,許多貧困戶通過製作奶食品、蕎面、涼粉等民族特色小吃實現了脫貧致富。

40年來,令人魂牽夢縈的“民族味道”不僅是草原兒女的傳統生活方式,更為他們追求美好新生活開啟了新的、無限的可能和希望。

如今的草原美食日益賞心悅目,已經不再是“粗獷”的代名詞(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