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要聞>

昂青才旦:從草原走出的國家級藏醫藥專家

2018-04-25 16:32:08 | 來源:西海都市報 | 作者:祁萬強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這位草原上的兒子,在祖先的念珠裏,堅韌著自己的信念和執著,在對生活的熱愛中,丈量著人生的價值。昔日在草原救死扶傷,今朝又為民族醫學添磚加瓦。雖然過得平淡,卻無比充實。

這是一間不大的土坯房,昏暗的燈光下,昂青才旦的姥爺將採集回來曬乾的草藥一一歸類。一個不大的小桌子上,擺滿了研製藥粉所需的瓶瓶罐罐。在一個石臼裏,放著一把銀質的小藥勺,它的花紋在時間的消耗中若隱若現,勺把早就被一雙大手磨得锃亮……

時光荏苒。出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的蒙古族漢子昂青才旦,就在草原上慢慢長大。他的姥爺是位藏醫,很小的時候就跟著老人出去採藥,回家後晾曬、研磨,慢慢熟悉藏藥製作的一道道工序。

一個偶然的機會,昂青才旦考入了青海省衛生學校代辦在黃南藏族自治州衛生學校的全省第二屆藏醫班,在這裡他開始系統地學習藏醫學。

對於從小只會講蒙古語的昂青才旦來説,面對教學中的藏文和藏語,他顯得非常吃力。然而,就是憑藉著一股韌勁,他跟著同學們不斷學習藏語,閒暇時自學藏文。可依舊遠遠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有一天,學校的校長找他談話,希望他放棄藏醫專業。面對眼前的困惑,他也想著放棄,回到家鄉後再重新學習一門專業。可是,這個念頭在心轉机瞬即逝,他給校長作出承諾,如果年終期末考試不過關,他就背著行李回家。

在那些不為人知的日子裏,昂青才旦沒日沒夜地繼續學習藏文,不斷背誦藏醫學基礎知識。累了睏了都顧不上,不斷挑戰自我的極限。終於,年終的考試中,他的成績在班中名列前茅。

壓力,往往給人的也是一種動力。昂青才旦現在回想起來,感謝那段日子的學習,從而讓他今天不僅熟悉掌握了藏文,而且對以後康巴、安多兩大語系的掌握,打下了堅實而厚重的基礎。

中專畢業後,昂青才旦主動要求到家鄉工作,被分配至海北州海晏縣甘子河鄉衛生院,在這裡他開辦了當地唯一的藏醫門診。面對艱苦的醫療條件,他和同事想盡辦法,多次去西藏等地區採購藏藥及藥材,集醫師、護士、藥劑師于一身。

時間在指縫間慢慢溜走,通過刻苦學習和努力工作,昂青才旦的醫術日趨成熟,在農牧民群眾中建立了較高的威信和知名度。每天從剛察、祁連等地前來就診的患者百餘名。

為了更好地為牧民服務,昂青才旦時常隨牧民輾轉于夏秋草場,或者巡診于百里之外。結合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他的醫術有了空前的進步,同樣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1997年,因青海省藏醫院發展需要,昂青才旦被調入青海省藏醫院藥浴科當大夫。由於工作出色,兩年後被醫院破格安排到醫務科工作,並任主任一職。

自調到省藏醫院工作以來,在院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和支援下,昂青才旦的理論知識及業務水準不斷提高,除在醫院診治病人以外還先後到北京、深圳、廣州等二十多個城市開展藏醫藥諮詢和大型義診活動,診治患者數萬人次,廣泛宣傳和弘揚了藏醫藥知識,為全國各地的患者作了大量的健康科普宣傳。2003年,他被提升為副院長。可他依舊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

2004年,昂青才旦牽頭申請完成了青海省藏藥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工作。在國內沒有任何現成經驗可資借鑒的情況下,他努力鑽研新藥臨床研究方面的相關知識,多次參加國家舉辦的藥物臨床試驗品質管理規範知識培訓,親自指導和輔導全院醫護人員學習臨床新藥研究方面的知識,並結合藏醫特點制定數百萬字的各專業標準操作規程及工作制度,並通過主管部門的初審和復核,于2004年10月順利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驗收,成為全國首家藏藥臨床試驗機構,填補了青海省無國家藥品臨床試驗機構的空白,為今後全國藏藥新藥的規範化臨床研究打下了基礎。

其實,這僅僅是昂青才旦工作成績的一小部分,我們難以一一列舉。這位草原上的兒子,在祖先的念珠裏,堅韌著自己的信念和執著,在對生活的熱愛中,丈量著人生的價值。昔日在草原救死扶傷,今朝又為民族醫學添磚加瓦。雖然過得平淡,卻無比充實。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