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要聞>

承德集全市之力建設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長180公里

2018-05-29 09:42:04 | 來源:承德發佈 | 作者: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也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線,這裡蒙元文化、滿族民俗、皇家文化、萬里商道、邊塞文化等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還是清代帝王木蘭秋獮的皇家禦道,沿途散佈木蘭圍場72圍,皇家行宮、驛站遺存眾多。

圍場縣扣花營村鳥瞰

以承辦河北省第三屆旅遊發展大會為契機,承德正集全市之力建設國家“一號風景大道”。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承德段,北起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經禦道口牧場管理區、圍場縣,南至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全長180公里。建設後,大道將成為承德打造精準脫貧和鄉村全面振興旅遊産業的新樣板及全域旅遊的新地標,沿線395個行政村55.4萬人,將走上鄉村旅遊脫貧致富道路。作為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承德的區域生態環境也將得到極大改善。

景觀優美多樣的風景大道

時逢五月,一場小雨之後,塞罕壩森林小鎮的空氣愈加清冽。在塞罕壩深深淺淺的綠色中穿行,遠處成片落葉松林隨風輕擺,路邊各種灌木和青草鋪陳,一隻小松鼠從草叢裏探出頭來,轉眼卻消失在林海深處……今天的塞罕壩,是雲的故鄉、水的源頭、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完全無愧於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沿著大道往南42公里,是規劃總面積250.3公頃的小灤河國家濕地公園。這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河柳林、細鱗鮭為保護重點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其中還有國家一級鳥類黑鸛、二級鳥類大鴇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盤龍參、野生大豆和野生金蓮花等。公園建成後,將有效恢復濕地蓄水功能,凈化水質,改善周邊生態環境,豐富生物多樣性。

而一望無際、水草豐盈的永太興疏林草原景區,酷似非洲大草原,原始、多樣化的生態環境給人帶來“秘境”體驗。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是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過渡區的地理分界線,這裡集聚了森林、草原、湖泊、濕地、山地等多種自然景觀,一路走來,天藍、山綠、水清,美不勝收。

旅遊多維發展的轉變大道

除了自然景觀,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還串聯起木蘭秋獮、阿魯布拉克圍、茶鹽古道、國家牧場、契丹部落、中國馬鎮6大組團20個旅遊項目。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既是名副其實的風景長廊,又是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繁榮同生的文化地帶,這為承德發展全域旅遊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承德市旅發委調研員李思泉説。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也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文化分界線,這裡蒙元文化、滿族民俗、皇家文化、萬里商道、邊塞文化等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國家“一號風景大道”還是清代帝王木蘭秋獮的皇家禦道,沿途散佈木蘭圍場72圍,皇家行宮、驛站遺存眾多。借建設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承德在空間上打破獨立景點“單打獨鬥”,在産業上打破單線作業實現多維發展,通過“廊道建設+産業延伸+市場精分”匯聚壩上多種資源,打造以風景道路網為載體的多元化旅遊經濟帶和旅遊目的地,實現旅遊從量到質的轉變。

截至目前,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共設有禦道口遊客集散中心、中國馬鎮遊客集散中心、永太興遊客集散中心等3個遊客集散中心、7個遊客服務中心,建有圖爾根自駕車營地、京北房車營地2個房車營地,建成彩色瀝青路面自行車慢行系統30公里。

帶動脫貧振興的致富大道

青山綠水不僅是美麗的風景,更是旅遊富民的資源。國家“一號風景大道”也是一條帶動壩上鄉村精準脫貧和全面振興的大道,建設時堅持“景觀生態交通+輻射帶動周邊發展”的理念,在保護自然景觀環境、傳承地方文脈的同時,輻射帶動周邊景區村莊的發展。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老窩鋪鄉進行的美麗鄉村改造工程,使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磚灰瓦白墻加上交通區位優勢,不僅吸引著北京、天津的客商前來洽談合作,也讓村民開始在家門口自主“創業”。

“咱們村自然環境這麼好,又守著國家‘一號風景大道’,我就琢磨著開個農家遊,讓更多的人來到咱們壩上看美景。”剛剛註冊了途陽旅遊品牌的上窩鋪村村民劉君利興奮地説。

國家“一號風景大道”貫穿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兩個國家深度貧困縣。大道建成後將有效帶動壩上區域16個鄉鎮、5個分場、112個行政村(總面積6032平方公里,總人口16.6萬人)走上鄉村旅遊脫貧致富道路,輻射帶動壩下區域33個鄉鎮、283個行政村(總面積6865平方公里,總人口38.7萬人)走上鄉村旅遊脫貧致富道路,助推6.2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從而帶動沿線鄉村振興。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