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求是》2018年第7期刊發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白玉剛的署名文章:《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烏蘭牧騎的重要指示精神》。
白玉剛在文章中表示,2017年11月21日,在烏蘭牧騎建立6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內蒙古的高度重視,對內蒙古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是全區文藝發展和文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規律,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的實踐要求,為我們激發奮進鬥志和創造熱情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高度評價“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勉勵我們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文章提出,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性質的根本所在。60多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始終堅定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理想信念,自覺擔當起黨的政策的宣傳隊、先進文化的播種機,在內蒙古廣袤的原野上,用文藝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巨大關懷,歌唱農牧民幸福生活,每個音符、旋律都跳動著“站在草原望北京,草原兒女心向黨”的神采氣韻,保持了“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鮮明底色。正是這樣的堅守,烏蘭牧騎才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發展到今天的75支隊伍、3000多名隊員,成為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這深刻啟示我們,只有始終堅持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永遠保持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靈魂,“紅色的嫩芽”才能根深葉茂,文藝事業才能更加彭勃發展。
文章提出,60多年來,烏蘭牧騎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以豐富的民族藝術為底蘊,聚焦現實題材,累計創作演出1.3萬多個節目,一大批“望得見蒙古包、聽得見馬頭琴、聞得見青草香”的精品力作,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累計行程130多萬公里,為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演出服務36萬多場次,觀眾總數達2.6億人次,創造了自治區乃至全國文藝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這深刻啟示我們,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文藝工作才能始終把握住“為什麼出發、向哪前進”這個大方向,藝術之樹才能常青,才能在祖國文藝百花園中綻放出絢麗光彩。
文章提出,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烏蘭牧騎,本身就是一個塑造隊伍、磨礪作風的“大熔爐”。60多年來,烏蘭牧騎始終堅持“哪最困難,哪最偏僻,就先到哪為群眾送歌獻舞”,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錘鍊形成了優良的工作作風、頑強的意志品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正是有了烏蘭牧騎這個“練兵場”,數以千計的文藝人才得以鍛造昇華,一大批名家大師從烏蘭牧騎走向全中國,烏蘭牧騎成為內蒙古培養民族藝術人才的金色搖籃。這深刻啟示我們,“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把艱難困苦作為錘鍊品質、鍛鍊隊伍的最好老師,文藝人才才能真正鍛鍊成長起來,文藝事業才能薪火相傳、繁榮興盛。
文章最後倡議,要永葆“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鮮明本色,要保持“不朽的烏蘭牧騎”稱號,要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面對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嚮往,我們要大力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重整行裝再出發,擔負起新時代烏蘭牧騎的光榮使命,走出一條新時代文藝服務人民之路。
全文如下:
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烏蘭牧騎的重要指示精神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 白玉剛
2017年11月21日,在烏蘭牧騎建立6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號召大家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如浩蕩春風吹拂萬里草原,使廣大烏蘭牧騎隊員倍受鼓舞,讓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倍感振奮。全區上下特別是文藝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烏蘭牧騎在奮進逐夢的新時代迎來了嶄新的春天。
一、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烏蘭牧騎重要指示精神
在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不久,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烏蘭牧騎誕生6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給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內蒙古的高度重視,對內蒙古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是全區文藝發展和文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回信語重心長,字字千鈞,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是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文藝的發展規律。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深情回顧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的艱苦奮鬥歷程和取得的顯著成績,強調指出:“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文藝“為什麼人”這個根本問題,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文藝工作方面的具體體現,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藝發展規律性的認識,不僅對烏蘭牧騎工作,對全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乃至整個內蒙古工作,對文藝全局工作,都具有重大理論指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的實踐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無論是對過去的肯定,還是對未來的希望,都具有重大的方法論意義。比如,“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指明瞭烏蘭牧騎應保持的艱苦奮鬥精神;“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指明瞭烏蘭牧騎服務形式的基本特點;對今後工作提出的“七句話”總要求,系統闡明瞭烏蘭牧騎未來發展的思想指引、傳承基因、價值追求、工作方法、服務對象、主要任務、目標要求等問題。完整領會重要指示精神,就能找到譜寫新時代烏蘭牧騎事業新篇章、推動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的“金鑰匙”。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激發奮進鬥志和創造熱情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高度評價“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勉勵我們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這種肯定,既是對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巨大鼓舞,更是對做好新時代烏蘭牧騎工作的有力鞭策,必將激勵烏蘭牧騎隊員們和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新時代彰顯新作為,大力弘揚烏蘭牧騎優良傳統,更好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更好豐富農牧民文化生活,更好傳承和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讓烏蘭牧騎在廣大人民中深深紮根、永放光彩。
二、烏蘭牧騎的歷史經驗及其時代價值
