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龍興之城——元上都

2018-05-18 21:50:41 | 來源:敕勒歌文化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      元上都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里處、閃電河北岸。
忽必烈龍興之城——元上都   元上都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里處、閃電河北岸。由我國北方騎馬民族創建的這座草原都城,被認定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産物,史學家稱譽它可與義大利古城龐貝媲美。2012年6月29日,第36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討論並通過將中國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灤河上游的閃電河北岸。始建於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初名“開平府”,中統五年(1264年)改名“上都”,又名“上京”、“灤京”,是帝後避暑的地方。明洪武二年(1369年)復名“開平府”,不久廢府改衛,宣德五年(1430年)廢棄不用。1956年和1973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內蒙古大學先後對其進行了考古調查。

  元上都選址于上都河北岸水草豐美的金蓮川草原上,北依龍崗,南臨灤河,史籍讚其“龍崗蟠其陰,灤水經其陽,四山拱衛,佳氣蔥郁”。它完整呈現了元代“夏都”的整體格局與營造特色,是中國元代都城系列中創建最早、歷史最久、格局獨特、保存最完好的遺址。現存遺址由城址(含宮城、皇城、外城)以及城垣外的關廂和城市防洪渠組成。遺存類型有城墻、城門、道路、護城河、防洪渠,以及宮殿、寺廟、商鋪、民居、倉庫等各類建築基址。城址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邊長2200米,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部分環套而成,明顯引用了中國古代中原地區都城規劃的設計傳統。三重城墻外均設有護城河,城外西北面的鐵幡竿渠是整座城市的防洪設施,體現出濕地建城的特殊需求。

  據記載,元上都曾擁有11萬人口,城垣周長8公里多。城內有官署約60所,各種寺廟堂觀160余處,驛道四通八達,為漠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全城由宮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墻和關廂組成。城墻用黃土夯築,宮城、皇城城墻還用磚、石包砌。外城方形,每面長2200米,開4門,有甕城。城內用土墻隔為兩部分,北面是禦園,南面是官署和作坊區。皇城在外城東南角,方形,城內街道整齊對稱,多官署和寺廟建築。長方形,城內建築錯落分佈,帶有離宮色彩。宮城在皇城的中部偏北,長方形。宮城是全城的核心,有東華、西華、禦天三門,城墻用磚包鑲,其中南邊的禦天門最為重要,它與皇城南門明德門在一條中軸線上,是出入的主道。皇帝所下達的詔旨,都要在禦天門上發佈,再送住大都,然後轉發全國各行省。主要宮殿樓閣和官署、宮學建在宮城內。宮城建有水晶、大明、鴻禧等殿,大安、延春等閣,華嚴、乾元等寺廟。宮城內還有泉池穿涌其間,園林特色十分明顯。大安閣是宮城內最主要的建築,也是上都城的象徵。它是元世祖移取汴梁(開封)的金朝南京熙春閣的材料所築成,建於1266年。皇城在全城的東南角,城墻外砌磚石,寺廟、國學和部分大型建築在皇城內。外城北部是皇家苑囿和金頂大帳“棕毛殿”的建築所在。城外東、南、西有關廂,其範圍很大,建築遺跡甚多,百姓民居和商肆店舖工匠倉庫主要集中在關廂地帶。每年春夏秋三季,上都城的城外比城內更繁華,流動人口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之多,城區方圓數十公里。城西還有離宮西內,周圍十里,建築以行宮和營帳為主。還有一處方圓25公里的大禦花園,北郊則有很多寺廟、宮觀等建築。

  元上都作為忽必烈的龍興之地、蒙元帝國百年風雲的權力中心之一,在此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宗教、文化、軍事等歷史事件,都在中國歷史乃至世界範圍産生過顯著的影響。多種語言的、豐富的文獻史料與遺址保存的完整性,使其具有久遠和廣博的考古研究潛力與魅力,對當代乃至今後的人類文明與文化進程仍具有啟示與發現的意義。

  元王朝曾是橫跨歐亞的強大帝國,征服四十國,擁有三千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在人類歷史上産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作為元王朝的都城理所當然成為當時世界的政治文化中心。這份厚重的文化遺産不僅屬於中華民族的,也是屬於世界的。

  見證了蒙元盛況的上都城歷經風雨洗禮,仍較完整地保留了原貌,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草原都城。它是一個朝代的記憶載體,同時也記錄了生活在金蓮川草原上的察哈爾蒙古族的歷史變容。在這裡,我們可以與歷史對話。

  2012年6月29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進行的第36屆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討論並通過將中國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