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楊美麗:從零開始的非遺傳承路

2018-05-16 09:50:20 | 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 作者:張秋焱 | 責任編輯:阿藝思
摘要:雙墻秧歌規模浩大,表演者100余人,內容豐富,節目有30多個,其中分為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以歌舞為主,武秧歌以武術為主。

雙墻秧歌《踢鼓子》

傳承發展400多年的雙墻秧歌

説起雙墻秧歌的歷史,據楊美麗介紹,雙墻秧歌産生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當時托縣地區的民間社火活動是由公街負責組織,每年正月十五鬧秧歌時,公街就向各商號要人,有的商號沒有這類人才,有的商號忙著做買賣抽不出人來,於是各商號就花錢到附近的村裏雇人鬧秧歌。前墻和後墻這兩個村子離縣城很近,只有兩三里,因此各商號都去那兒雇人,幾年後乾脆把鬧秧歌一事推給前後墻子。前墻子和後墻子原是兩個村,中間只隔著一條大路,當時兩個村人口都不多,辦紅火有困難,於是兩個村聯合起來鬧秧歌,起名為雙墻秧歌。後來,前墻子和後墻子這兩個村也改為一個村,叫雙墻村。

雙墻秧歌規模浩大,表演者100余人,內容豐富,節目有30多個,其中分為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以歌舞為主,武秧歌以武術為主。文秧歌的代表節目有《踢鼓子》《海蛙戲漁翁》《竹馬》等;武秧歌的代表節目有《孫悟空大鬧老鼠洞》《三打祝家莊》《快活林》《打焦讚》《打漁殺家》《武松醉打蔣門神》《三節棍》《七節鞭》等。

 雙墻秧歌很有藝術特色,文秧歌表演起來動作輕巧、柔軟,感情真摯、細膩,風格幽默、樂觀。武秧歌表演起來剛勁豪放,出手不凡,武術技藝高超,而且很多道具都裝有暗器、匕首,演出時常常給人以出其不意的感覺。雙墻秧歌的節目雖然來自民間,但經過老藝人的世代加工、提煉之後,已經藝術化了。其中不少節目藝術水準很高,如《海蚌戲漁翁》,曾參加過1958年全國匯演,並獲獎。秧歌唱詞大多是即興之作,充分運用了比喻、誇張、排比等修辭手法,使唱詞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喜劇特色。

從零開始的非遺傳承路

和很多傳承人不同,楊美麗並沒有出生在雙墻秧歌世家,在她參加工作之前也沒有接觸過雙墻秧歌。

説起自己的非遺傳承路,楊美麗説:“1984年,我從托克托縣烏蘭牧騎調到當地文化館,當時呼市文化局組織成立了呼市群藝館,收集民間藝術節目,雙墻秧歌是其中之一,我就參與這項整理收集工作,跟當時還在世的秧歌老藝人們學習交流,將雙墻秧歌的演出服裝、形式等相關內容進行整理。現在雙墻秧歌中的三齣經典文戲《踢鼓子》《海蛙戲漁翁》《竹馬》都是那個時候整理髮掘的。為了更好地將雙墻秧歌傳承下去,那幾年每年元宵節鬧社火,我都上臺演出雙墻秧歌《踢鼓子》。隨後幾年中,我們還帶領著附近的年輕村民整理排練了雙墻秧歌中的部分戲碼。”到了上世紀90年代,因為人們對民間藝術文化傳承不算重視,藝人流失很嚴重,面對這種情況,楊美麗依然每年臘月都到鄉鎮中進行藝術輔導,幫助人們排練、演出雙墻秧歌。就是通過這種不斷的學習、指導,她的演出技藝越來越嫺熟,成為雙墻秧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時間進入21世紀,人們開始重視民間藝術傳承,雙墻秧歌再一次煥發了生機。2006年,雙墻秧歌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並作為自治區代表項目申報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2013年,托克托社火被確定為內蒙古自治區“一旗一品”文化品牌,雙墻秧歌作為托克托社火的重要節目得以傳承和發展。

2015年3月3日,在河南省鶴壁市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社火藝術節暨第十二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評獎活動中,由內蒙古文聯選送,由托縣文聯、縣烏蘭牧騎、縣音樂舞蹈戲劇家協會、縣民間藝術家協會組織排演的托克托社火雙墻秧歌——《竹馬·老罕王進京》經過重重角逐,最終獲得了第三屆中國社火藝術節金獎。《竹馬·老罕王進京》是雙墻秧歌最具代表性的節目,取材于清太祖努爾哈赤(民間稱老罕王)的故事,基本情節是八旗將士護送老罕王“進京上任”。這一節目在保留“竹馬戲”傳統道具騎竹馬的基本特點的同時,將老罕王的坐騎改為竹駱駝,從而使節目更具草原風情。八旗將士為八個身騎竹馬的清兵將士,分為四隊,倣八旗色彩分黃、白、紅、藍(或黑)服飾。節目表演以“駝步”(老罕王)和“馬步”(八旗將士)為基本舞蹈動作,展現了英勇強悍的八旗將士在威風凜凜的老罕王的率領下“進京上任”的情節。

説起雙墻秧歌的進一步傳承,楊美麗説:“我今年也60多歲了,這幾年一直在著重培養年輕的傳承人。今年我又向文化館申報了年輕的雙墻秧歌傳承人,希望他們能將優秀的民俗文化一代代傳下去。”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