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記者 蘇文彥
2018年的冬天,神州大地涌動著改革開放熱潮。40年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天翻地覆的偉大變革。40年來,在中國共産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走過了千山萬水,經歷了千難萬險,創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回首奮鬥歷程,展望光明前景,熱烈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中國網草原頻道系列專訪活躍在草原大地各領域代表、專家學者,寄語改革開放40週年,分享自己的收穫和感想、願景和期望,為億萬中國人民心中激蕩著的共同心聲“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匯聚聲音和力量!
牧民代表、內蒙古唯一入選“100名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的廷·巴特爾在京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活動
“改革開放40年來,牧民的收入提高了,草原環境變好了,嘎查村裏還開起了公司,我在這片草原生活了40多年,親眼看著這裡從貧瘠走向富裕,這就是改革開放40年來廣大牧區生活的縮影”,作為牧民代表、內蒙古唯一入選“100名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的廷·巴特爾在北京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活動期間,接受了中國網記者的採訪,暢談改革開放帶給草原的巨變。
“我是幾十名知青中唯一紮根草原的人”
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原黨支部書記廷·巴特爾是著名愛國將軍廷懋的兒子。儘管他曾擔任黨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嘎查書記等多個職務,也獲得過“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等諸多榮譽稱號,他卻只在乎一個身份——牧民。
作為將軍的兒子、在偏遠牧區插隊的知青,廷·巴特爾有過許多次回城的機會,卻從此紮根草原44年。40多年來,他帶領牧民探索生態畜牧新模式,走上脫貧致富路,見證了草原牧區的滄桑巨變:“1974年,我插隊到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蘇木薩如拉圖雅嘎查大隊,從學習蒙古語到騎馬、放牧、打草、接羔,成為幾十名知青中唯一紮根草原的人。40多年來,我見證了牧民群眾生活條件的變化,也見證了茫茫草原生態環境的轉變”。
廷·巴特爾在自己的牧場上探索生態畜牧新模式,率先實踐劃區輪牧(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我看著這片草原從貧瘠走向富裕”
廷·巴特爾長期工作、生活的這個嘎查(蒙古語,意為“村莊”)曾因為過度放牧,連年乾旱,草場嚴重退化,牧民生活十分貧困。他1993年當選為嘎查黨支部書記後,為了找到治沙辦法,曾走遍方圓百里的沙窩子,又托城裏的父母送來優質草籽、樹種,並廣泛種植沙柳、楊柴、榆樹等,有效地改善了草原生態環境。
同時,廷·巴特爾帶頭在自家牧場實施圍欄輪牧、劃區輪牧,還創造性地提出“蹄腿理論”,嘗試減羊增牛,減輕了草場負荷,讓草原休養生息。他説:“我在最差的草場上養出了最肥壯的牲畜,取得了經濟效益,也明顯改善了草場生態,獲得了牧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援,他們開始紛紛效倣。”
多措並舉之下,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兩個目標獲得了平衡:2003年,嘎查成立了股份制公司,發展鮮奶、風乾肉加工銷售以及生態養育、牧民之家遊等産業,牧民收入大幅增長;2016年,錫林郭勒盟草原植被蓋度49.7%、牧草高度32.3釐米,分別比2001年提高23個百分點和6釐米。
廷·巴特爾率先提出“蹄腿理論”,號召牧民“減羊增牛”
“相信明天牧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而殷實”
廷·巴特爾説,“40多年來,我們經過實踐,走出了一條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牧區經濟、促進牧民增收的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新路子。目前,嘎查人居環境、道路交通、生産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廷·巴特爾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關心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十分牽掛關懷內蒙古2500萬各族兒女,他也要繼續發揮餘熱,為草原生態建設、牧區發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40多年前,我來到了這片美麗的草原,現在,我的生命已經完全融入這片草原,美麗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我將永遠熱愛這片草原、眷戀這片草原、紮根這片草原。”回顧40年來的奮鬥與收穫,廷·巴特爾飽含深情地説道。“我相信,未來的內蒙古大草原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牧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而殷實,內蒙古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廷·巴特爾夫婦在自己的小院兒裏合影(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
【人物簡介】
廷·巴特爾,男,蒙古族,中共黨員,1955年6月出生,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1974年他從呼和浩特市來到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下鄉,由一名城市青年成為普通牧民。他不斷探索草原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帶領牧民劃區輪牧、建設草原、積極調整畜群結構,進行精細化、科學化養殖,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40年前的40元增加到現在的1.88萬元,草原得到合理保護和利用,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的雙贏。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等稱號。
廷·巴特爾牧場上的野生動物“客人”狍子(攝影:廷·巴特爾)
牧場上的野生動物“客人”(攝影:廷·巴特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