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嫩芽”,漢語意思為“紅色文化工作隊”。1957年6月,在烏蘭夫同志親切關懷和直接領導下,第一支烏蘭牧騎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草原上誕生,之後全區各地的烏蘭牧騎如雨後春筍般涌現並成長起來。他們用短小精緻的節目向農牧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豐富農牧民文化生活,服務基層群眾,被農牧民親切地稱為“瑪奈(我們的)烏蘭牧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多次觀看烏蘭牧騎演出,接見烏蘭牧騎演員,組織烏蘭牧騎全國巡演。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烏蘭牧騎走過了光輝的發展歷程,取得了非凡的發展成就。60多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以其艱苦創業的豪邁、送歌獻舞的激情、奮發進取的拼搏、無私奉獻的熱忱,在內蒙古文化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一頁,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大創舉,留下了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烏蘭牧騎發展實踐,集中體現了黨的文藝工作的根本性質。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性質的根本所在。60多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始終堅定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理想信念,自覺擔當起黨的政策的宣傳隊、先進文化的播種機,在內蒙古廣袤的原野上,用文藝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巨大關懷,歌唱農牧民幸福生活,每個音符、旋律都跳動著“站在草原望北京,草原兒女心向黨”的神采氣韻,保持了“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鮮明底色。正是這樣的堅守,烏蘭牧騎才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發展到今天的75支隊伍、3000多名隊員,成為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這深刻啟示我們,只有始終堅持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永遠保持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靈魂,“紅色的嫩芽”才能根深葉茂,文藝事業才能更加彭勃發展。
烏蘭牧騎發展實踐,生動詮釋了“人民的文藝”的本質要求。“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烏蘭牧騎自建隊之日起,就把為人民服務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針對內蒙古地廣人稀的區情,創造性地實踐了“隊伍短小精幹、隊員一專多能、節目小型多樣、裝備輕便靈活”的建隊方針。60多年來,烏蘭牧騎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以豐富的民族藝術為底蘊,聚焦現實題材,累計創作演出1.3萬多個節目,一大批“望得見蒙古包、聽得見馬頭琴、聞得見青草香”的精品力作,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累計行程130多萬公里,為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演出服務36萬多場次,觀眾總數達2.6億人次,創造了自治區乃至全國文藝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這深刻啟示我們,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文藝工作才能始終把握住“為什麼出發、向哪前進”這個大方向,藝術之樹才能常青,才能在祖國文藝百花園中綻放出絢麗光彩。
烏蘭牧騎發展實踐,錘鍊鍛造了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優良作風。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烏蘭牧騎,本身就是一個塑造隊伍、磨礪作風的“大熔爐”。60多年來,烏蘭牧騎始終堅持“哪最困難,哪最偏僻,就先到哪為群眾送歌獻舞”,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錘鍊形成了優良的工作作風、頑強的意志品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正是有了烏蘭牧騎這個“練兵場”,數以千計的文藝人才得以鍛造昇華,一大批名家大師從烏蘭牧騎走向全中國,烏蘭牧騎成為內蒙古培養民族藝術人才的金色搖籃。這深刻啟示我們,“梅花香自苦寒來”,只有把艱難困苦作為錘鍊品質、鍛鍊隊伍的最好老師,文藝人才才能真正鍛鍊成長起來,文藝事業才能薪火相傳、繁榮興盛。
三、讓烏蘭牧騎這面旗幟高高飄揚、永不褪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烏蘭牧騎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勉勵的“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面對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嚮往,我們要大力弘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重整行裝再出發,擔負起新時代烏蘭牧騎的光榮使命,走出一條新時代文藝服務人民之路。
要永葆“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鮮明本色。烏蘭牧騎之所以被稱為“紅色文藝輕騎兵”,就是因為其一脈傳承的紅色基因。要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烏蘭牧騎是在黨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必須始終姓黨,始終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無限忠誠,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強大思想武器,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思想,並貫徹落實到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創作、創新全過程,使之成為政治上的主心骨、思想上的定盤星、行動上的指南針。要堅持把“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作為第一位的工作職責,圍繞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當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者、黨的政策的宣傳隊,鼓舞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要保持“不朽的烏蘭牧騎”稱號。烏蘭牧騎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根本在於確立了“全心全意為農牧民服務”的宗旨。做新時代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高度統一,發揮隊伍短小精幹、隊員一專多能、節目小型多樣、演出機動靈活的優勢,採取集中演出和分散演出相結合、流動演出與陣地演出相結合等方式,每支烏蘭牧騎每年走訪基層演出不少於100場。要結合新時代特點,把演出服務的陣地延伸到街道社區、企業學校、軍營哨所,延伸到人民奮鬥的每個地方,做到人民在哪、哪就是中心,生活在哪、哪就是舞臺。要立足新時代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條件發生的巨大變化,創新和拓展服務職能,發揮專業文藝團體優勢,深入開展文藝輔導,廣泛組織開展大合唱、節日民俗、文化娛樂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繁榮基層文化,引領文明風尚,建設文明內蒙古。
要進行“無愧於時代的文藝創造”。創作是文藝工作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藝術團體的立身之本。做新時代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努力創作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要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藝術創作,發揮烏蘭牧騎身在基層的優勢,因地制宜創作推出易於傳播、輕便靈活、適合基層演出的文藝劇(節)目。要聚焦現實題材進行創作,緊緊圍繞時代主題,深刻把握時代脈搏,聚力聚焦改革開放40週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以及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重大主題,創作生産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的小型文藝精品。要紮根民族文化沃土進行創作,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推出具有鮮明地域特點、濃郁民族特色、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民族文藝精品。要大力推動烏蘭牧騎“走出去”,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廣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使烏蘭牧騎成為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的閃亮品牌。
(來源:鄂爾多斯發佈,原標題:白玉剛部長《求是》撰文: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